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B端產品和C端產品
大綱
什么是B端產品
什么是C端產品
為什么會產生B端產品和C端產品
怎么判斷一個產品是B端還是C端
B端產品和C端產品存在哪些差異
C端產品經理如何向B端產品經理轉型
寫在最后
什么是B, Business,商業、組織
什么是B端,通常為企業內部或商家使用的系統和平臺,如ERP系統、財務管理平臺等
B端產品的主體用戶是組織,由一群不同角色的C構成,不同角色的C有不同的工作職能,有不同的工作場景,也有不同的需求,一般不同的角色C之間有職能或者業務上的關聯性。
B端產品需要解決的是不同職能的人群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而且場景之間具備不同程度的關聯性,要求更全面。
什么是C, Consumer(也可理解為Customer),消費者、用戶
什么是C端,通常為消費者、個人終端用戶使用的客戶端,如淘寶、微信、網易云音樂等
C端產品面向的客戶往往是一類具有相似特征的人群,他們往往具有高度相似的共性屬性、場景、痛點和需求。
C端產品主要解決的是某一類高度相似的人群在幾個主要場景下的痛點需求,會更聚焦。
為什么會產生B端產品和C端產品?
(1)行業的發展需要進行產品的細分
任何行業或者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需要進行行業或者產業內部的細分,在行業越發成熟的今天,面向不同產品也需要進行細分。
(2)熟知產品特性,才能夠更好的去設計產品
B端產品和C端產品存在著差異化,只有熟練了解差異的本質,才能夠將產品設計的貼合實際,貼合實用。
怎么判斷一個產品是B端還是C端?
判斷一個產品是B端還是C端,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看產品向誰來進行收費,企業付費的就是B端,消費者付費的就是C端。
比如HIS系統—醫院付費、財務管理平臺—公司付費、Tower系統—企業付費,都是B端產品。
比如網易云音樂、愛奇藝視頻、印象筆記、得到、網易公開課,這些都是個人付費產品,都是C端產品。
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產品特性有哪些差異?
(1)應用場景
C端產品主要是為“碎片化時間”服務的,一個用戶不會花很長時間在一個產品上,而是將時間碎片化到很多個產品上。C端產品正是在這樣的碎片化需求中應運而生的,他很好的契合了用戶們這樣的需求。
B端產品和他的定義一樣,主要是一些商業使用的專業性軟件,用戶往往是長時間、沉浸式的使用這些產品,且不能根據自身喜好拒絕/接受,該類軟件服務于公司和企業員工,通常必須有協同工作的能力,才能保證工作中各種流程圓滿順暢的流轉。
(2)用戶量級和類型
C端產品用戶量大而廣,用戶可以具體到每個終端個體,一般稱之為用戶。
B端產品用戶量比較小,但相對更加垂直,用戶通常為“組織群體”,包含決策者、管理者、普通員工,區別于一般用戶,更多情況下稱之為客戶。
(3)用戶訴求
C端產品注重個人的體驗、使用簡單、有樂趣。
B端產品注重效率、成本、管控,追求服務的穩定性、保證能力、安全性。
(4)展示方式
C端產品通常在手機端,多以APP、小程序等為主,PC端次之。
B端產品通常集中在PC端使用。
(5)盈利模式
C端產品大都是先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在提供免費功能的基礎上,再通過拉新、留存、促活等手段,轉化其中的一小部分用戶,形成漏斗模型,最終被轉化的這一批用戶是真正為這個產品付費的用戶,也是這個產品收益的貢獻者。這一切得益于C端產品大量級用戶規模,所以靠的是規模經濟。
B端產品沒有用戶量級上的優勢,偏向于企業內部的協同工作,需要為不同的生產關系和工作場景做個性化定制,靠企業對“定制付費”來獲取收益。
(6)對于PM的要求
C端產品要求理解人性、注重體驗。需要市場和用戶嗅覺,敏銳度和創新意識。
B端產品需要的是專業和深度,理解企業的經營運轉、組織管理、決策、財務制度等。具有很強的業務理解能力、邏輯能力、結構化能力、流程化能力、項目推進能力和一定的技術積累。
(7)產品壁壘
B端產品由于其服務的特殊性,容易建立壁壘,客戶切換成本比較高。
C端產品相對建立壁壘不容易,客戶切換成本低。
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產品設計有哪些差異?
(1)功能設計
C端產品通常都有一個滿足用戶核心痛點的功能,圍繞這個核心功能,再去考慮更好的用戶體驗和增值服務。
B端產品解決的是不同關系下的協作溝通問題,滿足不同層級的協作和溝通問題,功能呈現模塊化。
(2)角色設計
C端產品的用戶大致需求雖然一致,但是每個人的身份、年齡、興趣、偏好等都有所不同,需要產品經理從眾多終端用戶中抽出樣本特征,形成不同的用戶畫像,有針對性的滿足各類人群的個性需求。
B端產品的用戶量級比較小,但用戶角色多(決策者、管理者、普通員工),需要好好分析各角色的需求關注點,并做好角色分配和權限管理上的設計。不同角色的用戶,對產品的期望和關注點是不同的:
Ⅰ 決策者(老板):關注企業的總體效率和成本
Ⅱ 管理者(部門領導):關注管理職責和工作成績
Ⅲ 普通員工(使用的用戶):關注軟件是否簡單易上手,能否減輕工作負擔
(3)視覺體驗設計
C端產品需要兼顧“用戶體驗”和“商業化變現”的平衡,所以額外重視在視覺體驗上的設計,不僅要讓用戶有快速流暢的使用體驗,更要用趣味性的設計引導用戶自發的做社交分享。
B端產品需要滿足用戶集中精力完成具體工作事項、不被打擾地進行嚴謹的流程操作,所以在視覺體驗上多是保持干凈簡潔的簡潔風。
(4)產品思維
C端產品:產品化思維、游戲化思維,更感性。
B端產品基于服務思維、工具化思維,更理性。
B端產品和C端產品的產品運營有哪些差異?
(1)運營目標
在相同轉化率的前提下,想得到分子的增長,分母就需要等比例的更多增長。C端產品的盈利模式決定了想要創造更大的價值,就需要依靠持續的用戶量級的增長。
B端產品相比C端,更看重產品穩定的專業能力,不求大起大落,只要求不出錯,避免給企業帶來損失。
(2)運營策略
C端用戶依靠大量用戶的盈利模式,決定了C端產品需要用:紅包、優惠券、精神獎勵等營銷方式,以利益激勵用戶主動在線上進行對外分享傳播,實現以不斷新增的日活來加持自身體量。
B端產品有著天然的封閉特性,營銷上也更加傳統,通常將線下“大型會議、峰會、行業展會”作為主要場地,近距離接近客戶,通過樹立行業級別內的“專業形象”來吸引客戶的興趣。
(3)運營程度
C端產品早已將運營專業化,并細化到各維度的運營了,比如:活動運營崗、用戶運營崗、增長裂變崗、內容運營崗等等。
B端產品的運營往往不被重視,也沒有C端那么專業化。在運營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通常是運維多與運營,只集中精力關注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度和系統問題的定位。
C端產品經理如何向B端產品經理轉型?
轉型,首先意味著思維方式和產品行為模式的轉變,需要充分的了解C端產品和B端產品之間的區別。
其次轉型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1)管理者需求與用戶需求的隔閡,需要妥協
B端產品經理必須要綜合考慮如何整合多方需求、不同角色的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學習成本,完成一個最終被管理者認可的產品,去實現產品在管理角度和企業商業上的價值。
(2)B端產品競品少,相對封閉,難以獲得調研、分析的機會
(3)DAU斷崖式驟降,帶來巨大的心理落差
(4)B端產品數據運營難有成效,成就感偏低
(5)B端產品交互體驗設計較單一,乏味無趣
(6)B端產品經理會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職責,比如客服答疑、渠道支持、商務等
(7)B端容易進坑,缺乏連續性思考和產品歸屬感
可以考慮從以下幾點做起:
(1)鍛煉全局思維和邏輯能力
(2)做好行業和業務深耕的準備
(3)提前學習B端的特有知識
(4)“流量思維”到“服務思維”的轉變
(5)學會成本思維
寫在最后:
不管是做B端產品還是C端產品,都要記住,你的用戶都是“個人”,好的產品應該是簡單易用的,不管誰用,都需要保持這樣原則。
該文章引用和參考了其他網文,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