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技術分析》讀書筆記
第二本技術分析書籍,《期貨-市場分析技術》:

書中的很多內容,如趨勢、趨勢線、阻力、支撐等,也象《日本蠟燭圖》一樣,沒有邏輯推理過程,沒有數據驗證。但是我認可其確實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因為我在聽很多技術分析大 V 的視頻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確實也都是這么分析的。如果大多數市場分析人士都是這么分析的,那么就會帶來一定的群體效應,使得其變得更加有效。那么我們也應該把這些分析方法理解到位,這樣才可以把上述人士作為對手盤來進行交易。
趨勢分析的缺點:滯后性比較大;正因為此,也帶來了其優點:以后視鏡的角度去看 K 線圖,趨勢、阻力、支撐往往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心理上會認為該理論是非常正確的,所以使用的人也最多。
本書中,其實也講了一些形態。另外,還詳細講了:趨勢、交易量、持倉量、K線、移動平均線、擺動指數、點數圖、波浪、周期、計算機指標、資金管理。
成交量:對趨勢有旁證的作用!量大,趨勢更易延續;量小,趨勢產生阻力。
相反意見理論,從多空雙方剩余力量的角度、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其邏輯,較為有效。但是卻不知道哪里統計看漲意見一致性數字(55%為中值,20%90%為極值)。
波浪理論:它和道式理論,看上去是不錯的理論,包括自己主觀思考時,都覺得這些理論比較有道理。可惜,我用滬深300日線來進行回測,發現“頂頂高、底底高”的趨勢跟蹤系統,勝率非常的低!所以,這些理論,不過是從后視鏡的角度來看K線,會比較符合人的感觀而已而已。其實,都無法用于實戰。
周期理論:說是技術分析,但是我覺得此理論更象是基本面分析。對于經濟基本面的大周期,我個人是深信的。不過由于時間跨度太大,所以平時交易時基本無感。另外,宏觀雖然有周期,但也不是嚴格固定的時間長度,加上宏觀經濟的預測是最難的,所以對于實戰意義也不大,只能是對交易進行輔助。
資金管理:該章內容有用,算是我認為本書中最有用的一章,但是可惜內容比較簡單。其中的擇時部分內容,則可以忽略,因為其本質還是采用大量技術分析或指標進行擇時。
兩本書,基本都很少從“博弈”的角度去分析。
最后,我再看了譯者序。其實,其中早已說明,技術分析,藝術成分遠遠大于科學。更多只是經驗之談,就象游泳中的“水性”一樣……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