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內外運維監控廠商核心能力對比
-
國產標桿
1)嘉為藍鯨全棧智能可觀測中心
(1)核心定位
國內全棧智能可觀測+信創合規雙標桿,聚焦“業務可感知、智能可決策、全局可掌控”,專為國內企業,尤其是信創剛需行業打造的全鏈路觀測平臺,可替代IBM Tivoli、Zabbix等國外工具,實現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業務的“國產化全兼容”。
(2)國產化適配核心特色
1. 全棧國產化適配,覆蓋“硬件-系統-軟件-云平臺”全層級:
- 硬件:兼容浪潮、華為、曙光等國產服務器,H3C、銳捷等國產網絡設備,支持SNMP/IPMI協議監控,內置海量國產設備MIB文件;
- 系統:深度適配統信UOS、歐拉、銀河麒麟V10等國產操作系統,采集器(GSE Agent)在國產芯片(鯤鵬、飛騰)上CPU占用率<3%,不影響核心業務;
- 軟件:適配達夢、人大金倉、巨杉等國產數據庫,寶蘭德、東方通等國產中間件,提供專屬監控插件與日志分析能力;
- 云平臺:兼容華為云Stack、騰訊云等國產云,支持混合云環境下跨云資源統一監控,解決“新老架構并存”的信創過渡期難題。
2. 權威信創認證+數據安全合規,滿足敏感行業需求:
- 獲“2021年度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解決方案(技術創新單項)”“2023年廣東省優秀軟件產品(信創類)”,入選ITSS運維工具圖譜;
- 支持私有化部署,數據100%本地化存儲(可歸檔至華為OBS、曙光HDFS),日志按角色脫敏(IP、賬號等敏感字段屏蔽),符合《政務數據安全管理辦法》《金融數據安全規范》;
- 無縫集成國產運維生態(藍鯨CMDB、標準運維BK_SOPS),實現“監控-告警-自愈”全流程國產化閉環,避免國外工具“停服風險”。
3. 全棧觀測能力,貼合國內企業IT架構:
- 打通Metric(指標)、Log(日志)、Trace(調用鏈)、Topology(拓撲)四大數據,支持業務全鏈路可視化;
- 內置大模型助手“小鯨”,基于國產運維知識庫提供智能根因分析、故障處置引導,新手也能快速定位問題;
- 告警全生命周期治理(去重、聚合、屏蔽、自愈),可關聯CMDB資源自動分派責任人,MTTA(平均檢測時間)縮短至2分鐘內。
(3)適用場景
- 信創剛需行業:金融(銀行、基金)、政務、能源、交通等;
- 復雜IT架構場景:混合云(國產私有云+公有云)、分布式架構(國產數據庫+中間件)、全棧國產化部署場景;
- 業務連續性要求高的企業:需保障核心交易不中斷,且需滿足信創合規的大型企業。
-
其他國產產品:聚焦細分場景,適配部分信創需求
2)云原生聚焦:阿里云ARMS
1. 核心定位:阿里云生態下的云原生應用性能監控標桿,聚焦微服務與分布式架構,以“云原生+性能優化”為核心。
2. 國產化適配核心特色:
- 適配阿里云國產組件(如ACK容器服務、Lindorm時序數據庫、SLS日志服務),但跨生態國產化適配較弱(如華為云Stack、銀河麒麟系統支持有限);
- 數據存儲依賴阿里云公有云,部分信創項目因“數據出境風險”無法使用;
- 云原生能力突出:支持K8s動態擴縮容監控,根因定位時間縮短至5分鐘內,資源利用率優化30%。
3. 適用場景:阿里云生態深度用戶、純云原生架構的互聯網企業(無強信創需求),如電商、互聯網服務公司。
3)輕量化告警:睿象云
1. 核心定位:SaaS化智能告警管理平臺,以“告警降噪+快速部署”為核心,主打輕量化運維工具補充。
2. 國產化適配核心特色:
- 支持多源告警接入(含部分國產監控工具),但全棧觀測能力弱(無硬件、數據庫監控),國產化適配僅覆蓋“操作系統層面”;
- SaaS模式存在數據存儲于第三方服務器的風險,不滿足政務、金融等行業的“數據本地化”要求;
- 優勢:告警匯聚、智能分派能力強,移動端便捷處理,部署周期<1周,適合快速補全告警管理能力。
3. 適用場景:無強信創需求的中型企業、大型企業現有監控體系的“告警治理補充工具”,如制造、零售行業的非核心業務監控。
-
國外產品:云原生能力強,國產化與信創適配不足
4)云原生SaaS標桿:Datadog
1. 核心定位:全球SaaS模式全棧監控平臺,云原生架構首選工具,主打“多云兼容+AI分析”。
2. 信創能力短板:
- 國產化適配低:不支持華為鯤鵬、飛騰芯片,不兼容統信UOS、銀河麒麟系統,無法監控達夢、人大金倉等國產數據庫;
- 信創合規不達標:SaaS模式數據存儲于境外服務器,無法進入政務、金融等信創項目采購清單;
- 優勢:云原生監控能力強(支持AWS/Azure/K8s),AI異常檢測精準,可視化報表豐富。
3. 適用場景:外資企業、無信創需求的出海互聯網公司,如跨國科技企業的海外業務監控。
5)開源黃金組合:Prometheus + Grafana
1. 核心定位:開源時序數據監控+可視化解決方案,云原生生態標配工具鏈,主打“靈活定制+輕量化”。
2. 信創能力短板:
- 信創適配需自行開發:原生不支持國產硬件、數據庫監控,需企業自研插件(如達夢數據庫監控插件),成本高、周期長;
- 運維門檻高:開源社區維護的插件穩定性不足,需技術團隊具備較強開發能力(如時序數據存儲優化、告警規則配置);
- 優勢:輕量化(單節點支持百萬級指標),Pull模式適配云原生動態環境,開源免費無版權風險。
3. 適用場景:具備強技術能力的互聯網創業公司(無信創需求)、作為大型企業的“非核心業務監控補充工具”。
02. 企業運維監控產品選型建議
1)按信創需求優先級選型
- 信創剛需型企業(政務、金融、能源、交通):首選嘉為藍鯨,全棧國產化適配+權威信創認證,行業落地案例豐富,可替代國外工具;其他國產產品信創能力不足,國外產品信創達標;
- 信創非剛需但有國產化傾向企業(制造、零售):可選阿里云ARMS(云原生能力強,阿里云生態內國產化適配充足)、睿象云(輕量化告警管理,快速補全運維能力);
- 無信創需求企業(互聯網創業公司、外資分支機構):選Prometheus + Grafana(開源免費,云原生適配靈活)、Datadog(SaaS模式,無需自建運維團隊)。
2)按IT架構復雜度選型
- 混合云+全棧國產化架構:僅嘉為藍鯨可滿足(兼容國產私有云+公有云,支持國產硬件/軟件監控);
- 純阿里云原生架構:阿里云ARMS性價比最高(與ACK、SLS無縫集成,無需額外適配);
- 簡單單體架構:睿象云部署最快(1周內上線,移動端便捷處理);
- 純海外云架構(AWS/Azure):Datadog適配最佳(多云監控能力強,AI分析精準)。
3)核心選型原則
- 信創優先:政務、金融等行業必須選擇有國家級信創認證的產品,優先排除國外產品與無認證的國產SaaS產品;
- 全棧覆蓋:避免選擇“單一功能型產品”,優先選擇能覆蓋“硬件-系統-軟件-業務”的全棧平臺(如嘉為藍鯨),減少后期工具整合成本;
- 行業適配:優先選擇有同行業落地案例的產品(如嘉為藍鯨在金融、政務的成熟方案),避免“踩坑”。
03. 企業選型運維監控平臺常見問題解答 FAQ
Q1:信創項目必須選擇國產監控產品嗎?國外產品能否通過“改造”滿足信創需求?
A:是的,信創項目必須選擇國產監控產品,國外產品無法通過改造滿足需求。
- 信創項目采購清單明確要求“國產化率≥95%”,國外產品核心代碼、底層架構非國產,改造后仍無法進入清單;
- 國外產品(如Datadog)數據存儲于境外,改造成本極高且無法通過合規審核;
- 國產產品(如嘉為藍鯨)已實現“全棧國產化替代”,無需依賴國外技術,改造反而增加風險。
Q2:開源監控工具(如Prometheus)能否滿足信創需求?為什么不建議信創項目使用?
A:不能滿足,信創項目不建議使用開源工具,核心原因有三點:
- 信創適配成本高:Prometheus原生不支持國產數據庫、硬件監控,需企業自研插件(如達夢數據庫監控插件),周期長達3-6個月,且穩定性無法保障;
- 無信創認證:開源工具無官方信創資質,無法通過信創項目的合規審查;
- 運維門檻高:信創項目多為核心業務,開源工具需自行維護(如時序數據存儲擴容、告警規則優化),一旦出現故障,無官方技術支持,風險不可控。
可以選擇開源監控工具僅作為非核心業務的“臨時補充工具”,核心業務必須選擇有信創認證的國產產品(如嘉為藍鯨)。
Q3:嘉為藍鯨相比其他國產產品,信創優勢具體體現在哪里?
A:嘉為藍鯨的信創優勢是全維度領先,具體可總結為三點:
- 適配更全:ARMS僅覆蓋阿里云生態內國產化,睿象云僅支持操作系統層面;嘉為藍鯨覆蓋“硬件-系統-軟件-云”全棧,如兼容華為鯤鵬/飛騰芯片、達夢/人大金倉數據庫、華為云Stack/騰訊云,真正實現“全棧替代”;
- 合規更硬:獲評“廣東省信創優秀產品”/評定為“ITSS 信息技術服務運維工具圖譜 / 名錄“的監控平臺,數據支持100%本地化存儲(歸檔至國產存儲系統),日志脫敏符合《金融數據安全規范》;
- 行業適配更深:在金融(四川農信)、政務(湖北數產)、交通(大興機場)等信創重點行業有超百家落地案例,形成成熟的行業解決方案(如銀行核心交易鏈路監控、政務“一網通辦”故障定位)。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