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作業2-《需求規格說明書》
團隊作業2-《需求規格說明書》
|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 | 信安1912-軟件工程 (廣東工業大學 - 計算機學院) |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團隊作業2-《需求規格說明書》 |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需求規格說明書> |
一、團隊展示
1.隊名:FiveEmpty/五大皆空
2.隊員及學號
| 姓名 | 學號 |
|---|---|
| 梁梓恩(組長) | 3219005491 |
| 陳偉珊 | 3219005489 |
| 唐正奇 | 3219005495 |
| 陳浠 | 3219005443 |
| 巴靈慧 | 3219005442 |
3.擬做的團隊項目描述
sGDUT——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社團招新軟件。
二、需求說明書
1.引言
1.1編寫目的
為明確軟件需求、規劃項目、確認進度、組織軟件開發并測試而撰寫本文檔。同時,詳細分析項目總體需求,可以作為軟件開發工作的基礎和依據以及確認測試和驗收的依據。
1.2預期的讀者和閱讀建議
此需求規格說明書針對設計人員、開發人員及測試人員。本文分別介紹了產品的用戶功能及運行環境,系統的功能的具體描述。
2.項目描述
2.1項目價值
- 2.1.1 真實性
在如今移動互聯網以及社交媒體風起云涌的時代, 傳統意義上的花費一定人力的招新宣傳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在新時代的需求。 - 2.1.2 可用性
小程序能夠為新生提供瀏覽社團、報名社團、查看報名情況等功能,網頁端為社團管理者提供社團宣傳、發布招新、審核報名等功能,構成一套社團招新的軟件解決方案,將招新過程信息化、便利化、高效化,提升新生的社團參與率。 - 2.1.3 價值
我們旨在將社團宣傳、報名招新、審核招新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小程序進行解決,將進一步提高社團宣傳范圍、提升社團報名人數。
2.2 用戶分析
- 2.2.1 適用范圍
本產品主要面向剛踏進大學校門對社團招新還不太了解的大一新生和社團管理者。 - 2.2.2 預期用戶數量
在開發測試階段,邀請5-10個社團管理者及20個新生體驗,并提出改進意見;
初次投入使用時,盡可能覆蓋計算機學院所有社團及大部分校級學生社團;
投入使用2-3年內,盡可能覆蓋全校所有學生社團及興趣社團。
3.功能需求
本作品旨在將社團宣傳、報名招新、審核招新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使用軟件解決方案進行解決,從而有效拓展新生入學后的信息來源渠道、提升社團報名人數,有效降低社團宣傳成本,并提高社團招新活動的效率。
3.1 功能模塊圖

3.2 具體功能列表與描述
| 功能 | 具體描述 |
|---|---|
| 登錄注冊模塊 | 賬號注冊:學生打開小程序,點擊“授權登錄”,填寫個人信息后即完成注冊操作。管理員根據提示,輸入學號及密碼,選擇相關社團或部門,填寫相關信息后,點擊“注冊”按鈕即可完成注冊。 賬號登錄:社團管理員打開網站進入登錄界面,輸入賬號、密碼,點擊“登錄”,驗證成功后即可進入主頁。 |
| 學生模塊 | 查看社團:學生點擊某一社團后跳轉至“社團詳情頁”,可以查看社團的詳細介紹。 報名社團:學生點擊想要報名的社團,跳轉至“社團詳情頁”,點擊“我要報名”,進入“報名表頁”,填寫相關信息后,點擊“提交” 即可。 查看通知:成功報名某一社團后,可以在“信箱頁”中查看來自社團發送的通知,如報名成功通知、面試通知、錄取通知等。 查看報名情況:成功報名某一社團后,可以在“信箱頁”中查看自己的社團報名情況。不同的社團對應不同的報名情況。 |
| 管理員模塊 | 修改社團信息:管理員點擊“基本信息”-“社團信息”,即可進入社團信息頁,對社團信息進行修改。 發布招新信息: 點擊“發布招新”-“發布招新信息”,即可進入“發布招新頁”,填寫相關信息后,即可發布。 查看報名人員:管理員可查看報名社團人員的基礎信息。管理員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查看某一個或多個部門的報名人員。 審核報名人員:管理員通過點擊“審核”按鈕,對報名人員的報名狀態進行修改,可以選擇“審核通過”或“審核不通過”。 |
4.技術需求
| 軟件環境 | |
|---|---|
| 網頁端 | Chrome 版本89.0及以上; Windows操作系統 或 macOS操作系統。 |
| 小程序端 | 微信版本 7.0.18及以上; Android 10 或 iOS 14.2 及以上。 |
三、團隊計劃與分工
1.團隊GitHub地址及issues截圖
1.1 團隊GitHub地址
GitHub地址
1.2 issues截圖

2.原項目計劃安排
| 第9周 | 1.團隊組隊、團隊博客 |
|---|---|
| 2.團隊介紹、成員展示、角色分配、選題確定 | |
| 3.制定團隊計劃安排,團隊貢獻分的規定 | |
| 第10周 | 1.需求規格說明書 |
| 2.原型設計,隊員估計任務難度并學習必要的技術 | |
| 3.編碼規范完成、平臺環境搭建完成、初步架構搭建 | |
| 第11周 | 1.原型改進(給目標用戶展現原型,并進一步理解需求 |
| 2.架構設計,WBS,團隊成員估計各自任務所需時間 | |
| 3.測試計劃 | |
| 第12、13周 | 1.團隊項目Alpha任務分配計劃 |
| 2.連續7天的Alpha敏捷沖刺,7篇每日Scrum Meeting博客+代碼提交 | |
| 第14周 | 1.用戶反饋+測試計劃改進 |
| 2.團隊Alpha階段個人總結 | |
| 3.團隊項目Alpha博客:發布說明、測試報告、展示波哥、項目管理 | |
| 第15周 | 團隊項目Alpha博客:事后分析 |
3.現項目計劃安排
3.1 矯正計算方法
- 根據任務難度進行適當調整
- 測試分為周期性測試及最終測試,周期性測試與開發可同步進行
3.2 矯正后具體項目計劃
| 時間 | 計劃安排 |
|---|---|
| 第9周 | 1.團隊組隊、團隊博客 2.團隊介紹、成員展示、角色分配、選題確定 3.制定團隊計劃安排,團隊貢獻分的規定 |
| 第10周 | 1.學習相關技術 2.小程序和后臺環境的基本搭建 3.團隊分析具體需求 4.UI1.0版本的完成 5.團隊成員間的具體分配 |
| 第11周 | 1.后臺數據庫搭建 2.UI設計:完善主頁 3.小程序端,初步的主頁+論壇+個人信息 |
| 第12周 | 1.后臺開始功能接口的實現 2.UI設計:準備圖片 3.小程序端:具體頁面實現 |
| 第13周 | 小程序端完善 |
| 第14周 | 對每個功能頁面進行測試(產品使用說明,測試每個功能) |
| 第15周 | 1.寫博客 2.完善功能 |
四、其他
1.排版:已經完成
2.團隊分工
| 姓名 | 分工 |
|---|---|
| 梁梓恩(組長) | UI設計 前端開發 測試 文檔和復審 |
| 陳偉珊 | html 測試 |
| 唐正奇 | java 管理端開發 |
| 陳浠 | java 后端開發 |
| 巴靈慧 | python 后端開發 |
| 3.團隊成員進度情況 | |
| 姓名 | 進度情況 |
| :----------------- | :--------------- |
| 梁梓恩(組長) | 完成《需求規格說明書》撰寫;完成了系統基礎的界面設計,一些基本功能的界面布局 |
| 陳偉珊 | 根據軟件設計需求制定測試計劃,確定測試策略 |
| 唐正奇 | 為軟件做出基本框架 |
| 陳浠 | 熟悉一下Java,了解項目需求構思代碼邏輯 |
| 巴靈慧 | 根據需求分析先進行環境、項目的搭建,再建立數據模型(也就是對數據庫的操作) |
| 4.團隊成員感想 | |
| 姓名 | 感想 |
| :----------------- | :--------------- |
| 梁梓恩(組長) | 撰寫文檔較為順利 在設計過程中發現想熟悉運用一個工具還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練習,而且需要有耐心 |
| 陳偉珊 | 團隊合作中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 唐正奇 | 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協作能力 |
| 陳浠 | 只有了解項目需求才能做好一個項目 |
| 巴靈慧 | 做項目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要做什么,先有個大致框架再開始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5.本次作業評分基準 | |
| 評分內容 | 評分項 |
| :----------------- | :--------------- |
| 需求規格說明書 | |
| 給出預期的用戶數量 | |
| 闡述系統的:真實性、可用性 以及價值所在 | |
| 制定團隊計劃 | 將團隊的任務計劃添加到碼云的團隊項目issues里面 |
| 給出團隊項目的時間安排表 | |
| 在博客中提供碼云的團隊項目issues截圖 | |
| 其他 | 排版 |
| 團隊的分工 | |
| 每個人完成的情況 | |
| 每個人的感想 |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