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桌上看團隊建設
昨天躺在床上的感悟。
我總是想,一個團隊是否團結,靠什么來驗證,喊口號、唱高調頂個球用。古人云“疾風知勁草”,可事實上,并沒有那么多災難性的事件來經常考驗我們。看起來蠻和諧的,和諧就是團結嗎?舉個例子……
在公司酒會上,同事們一波一波的來向你敬酒,你很清楚,他們并不是抬舉你,而是純粹的惡意敬酒,也就是說,就是為了忽悠你喝酒,等著你出丑。而你環顧四周,竟然沒有一個人說句解圍的話,全都是壞壞的,或是事不關已的笑著,甚至還有起哄的。你不得不咬咬牙灌進去,每次都喝多。帥哥,此情此景,請談談你的心理感受?
到了公司,你還得大言不慚的、激情滿懷的說,我們是優秀的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是我至親的兄弟。說個心里話帥哥,你自己相信嗎?你相信,他們相信你說的話嗎?
當然了,我今天并不是談喝酒,我只是想說,一葉知秋,通過這些細微之處,會更容易看到團隊建設的成果是否“豐碩”。
據我的觀察,一般公司酒會上喝醉的有兩種人。
一類是不勝酒力的基層員工,他們不好意思,或是不懂得如何拒絕敬酒,容易喝多,但這種不多見,一般只要喝醉一次,領導下次就不會再讓你喝多了。因為對于領導來說,管理無處不在,他有責任想辦法幫助你脫離困境。
另一類是不勝酒力的基層領導。一般人不敢對高層領導惡意敬酒,象征性的碰一下就行了。而基層領導,往往是被“攻擊”對象,首先是被下屬逐個敬酒,也沒有人幫助解圍,這些人恨不得把你喝到桌子底下去,出盡洋相才高興。然后是被高層領導敬酒,這個實在不好拒絕,更不好意思耍賴,賴酒是最被鄙視的。一旦賴酒被抓住,免不得被眾人起哄罰酒,更慘。
如果是我跟一幫同學在一起,每次都可以喝得很痛快,因為我不會被喝多。大家酒量相互都知道,喝少了他們也不愿意,喝多了自然會有人攔下來。這才叫兄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大談團隊建設,談交流,談溝通,談協作,談完又怎么樣?還是次次把你喝倒,看你出洋相。有個球用?誰也沒把你當兄弟。
在我上家公司。每次公司酒會上,市場部與技術部兩大部門相互PK是司空見慣,當然了,技術部基本上每次都慘敗。技術人員普遍不擅言辭,人家幾句話一說,不知道怎么拒絕,一咬牙就灌下去了。也有咬牙不喝的,總是被市場人員奚落個遍,好象酒會上氣氛不熱烈都是因為他的不合群造成的,最后說得他落荒而逃。一場酒會下來,技術部嚇得都跑光,沒跑的全躺桌子下面呢。
人常說“喝酒看工作”,這只是個勸酒的話兒而已,事實上,不是你能喝才能工作,而是工作中的不和睦在酒桌上體現出來了。每到酒會時,酒桌成了戰場,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越是平時關系不睦的同事,此時越是摟在一起,哥啊,弟啊的叫著,開始比拼,直到把一個喝倒,另一個才“滿懷關心”的安撫兩句,帶著得意的笑揚長而去。
其中有一次,技術部男男女女聯合起來,集中火力“攻擊”市場中最厲害的一個,直到把他喝翻。然后,一個技術員轉過身,有力的揮了揮拳頭:“耶!終于搞定一個!”。坦率講,我心里面也有那么點興災樂禍。^_^
像這種“親密關系”,到了工作中,自然和諧不到哪里去,雖然不會有面上的沖突,但相互推諉是常有的事情。很少會有一方主動替另一方解決問題的,常常是事情堆來了才被動處理。酒桌上的“暗戰”,換種方式,在工作中同樣存在,都是笑里藏刀。
酒是潤滑劑,但它也是個點火就著的東西。靠它實現團隊和諧,不太靠譜。團隊的不和諧都是一點一滴累積造成的。當酒成了相互攻擊的武器時,它哪里還會是潤滑劑?
一般情況下,很少有市場部的人來向我惡意敬酒。我很清楚,他們內心欠著我的情呢,不好意思灌我。每次陪市場部人員出差,做技術支持時,我都會盡可能幫他們處理應酬,尤其是替他們擋酒,雖然只有我們倆人,這一刻,也是一個團隊,需要有協作才行。我必須保護他,因為他喝多了,事情就不好處理了,我畢竟與客戶不熟悉,溝通不方便。我喝多了大不了回賓館睡覺,他還可以繼續談業務。
而且,不管我們倆職務大小,我總會幫他們掂東西,一口一個經理的叫著,來凸出他的地位。否則,客戶有可能看我長得胖胖的,以為我是領導,能管事兒,會跳過他來找我談,會讓他很尷尬。
也正因為我每次都“支持”的很好,所以市場部人員在公司酒會上很少為難我,也常常恰到好處的為我解圍。結束后,酒酣人歡的去KTV,摟在一起忘情的大吼,這個時候,酒才是潤滑劑。
我說這些,并不是夸我自己做得多好,我只是想說,同事關系總是越和睦,就越和睦。在公司酒會上,你要想不喝多,就得想辦法找出原因。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