本文介紹了在賬務插件開發中,如何通過“面向接口編程”實現異步轉賬完成后的回調通知機制。通過定義回調接口 `TransferCallback`,賬務組件在異步操作完成后可通知上層應用進行后續業務處理。文章提供了純 Java 和 Spring 兩種實現方式的代碼示例,展示了接口在插件化架構中的重要作用,... ...
Kafka 消息隊列 Apache Kafka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消息隊列,由LinkedIn公司開發并于2011年貢獻給Apache軟件基金會。Kafka被設計用來處理千億量級的實時數據,被廣泛應用于互聯網大規模數據處理平臺中。 Kafka強大的數據吞吐量,其中最重要部分在于它的消息日志格式的設計, ...
RocksDB LSM樹 RocksDB是Meta (Facebook) 開源的高性能持久化鍵值存儲庫,源于Google的LevelDB,并針對SSD和服務器工作負載進行了深度優化。它廣泛應用于需要處理海量數據(億級甚至更高)并要求高寫入吞吐的場景。 RocksDB 以 kv 對集合的形式存儲數據, ...
存儲引擎 存儲引擎是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或鍵值存儲系統的核心組件,它定義了數據在持久化存儲介質上如何組織、存儲、檢索和管理。不同的存儲引擎針對特定負載(如讀密集型、寫密集型、混合型)和數據模型(如關系型、鍵值型、文檔型)進行優化。 目前常見的存儲引擎使用的存儲數據結構有如下幾種。 1)哈希表( ...
我今天在和 GPT 討論之前說過的新想法:把 Tolk 拆分,拆分為: 入口:用于接入其他程序。 兼容現存的入口:主要是 Tolk.dll、TolkDotNet.dll、Tolk.jar;nvda.dll 等。再加一個 http 的接口用于測試。這部分是最大的改動,可以降低維護成本,也能更好的支持多 ...
I/O緩存 局部性原理 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指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傾向于訪問某些局部特定的數據或指令,而不是隨機地訪問整個內存空間。這是緩存技術得以有效的根本原因。 1)時間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如果一個數據項被訪問,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它很可能 ...
在數據暴漲時代,如何高效存儲和管理海量數據已成為應用系統的核心挑戰。這不僅關乎讀寫性能,更涉及并發場景下性能與持久化之間的平衡。要應對這一挑戰,既需要理解不同存儲介質的物理特性與性能邊界,也需通過數據結構、存儲模型與操作系統機制的協同設計,達成技術上的最優平衡。 本文將從計算機系統的分層存儲體系這一 ...
方法內聯 方法內聯(Method Inlining)是編譯器在進行優化時,將被調用方法的代碼直接嵌入到調用點,以替代方法調用指令的過程。它不僅消除了方法調用的開銷,還為后續的優化(如常量傳播、死代碼消除等)創造了條件。 Java程序的方法調用會涉及到如下步驟: 1)保存當前方法的程序計數器(返回地址 ...
逃逸分析(Escape Analysis)是一種靜態程序分析技術,主要用于判定對象的可見范圍(Visibility)與生命周期(Lifetime)。該技術是現代即時編譯器實現局部化優化、提升內存使用效率、降低同步成本的基礎。 通俗來說,逃逸分析的核心在于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某個對象是否可能“逃逸”出它 ...
機器相關的編譯優化 與機器相關的編譯優化常見的有指令選擇(Instruction Selection)、寄存器分配(Register Allocation)、窺孔優化(Peephole Optimization)等。這些機器級優化通常發生在中間表示向目標代碼生成之間的后端編譯階段。 與源代碼層面的優 ...
中間表達形式 編譯器通常被劃分為前端編譯器和后端編譯器兩個部分。前端編譯器負責對源代碼進行詞法分析、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生成中間表達形式(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IR)。這種由前端生成的IR被稱為高級中間表達形式(High Intermediate Represen ...
HotSpot虛擬機內部集成了兩個即時編譯器,分別被稱為C1編譯器(Client Compiler/ Quick Complier)和C2編譯器(Server Compiler)。自Java 9起,-server模式(即啟用C2編譯器或分層編譯)是默認選項,-client選項通常會被忽略。 C1編譯 ...
Java虛擬機采用的是基于棧的指令集架構,這意味著Java虛擬機主要通過解釋執行基于棧的字節碼來運行Java程序。盡管Java虛擬機采取了一些優化措施,如棧頂緩存(Stack Top Cache),將棧頂元素緩存到寄存器中以減少對內存的頻繁訪問,但這些優化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基于棧的指令集執行效率 ...
基于棧的運行方式 Java虛擬機的執行過程基于字節碼指令,可以將其視為對操作系統的一種抽象模擬。Java虛擬機具有自己的指令集和運行環境,包括堆(Heap)、棧(Stack)、方法區(Method Area)等。因此,Java虛擬機的指令操作流程與處理器的指令操作流程有許多相似之處,主要包括取指令、 ...
Java虛擬機(Java Virtual Machine,JVM)是Java生態的基石,不僅承載著“一次編寫,隨處運行”的核心使命,還通過即時編譯優化機制,彌合抽象層與性能間的差距。字節碼的通用性雖帶來效率損耗,但Java虛擬機借助動態探測熱點代碼、分層編譯策略和即時優化技術,不斷彌補抽象造成的性能 ...
有序性:代碼執行的幻覺 前面講到通過緩存一致性協議,來保障共享變量的可見性。那么是否還有其他情況,導致對共享變量操作不符合預期結果。可以看下面的代碼: private int a, b; private int x, y; public void test() { Thread t1 = new T ...
隨著多核架構的普及,并發編程已成為開發者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在學習過程中,開發者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正確編寫的單線程代碼,為何在并發環境下可能瞬間失效?看似有序的語句執行后,為何結果卻混亂不堪?這些問題,都指向了編程領域的一個關鍵課題——內存模型。 本文以Java語言為例,剖析共享數據在并發環境中的 ...
并發編程藝術 內存模型——連接代碼與硬件的契約 以可見性、有序性、原子性為基礎,通過happens - before規則和volatile/synchronized同步機制,探討處理器優化與并發安全的關系,介紹多線程程序底層運行邏輯。 并發原語——在混沌中建立秩序 對比Java與Golang并發哲學 ...
在當前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開發者面臨著一個看似無法調和的難題:一邊是有限的硬件與資源,另一邊是無限增長的計算與業務需求。如何在秩序、效率和彈性之間做出明智的權衡,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一門決策的藝術。本書,便是對這門藝術的思考與記錄。 ...
當前文檔為博主分析當前公司可觀測性相關能力過程中痛點與架構的思考,希望能為廣大博友帶來一些架構幫助與借鑒 注:為避免企業信息泄漏相關信息會進行脫敏,如后續公司均以fsdm來代替,相關平臺與技術細節做模糊與省略處理等。如有細節探討可聯系博主 一、背景與目標 分析fsdm當前可觀測性建設現狀,識別核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