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第三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解釋】戰(zhàn)國時,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搬了三次家。有一次孟子厭學,孟母就割斷織布機上的梭子來教育他,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否則會前功盡棄。
【啟示】孟子之所以能夠成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和孟母對孟子的教育分不開的。作為子女,我們要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他們平時對我們嚴格要求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有用之才。
【注釋】 昔:從前。 孟母:孟子的母親。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人。 擇:選擇。 鄰:鄰居。 處:居住。 子:孟子。 機:織布機。 杼:織布機上的梭子。
【故事典故】
孟子小時候的家在一個墓場附近,經常有人在那里跪拜哭喊。后來,孟子和小伙伴們也跟著學那些。孟母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好,于是決定搬家。這樣,他們搬到了鎮(zhèn)上市集邊。沒過多久,孟子和小伙伴們開始學大人們做生意,這一次孟母還是覺得住的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不好決定再搬家。最后,他們搬到一個學校旁邊。就這樣孟子也變得跟學校里的學生一樣,經常拿著書在讀,最后變得喜歡讀書。
【上一句】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第二句)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