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哥的小弟學前端(11)——JavaScript基礎知識(2)
探索Android軟鍵盤的疑難雜癥
深入探討Android異步精髓Handler
具體解釋Android主流框架不可或缺的基石
站在源代碼的肩膀上全解Scroller工作機制
Android多分辨率適配框架(1)— 核心基礎
Android多分辨率適配框架(2)— 原理剖析
Android多分辨率適配框架(3)— 使用指南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0–推翻自己和過往。重學自己定義View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1–經常使用工具介紹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2–onMeasure源代碼詳盡分析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3–onLayout源代碼詳盡分析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4–Draw源代碼分析及事實上踐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5–演示樣例分析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6–具體解釋View的Touch事件處理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7–具體解釋ViewGroup分發Touch事件
自己定義View系列教程08–滑動沖突的產生及其處理
版權聲明
- 本文原創作者:谷哥的小弟
- 作者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lfdfhl
在本篇博客里,我們將介紹JavaScript中的條件推斷語句。
if else
if else是JavaScript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條件推斷結構,例如以下:
if(條件表達式){
假設該表達的結果true,那么程序運行該處代碼語句
}else{
假設該表達的結果false,那么程序運行該處代碼語句
}
我們來看一個非常easy的樣例:
嗯哼。在這個演示樣例中,我們須要根據用戶的輸入的年紀而做出不同的響應,這個該怎么做呢?請看例如以下代碼:
<!DOCTYPE html>
<!-- 本文作者:谷哥的小弟 -->
<!-- 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lfdfhl -->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if else</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ge=prompt("請輸入您的年紀");
age=parseInt(age);
if (age>=18) {
document.write("您好,歡迎您的光臨");
}else{
document.write("未滿十八歲勿入!本站也許含有成人內容,請注意規避!");
}
</script>
在該演示樣例中。我們獲取到用戶輸入的年紀,再根據年紀值是否小于18而顯示不同的內容。
if else的嵌套
有時簡單的if else不能滿足實際的須要,這時可嵌套使用if else,其結構例如以下:
if(條件表達式){
假設條件表達式結果為true則運行該處代碼。后面的代碼不再運行
}else if(條件表達式){
假設條件表達式結果為true則運行該處代碼,后面的代碼不再運行
}else if(條件表達式){
假設條件表達式結果為true則運行該處代碼。后面的代碼不再運行
}else{
假設以上條件均不滿足則運行該處代碼
}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prompt("請問你有幾個女朋友?");
number=parseInt(number);
if (number<0) {
document.write("嚴肅點。我們這搞社會調查呢");
}else if(number==0){
document.write("單身狗,不要哭。妹子會有的");
}else if(number>0&&number<2){
document.write("祝福你和你的女朋友");
}else{
document.write("哥們。你不止一個女朋友啊;分我一個唄!");
}
</script>
在此利用if else語句的嵌套根據用戶輸入值的不同做出對應的響應
三元運算符
三元運算符非常像之前介紹的if else。其結構例如以下:
表達式 ? 假設表達式結果為true運行此處的代碼 : 假設表達式結果為false運行此處的代碼;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DOCTYPE html>
<!-- 本文作者:谷哥的小弟 -->
<!-- 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lfdfhl -->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三元運算符</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prompt("請問你有幾個女朋友?");
number=parseInt(number);
number>0?alert("不錯喔"):alert("單身狗,不哭");
</script>
在該演示樣例中假設number>0則運行alert(“不錯喔”)否則運行alert(“單身狗,不哭”)
switch語句
switch語句用于基于不同的條件來運行不同的動作。
switch語句結構例如以下:
switch(m){
case n1:
運行代碼塊 n1
break;
case n2:
運行代碼塊 n2
break;
default:
m與case n1和case n2都不同一時候運行的代碼塊
}
請注意:
switch語句后的變量數據類型必須和case后的數據類型保持一致。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DOCTYPE html>
<!-- 本文作者:谷哥的小弟 -->
<!-- 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lfdfhl -->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witch</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ame=prompt("請輸入你最喜歡的電影明星");
switch(name){
case "范冰冰":
document.write("范冰冰非常美麗喔"+"<br>");
break;
case "楊冪":
document.write("楊冪是個白富美"+"<br>");
break;
case "柳巖":
document.write("柳巖性感十足!"+"<br>");
break;
case "武藤蘭":
document.write("敬愛的人民教育家"+"<br>");
break;
default:
document.write("請您輸入其它明星"+"<br>");
break;
}
</script>
自增和自減
在編程中經常使用到變量的自增和自減,比方i++和++i以及i- -和- -i
在此以i++和++i為例。分情況對其進行具體介紹;i- -和- -i與此相似,不再贅述。
第一種情況:
假設變量i沒有直接參與運算中。i++和++i表示的含義是:在變量原來的基礎上加1
請看例如以下兩個小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9527;
number++;
document.write("number="+number+"<br>");
</script>
結果為:
number=9528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9527;
++number;
document.write("number="+number+"<br>");
</script>
結果為:
number=9528
另外一種情況:
假設i++或者++i參與到運算中,那么i++表示先將i的值賦值給其它變量然后再自加1。++i表示先將i的值加1然后再賦值給其它變量
請看例如以下兩個小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9527;
var score=number++;
document.write("score="+score+"<br>");
document.write("number="+number+"<br>");
</script>
結果為:
score=9527
number=9528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umber=9527;
var score=++number;
document.write("score="+score+"<br>");
document.write("number="+number+"<br>");
</script>
結果為:
score=9528
number=9528
while循環
while語句經常使用于運行循環操作,其結構例如以下:
while(條件表達式){
當條件表達式結果為true就一直運行while循環體內的代碼。
當條件表達式的結果為false時while循環不再運行。
}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i=1;
while(i<5){
document.write("i="+i+"<br>");
i++;
}
</script>
結果為:
i=1
i=2
i=3
i=4
在該演示樣例中僅僅要i的值小于5就一直運行while中的操作,當i不再小于5時則跳出循環
do while循環
do while語句經常使用于運行循環操作,其結構例如以下:
do{
循環代碼;
}
wile(條件表達式)
do wile的基本原理和while基本一致。可是它保證循環體至少被運行一次。
由于它是先運行代碼然后再推斷條件。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i=1;
do{
document.write("i="+i+"<br>");
i++;
}
while(i!=3)
</script>
結果為:
i=1
i=2
在該演示樣例中首先會去運行do中的語句,然后再推斷是否滿足while條件;假設滿足則繼續運行do中的語句。假設不滿足則跳出循環。
for循環
for語句經常使用于運行循環操作。其結構例如以下:
for (初始化;條件;增量){
循環運行的代碼;
}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or(var i=0;i<5;i++){
document.write("i="+i+"<br>");
}
</script>
結果為:
i=0
i=1
i=2
i=3
i=4
從這個樣例我們能夠看到for循環的運行順序:
- 首先進行變量初始化并進行循環條件推斷
- 若推斷結果為true則運行循環體內的代碼然后運行i++
- 繼續推斷循環條件,若為true則繼續運行循環體內代碼,否則跳出循環
break語句
break用于結束當前循環然后運行循環體之后的代碼。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or(var i=0;i<5;i++){
document.write("i="+i+"<br>");
if (i==2) {
break;
};
}
document.write("for循環已經中止"+"<br>");
</script>
結果為:
i=0
i=1
i=2
for循環已經中止
continue語句
continue表示跳出本次循環。該continue語句后面的代碼不再運行;可是整個循環體繼續運行
請看例如以下演示樣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or(var i=0;i<5;i++){
if (i==2) {
continue;
};
document.write("i="+i+"<br>");
}
document.write("for循環運行完成"+"<br>");
</script>
結果為:
i=0
i=1
i=3
i=4
for循環運行完成
至此,關于JavaScript中經常使用的條件推斷語句就已介紹完了。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