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菜推動大航海—不起眼的致勝因素之一
這一段加班有些多,決定抽空請團隊成員聚聚,吃頓飯。
人多,經費有限,公司形象又要顧及(我們一般不去小飯店吃飯)。派出去的小姑娘,真是勝利完成任務,選的飯店不錯,點的菜大多卻是家常菜(經費還沒花完)。汗,看樣子,這幫人吃不完啦,呵呵。慢慢吃吧。
其中有道“黃豆芽炒肉沫”,大家比較喜歡吃,我決定講個關于豆芽的故事。
恐怖的敗血癥
“給大家講個故事哈!”我微笑著,希望給埋頭進餐的人們一點兒佐料。
大家都表示贊同。
“話說,在十四世紀,大航海那時候,歐洲那地界兒,要是有人想出航探險,都是會找一些死刑犯,正常人都不愿意去的,因為太危險,不光是海上兇險,還會得病,得敗血病。
“在歐洲的航海史上,敗血病是反復記載的人間參事之一,得了病治不好,就丟到大海里喂魚了,至于多慘,今天在這吃飯,咱們就不講了哈。
“但是,奇怪是,中國的航海史上,從來沒有記載過這類病。為什么呢?
“吃,吃,不要停下。”
神奇的豆芽菜
“至于中國人出海為啥不得敗血病,這個早就引起人們的好奇,直到近代,人們對敗血病的了解加深,才明白。
“人們只需要經常吃蔬菜,就可以預防敗血病,長期在海上,哪來的新鮮蔬菜吃,即便進港可以買一些,但蔬菜是最容易壞的啊。那時候的船上,又沒有冰箱。”
“可以發豆芽啊。”有幾個同事已經猜出來了。
“問題是,歐洲人不會啊,那時候,就咱中國人會,呵呵”我裝出很遺憾的表情,引得大家都笑起來。
“鄭和下西洋,能跑那么遠,沒有豆芽菜,不可能的啊,全得敗血病藏身魚腹。
“據說,有一支船隊離開鄭和,一直向西,最后從東面回來了,歷史無法考證。但可以考證的是,豆芽菜推動了中國航海事業,推動了大航海啊。呵呵。”
大家一方面表示贊同,一方面對當初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憤憤然。話匣子一打開收不住,眼看話題轉向了。
抓緊補充了一句:“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物,往往它是致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再來一個故事
趁大家思考上句話的時候,出現一個短暫的話語空檔,抓住機會:“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哈。”
大家開始笑,但表示贊同,繼續聽我忽悠。
“跟豆芽無關,跟前面的那個故事有關。這個故事出自于IT行業的一本經典圖書《人件》,原話我記得不得,我大致描述一下吧。
“說是,一個軟件團隊中安置了一個文員性質的角色,由一個女孩子擔任著,她的技術很差,甚至可以說是不會什么技術,但她性格開朗,和團隊每一個成員關系都很融洽。
“有人覺得這個角色毫不重要,可有可無,但通過分析發現,她呆過的團隊,研發總是比較成功。這就值得分析一下了,為什么?
“她沒有提供任何技術支持,甚至寫不好文檔,她難以理解程序員的思想,甚至朝他們發脾氣。究竟是她的什么特質,在促進這個團隊朝著良性的方向進展?”
我望著這些已經吃飽了的人們,希望他們能回應我的問題。顯然,他們吃飽了,而且有些困,并不想回答我的問題,我只好繼續往下說。
“我以前的團隊中,有一個女孩子,很愛說笑,當一些男同事因為某個問題開始爭吵時,她會跳出來大聲呵斥他們,‘不要吵了,煩死了,有沒有素質啊!’,當男同事裝著向她輪拳頭時,她馬上會裝出萬分恐懼,蜷縮在椅子上裝可憐,大伙都笑了,她又立即跳起來,指責對方的錯誤,大家并不會對她生氣。而她說的那些話,只有她可以說,如果我以同樣的話指責這些程序員,他們會很生氣,甚至會與我發生爭吵,而她解決了這些問題。
“很多男同事都很要面子的,男人之間不可以相互指責,容易出矛盾,雖然他知道對方是對的。但一個女生指責他時,他卻可以接受。
“準確一點說,是她融洽了團隊關系,得以讓開發能夠緩步前進。 看起來,她不起眼,沒有寫一行代碼,但不可否認,她仍然是團隊致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飯后甜點
我已經感覺到,我的話語開始有說教的意思,這會讓氣氛變得不愉快,至少是不夠寬松,趕緊收住。
恰巧上甜點與水果,盡快轉移話題。吃飯的時候,不談工作的喲,我也沒有談。呵呵。
我想起在余世維的講座里,好像有這么說:“你是一個部門經理,只要在你的團隊成員面前,不管任何時候,都有你的工作。因為,管理無處不在。”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