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所謂技術洞察,簡稱(TI, Technology Insight),是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以及技術的生命周期,對某項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判斷和預測,并明確未來3~5年的技術戰略和戰略控制點、重大的技術投資方向,完成技術戰略規劃的制訂,并最終進行技術戰略解碼,為公司整體戰略創造價值。技術洞察將牽引技術規劃和技術預研,而技術預研是企業對外來的風險投資,以避免在未來失去戰略機遇。技術領先型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對市場的洞察和對技術的洞察是驅動研發投入的雙引擎。其中技術洞察的框架如下圖:

技術洞察將牽引技術規劃和技術預研,而技術預研是企業對外來的風險投資,以避免在未來失去戰略機遇。技術領先型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對市場的洞察和對技術的洞察是驅動研發投入的雙引擎。
目前各大科技型企業在技術洞察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有:
- 公司長期的技術發展方向不清晰,沒有明確的技術戰略,核心競爭力無法體現
- 產品開發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技術風險而導致延遲,公司希望將技術獨立于產品開發而提前進行,但缺少方法和方向
- 未來市場需要的各層次的技術要素不明確,技術研發相當于閉門造車
- 大部分的企業缺乏前瞻性,缺乏有效的技術洞察的方法手段、工具等
- 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下如何保證技術方向的正確性,是技術洞察目前的痛點之一
- 缺乏技術洞察的組織保障,大部分的公司停留在形式上,沒有技術洞察專員
- 技術洞察沒有提前進行主動預研,大部分的預研活動是被動的
- 技術洞察的信息來源有限,缺乏對底層技術的深入洞察
本課程將從技術洞察的概念、方法、工具、組織等方面講述企業如何做好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并分享業界行業標桿(華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的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案例,學習標桿企業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方面的最佳實踐,比較適合國內企業的技術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能力提升和開闊視野。
【課程特色】
- 內容實戰性強―――課程基于國際先進的技術洞察流程和技術規劃的方法,結合講師自己多個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項目的實踐經驗,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際,總結出一套適合國內企業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方法和工具。
- 互動、演練授課――通過大量的演練、案例研討和模板解析,加深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培養實際應用能力。
- 實戰派講師―――講師具有23年的技術管理(技術洞察、技術規劃、技術預研、技術開發)、市場以及研發管理實戰經驗,有過知名企業(華為、阿里巴巴等)的工作經歷。
- 最佳實踐可落地――講師作為資深顧問輔導過國內多家知名企業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成功實踐,課程內容非常接地氣,案例豐富而系統,模板具備參考價值 ,可保證課程質量。
【培訓對象】
產品線/產品總監、研發體系總監、產品經理、研發體系總工、技術預研部門經理、總體技術管理工程師、技術規劃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系統設計工程師、資深產品開發工程師等。
【講師介紹】
George 深圳共創力資深研發管理顧問,資深講師,曾服務于國內某大型通信企業、大型醫療企業和著名互聯網公司,先后擔任過軟件工程師、開發經理、研發總監、產品線總監、研發管理總監、PMO總監、副總裁等職位,帶領過多個研發團隊,有幾十個成功的項目案例,親歷過某產品從第一個版本問世到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技術開發及管理歷程,主導過阿里巴巴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規劃及研發管理工作,參與過淘寶商城、支付寶等知名企業技術規劃工作,有豐富的研發團隊管理和技術管理經驗。是真正從一線成長起來的產品高級管理管理人員, 對于技術洞察、技術預研、技術規劃以及路標開發等方面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
George老師為數百家企業提供了研發咨詢服務,典型的客戶如深圳邁瑞、華立儀表、步步高、英威騰、雷賽智能、埃斯頓、華工科技、中國科學院、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工商銀行、重郵信科、從興電子、浙大網新、聯迪商用等。近兩年服務的客戶如中電海康、網易計算機、蘇寧易購、烽火科技、29所、華為技術、中興通訊、廣聯達、大唐電力、招商局、京信通信、航盛電子、國電南瑞、中航工業、維力醫療、中科寒武紀、海南郵政、徐州威卡、帆軟軟件、天航集團、輪子軟件、大唐先一、陽光電源、海信集團、海目星激光、英威騰、宇通重工、鼎信通訊等。
【課程大綱】
1. 技術洞察的基本概念
本單元學習目標:了解技術洞察的流程框架、團隊角色、職責。
1.1. 技術洞察
1.1.1. 什么是技術?
1.1.2. 什么是技術洞察?
1.1.3. 技術洞察(TI)與業務規劃(BP)的關系:做什么和怎么做?
1.1.4. 技術洞察的目標
1.1.5. 技術戰略與技術洞察的關系
1.1.6. 如何進行技術斷裂點的洞察
1.1.7. 如何進行技術戰略控制點的洞察
1.1.8. 技術洞察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柯達VS富士,海信VS東芝)
1.1.9. A公司的沒落緣于技術洞察的失?。ㄗ咤e賽道)
2. 技術洞察的工具之“五看”
2.1.1. 看客戶 –如何看?
2.1.2. 看行業 –如何看?
2.1.3. 看競爭 -如何看?
2.1.4. 看自已 -如何看?
2.1.5. 看機會 -如何看?
2.1.6. “五看”的輸入和輸出模板
2.1.7. 案例分享:F公司的技術洞察案例分享(從技術洞察到技術需求)
3. 技術洞察的七個方向
3.1.1. 技術專利分析
3.1.2. 標準組織動態信息收集
3.1.3. 初創型公司技術信息收集
3.1.4. 競爭對手信息收集
3.1.5. 客戶痛點及需求分析
3.1.6. 供應商技術趨勢
3.1.7. 行業協會信息收集
3.1.8. “七個方向”的輸入和輸出模板
4. 通過技術洞察構建技術生態
4.1.1. 什么是技術生態?
4.1.2. 技術生態的重要性
4.1.3. 一級技術生態鏈(蘋果、微軟、GOOGLE)
4.1.4. 二級技術生態鏈(INTEL、高通、比亞迪、英偉達等)
4.1.5. 三級技術生態鏈(寧德時代、萊卡相機等)
4.1.6. 華為、阿里巴巴的技術生態構建
4.1.7. 技術生態的競爭力維護(主航道+護城河)
4.1.8. 舉例:華為鴻蒙技術生態競爭力構建之路
5. 從技術洞察到技術規劃
5.1. 技術規劃之標桿對標法
5.2. 技術規劃之IHQ方法(Issue –Hypothesis-Question)
5.3. 技術規劃之技術生命周期法
5.3.1. 關注技術的優點,競爭主要在專利、標準方面
5.3.2. 完善標準,預埋專利
5.4. 技術規劃之SWOT分析法
5.5. 技術規劃之HTB法(How To Beat)
5.5.1. 友商在目標產品上的專利擁有情況分析
5.6. 技術規劃之War room法
5.7. 技術規劃之內部業務分層法(產品、平臺及CBB、零部件、核心技術)
5.8. 技術規劃的五個階段
5.9. 啟動階段
5.9.1. 定義平臺/技術戰略和目標
5.9.2. 制定技術規劃日歷
5.9.3. 啟動技術規劃
5.10. 環境與價值分析階段
5.10.1. 客戶需求分析
5.10.2. 應用場景/DFX/CBB復用/架構/標準專利/合作等的分析
5.10.3. 制訂專利申請計劃
5.10.4. 專利申請流程與預研/技術開發的關系
5.10.5. 行業趨勢分析
5.10.6. 競爭分析
5.10.7. 產品技術需求分析
5.10.8. 機會點分析
5.11. 制定技術策略與路標階段
5.11.1. 識別戰略控制點和斷裂點
5.11.2. 制定技術策略
5.11.3. 制定技術路標
5.11.4. 擬制項目清單和預算初稿
5.12. 融合優化階段
5.12.1. 分層匯報評審
5.12.2. 產品線內PDC排序
5.12.3. 輸出技術規劃終稿
5.13. 執行階段
5.13.1. 項目清單基線化
5.13.2. 技術項目管理
5.13.3. 技術Ready評估
5.13.4. 技術規劃定期審視
5.14. 技術規劃的案例與模板展示
6. 技術預研管理
6.1. 什么是技術預研
6.2. 技術預研的意義
6.3. 主動預研與被動預研的差異
6.4. 技術預研與開發的區別
6.5. 預研流程中的技術評審與決策評審
6.6. 如何從市場需求角度定義技術預研需求
6.7. 通過結構化流程進行技術預研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四個業務決策評審點(DCP)
6.8. 測試人員要參與預研項目嗎?
6.9. 預研項目的KPI指標
7.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實踐演練
本單元學習目標:通過案例了解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方法與流程,并在演練過程中,利用模版和工具,在預先選定的領域內,生成本領域的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報告。
7.1.1. 技術洞察方法、流程和案例
7.1.2. 標桿分析的方法和案例
7.1.3. 技術洞察演練的要求和模版
7.1.4. 演練:選定領域的技術洞察演練、發表和點評
7.1.5. 輸出:本領域的深刻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
8.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組織管理
8.1.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組織架構
8.2.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人員任職要求
8.2.1. 技術趨勢判斷
8.2.2. 產業競合管理
8.2.3. 技術需求分析
8.2.4. 技術路標規劃(TPP)
8.2.5. 趨勢不確定性洞察力
8.2.6. 技術預研
8.2.7. 競爭力導入
8.3.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績效考核
8.4. 技術洞察和技術規劃的周期日歷
【報名表】
課程名稱:《從技術洞察到技術規劃賦能培訓》
培訓時間:2025年11月14-15日(周五、周六)09:00-12:00 13:30-17:00
培訓地點:深圳市
講 師:George老師
費 用:價格5800元/人
優惠政策:
|
預付款優惠方案 |
兩人組合 |
三人組合 |
四人組合 |
五人組合 |
|
11200元 |
16500元 |
21200元 |
26000元 |
報名方式:請在培訓前將填好報名表回傳至共創力公司郵箱cuihongyi@szgcl.com.cn共創力將課前一周發詳細會務安排 ,客戶可在培訓前5個工作日轉費用至共創力對公賬戶(培訓參會名額限額40人)
|
單位名稱 |
|
|||||||||||
|
聯系人姓名 |
|
手機 |
|
電話 |
|
郵箱 |
|
|||||
|
參會學員情況 |
||||||||||||
|
姓名 |
部門 |
職務 |
電話 |
手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付款金額(大寫): 小寫:¥ 元 ;付款方式:現金 轉賬 |
||||||||||||
|
開發票類型: 增值稅普通發票 增值稅專用發票 備注:我司可開具發票內容有:咨詢費、服務費、咨詢服務費、培訓費等,如有特殊要求,請提前溝通。 |
||||||||||||
|
說明:增值稅專用發票需提供公司名稱、稅號、地址、電話、銀行賬戶信息等,謝謝! |
||||||||||||
|
銀行付款方式 |
開戶名稱:深圳市共創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深圳新城支行 開戶賬號:4420 1012 0000 5252 7746 |
|||||||||||
|
住宿預訂:需要幫訂 自行安排 |
||||||||||||
|
客戶簽字: |
||||||||||||
聯系人:易老師 電話:0755-26905154/13631534010
衷心期待您的出席!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