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度化管理
制度的尺度
我上大學的時候,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
學校本來有個規定,監考老師抓到一個作弊的考生,獎勵老師100;被抓的學生罰款200元,成績作廢。
有一年不知道學校領導哪根筋搭錯了,新擬規定,“作弊一旦發現直接開除”。結果,期末考試沒有一個學生“上榜”。這并不是學生被震懾住了,不敢再作弊,而是懲罰太重,老師們反而不忍心抓了。新規定執行了一段,只好被廢除。
前幾天看王陽明,其中有句“令不苛而密”,挺有感觸。制度不要過于苛刻,卻一定要嚴謹。嚴厲的制度并不會起到好的效果。這類事情很多,我有朋友講過另一個真實故事,他們公司規定不讓在辦公區吸煙,抓住罰款五十元,由辦公室執行監督。實際上,根本沒有人執行,只要大領導不在,情形照舊。
后來改為罰款一元,反而把問題解決了。
制度的嚴肅
我以前的公司,老總是典型的色厲內荏。制度制訂的很苛刻,卻又不忍心執行。
公司規定,試用期人員請假不許超過三天,否則直接清退。在制訂制度時,我插嘴,“是不是加上,特殊情況需總經理簽字許可?……”不等我說完,老總大手一揮:“鐵的紀律,沒有例外。”
后來,有一個試用期員工,挺有能力,工作也很賣力,但他家里的確有事情,之前向我請假了兩次,我都批了。后來又請假兩天,當時我正跟老總一塊出差,電話里問明情況后,我說:“公司的規定是試用期人員請假超三天就清退,不問原因,這個你是不是考慮考慮。而且我每月的準假權限也只有三天,現在已經超出我的權力范圍了,我沒法批復呀。”對方也清楚我的做事方針,我一般不越權行事,電話那邊沒了聲音。然后我說,“你要不跟老總說一下吧,他在我身邊”。總經理忙向我擺手,意思是不想接,但我電話已經伸了過去,他只好接過來。當然,他不好意思回絕對方請假,安慰他抓緊處理家事,之類的話說了一通。
放下電話,老總就數落我,“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你看著辦就行了,還要讓我處理,多大的事兒啊?”我哈哈一笑,不置可否。畢竟現在的公司都是人情化管理,制度只不過是形而上“墻”的東西,不必當真,是我太嚴肅了。
制度的道德
幾乎每次制度修訂、頒布實施,都會遇到一大堆問題。
例如,員工首先就懷疑制度的正確性,當然了,正面提出質疑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員工只會在背后嘀咕,“或許它是正確的,但不適用咱這里”,或者是“它將來或許適用,但現在不適用”。等等,諸如此類。
其實,究其原因,大概是大家不愿意接受其約束。再加上,制度背后的原則與思路不清晰,員工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最終領導用話壓下來,工作細節卻落實不了。
其實,管理就像談戀愛;你一上來就想弄事兒,肯定不成,那是耍流氓,道德敗壞。要談人生,談理想,直到談成孩他娘,該干的都干了,還符合道德規范。
制度不是編出來的,是溝通出來的,是團隊成員的共同需求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結果。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規范,而不是為了約束。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