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作業6--復審與事后分析
|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軟件工程 |
|---|---|
| 作業要求 | 團隊作業6——復審與事后分析 |
| 作業目標 | Alpha階段項目復審 事后諸葛亮分析 |
一、 Alpha階段項目復審
| 小組名字和鏈接 | 優點 | 缺點(bug報告) | 最終名次 |
|---|---|---|---|
| is-good-bro | 1.有本地端、微信端、網頁端界面 2.代碼管理規范 3.結合市場痛點和時代發展背景 4.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 5.結合機器學習 |
缺點:看不出機器人回答的答案與百度區別在哪 |
1 |
| RushRush | 1.功能強大 2.燃盡圖能反映真實狀態 3.界面簡潔 |
缺點:1.朋友圈不能上傳圖片 BUG:1.不能單獨修改個性簽名 2.登錄界面驗證碼沒有一次一碼 |
2 |
| 好 幾 個 隊 | 1.界面精美 2.提供了一個匿名交流的平臺 3.基本功能完善 4.方便使用 |
缺點:1.不能自動檢測不當言論 2.問題與回答展示的順序沒有交叉顯示 BUG:1.登錄驗證碼不能校驗 2.舉報功能無法使用 |
3 |
| 超擺隊 | 1.功能齊全 2.界面簡潔 3.易于使用 |
缺點:缺少相關具體量化的數據 BUG:編碼設置不兼容 |
4 |
| 咸魚夢想隊 | 1.有科普作用 2.運用圖像識別 3.界面簡潔 |
BUG:部分非常用機型屏幕與頁面顯示不兼容 | 5 |
| 贏一把就睡 | 1.功能強大 2.界面簡潔 符合需求 |
BUG:系統存在安全隱患 | 6 |
| 捕魚達人 | 1.界面精美 2.適用性強 3.功能基本實現 |
缺點:沒有信譽系統 | 7 |
| CWX | 1.軟件使用方便 2.時鐘設置界面有趣 |
缺點:1.界面比較簡陋 BUG:沒有功能記錄每天的工作/學習時間 |
8 |
| 您說的隊 | 1.符合大學生需求 2.界面簡潔 3.適用于各類手機 |
缺點:還未上線 | 9 |
| 摸魚M78人 | 1.界面精美 2.方便使用 3.適合大學生使用 |
缺點:還未上線 | 10 |
| Everything Is Possible | 1.基本功能齊全 | 缺點:界面簡陋 | 11 |
| 超高校級的擺爛 | 1.基本功能完善 | 缺點:無交互界面 | 12 |
二、事后諸葛亮分析
一、會議照片

二、設想和目標
- 我們的軟件要解決什么問題?是否定義得很清楚?是否對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有清晰的描述?
- 我們的軟件社團宣傳、報名招新、審核招新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效拓展新生入學后的信息來源渠道、提升社團報名人數,有效降低社團宣傳成本,并提高社團招新活動的效率。
- 定義清楚。
- 對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有清晰的描述。詳情可見《需求規格說明書》
- 是否有充足的時間來做計劃?
- 有
- 團隊在計劃階段是如何解決同事們對于計劃的不同意見的?
- 通過開線上會議進行討論,最后已少數服從多數進行決定。
三、計劃
- 你原計劃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沒做完的,為什么?
- 基本上都做完了。
- 有沒有發現你做了一些事后看來沒必要或沒多大價值的事?
- 沒有,有計劃的開始做的事都是有必要的。
- 是否每一項任務都有清楚定義和衡量的交付件?
- 是的,必須經過測試沒有bug并且能流暢使用。
- 是否項目的整個過程都按照計劃進行?
- 是,因為團隊分工明確。
- 在計劃中有沒有留下緩沖區,緩沖區有作用么?
- 沒有,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只計劃了必要功能。
- 將來的計劃會做什么修改?(例如:緩沖區的定義,加班)
- 繼續完善,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改善項目。
四、資源
- 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完成各項任務么?
- 有,分別是人力,物力和時間資源。
- 人力資源:團隊共五人,能夠各司其職完成對應項目模塊。
- 物力資源:團隊成員每人一臺電腦,并擁有一個微信小程序開發者賬號。
- 時間資源:團隊成員從繁重的學習任務中抽出時間,保證每天有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進行開發。
- 各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其他資源是如何估計的,精度如何?
- 由小組的PM(產品經理)進行需求分析并估計各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其他資源。
- 精度沒有具體統計過。
- 用戶測試的時間,人力和軟件/硬件資源是否足夠?
- 足夠
- 你有沒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讓別人來做(更有效率)?
- 沒有,每個人的工作都是由PM根據對每個人的了解以及結合一定的依據分配的,保證了效率最大化。
五、變更管理
- 每個相關的員工都及時知道了變更的消息?
- 由于大家是同班同學并且可以通過騰訊會議/微信群及時發布和接收變更消息。
- 我們采用了什么辦法決定“推遲”和“必須實現”的功能?
- 通過線上會議對功能的必要程度以及實現的難易程度進行分析,判斷該功能的“性價比”來決定。
- 項目的出口條件(Exit Criteria)是否得到清晰的定義?
- 是,詳情可見《測試報告》
- 對于可能的變更是否能制定應急計劃?
- 能,根據團隊成員所學領域制定應對辦法。
- 員工是否能夠有效地處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請求?
- 能,但是基本上沒有其他意料之外的工作請求。
六、設計/實現
- 設計工作在什么時候,由誰來完成的?是合適的時間,合適的人么?
- 由PL完成,在適合的時間完成,是適合的人。
- 設計工作有沒有碰到模棱兩可的情況,團隊是如何解決的?
- 有,少數服從多數。
- 什么功能產生的Bug最多,為什么?
- 注冊功能產生的bug最多,因為團隊成員沒有做過這一功能,經驗不足。
- 代碼復審(Code Review)是如何進行的,是否嚴格執行了代碼規范?
- 團隊成員對除自己外的代碼進行審核,嚴格執行了代碼規范。
七、測試/發布
- 團隊是否有一個測試計劃?為什么沒有?
- 有。
- 是否進行了正式的驗收測試?
- 是。
- 團隊是否有測試工具來幫助測試?
- 沒有。
- 團隊是如何測量并跟蹤軟件的效能的?從軟件實際運行的結果來看,這些測試工作有用么?應該有哪些改進?
- 通過對后臺的日志對軟件的效能進行跟蹤。
- 通過試用用戶的反饋進行跟蹤。
- 在發布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意外問題?
- 無。
八、總結
- 你覺得團隊目前的狀態屬于 CMM/CMMI 中的哪個檔次?
- CMMI二級,管理級。
- 你覺得團隊目前處于 萌芽/磨合/規范/創造 階段的哪一個階段?
- 磨合階段。
- 你覺得目前最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是什么?
- 團隊提高效率,不拖延。
九、團隊成員在Alpha階段的角色和具體貢獻
| 名字 | 角色 | 團隊貢獻分 | 可驗證的貢獻 |
|---|---|---|---|
| 梁梓恩 | PL、前端開發 | 22 | 分工、管理端開發 |
| 陳偉珊 | PM、前端開發 | 18 | 學生端開發 |
| 唐正奇 | PT、UI設計 | 19 | 全部頁面設計、logo設計 |
| 陳浠 | PG、后端開發 | 21 | 后臺開發、主要測試 |
| 巴靈慧 | PG、后端開發 | 20 | 后臺搭建、數據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