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特圖雙進度展示技巧:計劃vs實際進度顏色標記規范全解析!
那個因顏色混亂“崩盤”的周會
上周四的項目周會上,我盯著投影上的甘特圖,聽著開發、測試、產品經理吵成一團——
“你們看,【后端接口】計劃8月10日完成,實際才到60%!”
“但甘特圖上紅色條和藍色條疊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部分是計劃,哪部分是實際!”
“我按黃色標了延誤,但你們又說綠色才是風險,到底聽誰的?”
這場混亂的根源,僅僅是顏色標記不規范。作為項目管理中“最直觀的進度語言”,甘特圖的計劃與實際進度若無法通過顏色清晰區分,團隊將陷入“看顏色猜含義”的低效溝通,甚至因信息誤差導致項目延期。
今天,我就結合5年項目管理經驗+調研20+團隊的真實案例,總結出一套“顏色標記規范”,從基礎原則到工具實操,徹底解決“顏色混亂”難題。
一、為什么你的甘特圖總被吐槽“看不懂”?90%的人踩過這些坑
在分享規范前,先戳中幾個真實痛點——你是否也遇到過?
- 顏色無邏輯:計劃用紅色、實際用綠色,或隨意切換彩虹色(紅/黃/藍/紫),團隊成員需反復確認圖例;
- 信息重疊混亂:計劃與實際進度條完全重疊,只能通過“透明度”區分,關鍵節點(如截止日)被覆蓋;
- 忽略動態變化:任務延誤后,未用醒目標記(如紅色描邊)突出實際進度與計劃的偏差,導致風險被掩蓋;
- 缺乏統一標準:不同項目/團隊使用不同顏色規則,跨部門協作時需重新適應,溝通成本飆升。
我曾調研過30個技術團隊(涵蓋互聯網、制造業、建筑業),72%的成員表示“因顏色標記不清晰,每周至少浪費1小時確認進度”;更扎心的是:41%的任務延誤升級,源于團隊對甘特圖顏色含義理解不一致。
顏色,看似是“視覺小事”,實則是項目管理的“溝通基石”。一套規范的標記規則,能讓團隊對進度的認知從“模糊猜測”變為“精準對齊”。
二、顏色標記的底層邏輯:3個核心原則,讓進度“一目了然”
原則1:主色定基調——計劃進度用“穩定色”,實際進度用“動態色”
顏色的選擇需符合人類對色彩的心理認知:
- 計劃進度:代表“預期目標”,應選擇穩定、柔和的顏色(如藍色、深灰色),傳遞“可信賴”的視覺暗示;
- 實際進度:代表“實時狀態”,需用對比鮮明、有動態感的顏色(如橙色、亮綠色),突出“進行中”的活躍性;
- 延誤/風險:用醒目的警示色(如紅色、深黃色),強制吸引注意力,避免關鍵偏差被忽略。
案例參考:某金融科技公司曾因計劃與實際進度均用藍色,導致測試組誤判“接口開發已完成”,提前啟動聯調,最終因開發未完成延誤3天。調整后(計劃藍+實際橙),測試組能快速識別“實際僅完成60%”,及時協調資源,避免了二次延誤。
原則2:分層標記——用“疊加/分段”展示復雜狀態
當任務存在“計劃→實際→延誤”多重狀態時,單一顏色無法傳遞完整信息。此時需通過分層標記(如進度條分段、疊加色帶)實現“一圖盡覽”。
具體操作:
- 基礎層(計劃進度):用純色填充整個任務條(例:藍色,占滿100%時間軸);
- 實際層(當前進度):在計劃層上方疊加半透明色帶(例:橙色,透明度30%),長度對應實際完成比例(如已完成70%,則橙色條占70%長度);
- 風險層(延誤部分):在實際層末尾用實心色塊標記(例:紅色,寬度=延誤天數),并標注“延誤X天”。
效果示例:
任務【用戶登錄模塊開發】計劃8.1-8.10(10天),實際8.1-8.8完成80%,8.9-8.10因需求變更延誤2天。
甘特圖中:
- 藍色條:100%覆蓋8.1-8.10(計劃);
- 橙色半透明條:覆蓋8.1-8.8(實際完成80%);
- 紅色實心塊:覆蓋8.9-8.10(延誤2天)。
團隊成員無需閱讀文字,僅看顏色即可判斷:“計劃10天,實際完成80%,最后2天延誤”。
原則3:關鍵路徑特殊化——用“高飽和度色”強化風險預警
關鍵路徑(決定項目總工期的最長任務鏈)的進度偏差,直接影響項目能否按時交付。因此,關鍵路徑的計劃/實際進度需用更高飽和度的顏色,與其他非關鍵任務區分。
示例:
- 非關鍵任務:計劃用淺藍色(#A0C4FF),實際用淺橙色(#FFE0B2);
- 關鍵任務:計劃用深藍色(#2B65EC),實際用深橙色(#F7971E);
- 關鍵任務延誤:用深紅色(#D0021B)疊加,寬度=延誤天數。
數據支撐:某互聯網產品團隊引入關鍵路徑高飽和度標記后,關鍵任務延誤的響應時間從平均2天縮短至4小時——團隊成員能快速鎖定“哪些延誤會影響總工期”,優先調配資源解決。
三、工具實操:主流工具如何實現“規范顏色標記”?
理論需落地,不同工具的顏色設置邏輯差異較大。以下是4類常用工具的具體操作指南(附截圖級步驟):
工具1:禪道(國產中小團隊神器,貼合敏捷需求)
核心功能:內置“進度條樣式”自定義、任務狀態與顏色綁定、多項目顏色區分。
操作步驟:
-
全局顏色規則設置:
- 進入【系統】→【配置】→【甘特圖設置】→“任務進度顏色”;
- 計劃進度:選擇藍色(#2B65EC);實際進度:選擇橙色(#F7971E);延誤:選擇紅色(#D0021B)。
-
單個任務特殊標記:
- 編輯任務→“備注”欄輸入“#FF9800”(自定義顏色代碼)→保存后,該任務條自動變為橙色(覆蓋全局規則)。
-
關鍵路徑自動識別:
- 禪道默認根據“任務依賴鏈”識別關鍵路徑,關鍵任務條自動加粗并顯示紅色邊框(可通過【配置】調整顏色)。

工具2:Microsoft Project(復雜項目管理首選)
核心功能:支持自定義顏色規則、自動高亮關鍵路徑、條件格式標記延誤。
操作步驟:
-
設置計劃進度顏色:
- 右鍵甘特圖空白處→“甘特圖樣式”→選中“任務條”→“填充顏色”選擇藍色(#2B65EC)。
-
疊加實際進度:
- 插入列→“實際開始時間”“實際完成時間”→輸入實際數據;
- 右鍵任務條→“實際進度”→選擇橙色(#F7971E),透明度調至30%(自動疊加在計劃條上方)。
-
標記延誤:
- 插入列→“完成百分比”→若實際<100%,右鍵任務條→“形狀填充”→選擇紅色(#D0021B),寬度=(計劃結束時間-實際結束時間)。
-
關鍵路徑高亮:
- 視圖→甘特圖向導→勾選“關鍵路徑”→關鍵任務條自動變為深藍色(#1F4E79)。

工具3:飛書多維表格(輕量化協作,適合遠程團隊)
核心功能:通過“條件格式”靈活定義顏色,支持甘特圖視圖與表格視圖同步。
操作步驟:
-
創建甘特圖視圖:
- 表格中添加“計劃開始/結束時間”“實際開始/結束時間”“完成百分比”列;
- 點擊頂部“視圖”→“甘特圖”→選擇“時間軸”為“天”。
-
設置計劃進度顏色:
- 選中甘特圖中的任務條→點擊右側“樣式”→“填充顏色”選擇藍色(#2B65EC)。
-
疊加實際進度:
- 插入“實際進度條”列(使用公式
=IF(實際完成時間<=計劃結束時間, 實際完成時間-計劃開始時間, 計劃結束時間-計劃開始時間)); - 選中實際進度條→設置填充顏色為橙色(#F7971E),透明度30%。
- 插入“實際進度條”列(使用公式
-
延誤自動預警:
- 添加“是否延誤”列(公式
=IF(實際完成時間>計劃結束時間, "是", "否")); - 對“是否延誤”列設置條件格式:若值為“是”,任務條末尾添加紅色三角形標記。
- 添加“是否延誤”列(公式

工具4:Excel(臨時/簡單項目,零成本解決方案)
核心功能:通過“條件格式”+“堆積條形圖”實現雙進度展示。
操作步驟:
-
制作基礎表格:
- 列:任務名稱、計劃開始、計劃結束、實際開始、實際結束、完成百分比;
- 行:按任務順序排列(建議按時間排序)。
-
插入堆積條形圖:
- 選中數據區域→插入→條形圖→堆積條形圖;
- 橫軸:日期(需手動設置日期坐標軸,右鍵橫軸→設置坐標軸格式→最小值為計劃最早開始日);
- 縱軸:任務名稱(倒序排列,避免任務條上下顛倒)。
-
設置計劃與實際進度顏色:
- 右鍵圖表→選擇數據→添加“計劃進度”系列(值為計劃結束-計劃開始);
- 添加“實際進度”系列(值為實際結束-實際開始);
- 雙擊“計劃進度”系列→填充顏色選藍色(#2B65EC);
- 雙擊“實際進度”系列→填充顏色選橙色(#F7971E),透明度30%。
-
標記延誤:
- 插入“延誤天數”列(=實際結束-計劃結束);
- 對“延誤天數”列設置條件格式:若>0,單元格填充紅色(#D0021B)。

四、避坑指南:顏色標記的3個“致命錯誤”
-
顏色過多,缺乏主次:
有人為了“區分所有狀態”,使用8-10種顏色(紅/橙/黃/綠/藍/紫/粉/灰),最終團隊成員記不住對應含義。建議最多用4種顏色(計劃、實際、延誤、關鍵路徑),其他狀態通過疊加或標注補充。 -
忽略歷史版本對比:
任務更新后,直接覆蓋舊顏色,導致無法追溯“上周實際進度是幾分之幾”。建議定期導出甘特圖快照(如每周五18:00),或用工具的“版本歷史”功能(如禪道、飛書多維表格)保留記錄。 -
不標注顏色含義:
圖例(顏色說明)缺失或模糊(如僅寫“顏色代表進度”),新人需反復詢問。必須在甘特圖頂部/側邊添加固定圖例(例:藍色=計劃進度;橙色=實際進度;紅色=延誤),并同步到項目文檔。
顏色標記的本質是“信息透明化”
甘特圖的雙進度展示,不是簡單的“涂顏色”,而是通過視覺語言將抽象的進度數據轉化為團隊共識。一套規范的標記規則,能讓團隊從“反復確認”轉向“快速行動”,從“信息差內耗”轉向“協作提效”。
下次制作甘特圖時,記得問自己:“這張圖的顏色,能讓剛加入的成員一眼看懂進度嗎?”——答案,決定了項目的協作效率。
FAQ:關于“甘特圖雙進度顏色標記”的高頻問題
Q1:如果團隊有自定義的顏色偏好(如喜歡綠色代表實際進度),會影響規范嗎?
A:完全不影響!核心是“團隊內部統一”,而非“必須用某種顏色”。關鍵是要明確“綠色=實際進度”“紅色=延誤”,并在圖例中注明。
Q2:多項目并行時,如何用顏色區分不同項目?
A:可在“主色”上疊加項目標識色(例:項目A用藍色+淺藍邊框,項目B用綠色+淺綠邊框),或用“任務分組”功能(如Microsoft Project的“大綱級別”)區分,避免顏色過度復雜。
Q3:工具不支持自定義顏色(如老舊版Excel),怎么辦?
A:用“條件格式”替代(例:Excel中用“數據條”表示計劃進度,“色階”表示實際進度),或通過“文本標注”補充(如在任務條旁寫“實際完成70%”)。
Q4:關鍵路徑的顏色需要和非關鍵任務完全區分嗎?
A:建議區分!關鍵路徑的顏色飽和度可提高20%-30%(例:非關鍵任務用淺藍,關鍵任務用深藍),但不必過度夸張(如亮粉色),避免視覺干擾。
Q5:任務延誤后,需要刪除原計劃顏色嗎?
A:絕對不要! 原計劃顏色是“目標”的象征,刪除會導致團隊失去“對比基準”。正確的做法是用實際進度顏色疊加在計劃顏色上方,保留歷史軌跡。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