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博文
任務一
C++編碼規范
1.使用4個空格進行縮進,禁止使用TAB鍵。
2.函數之間、變量聲明之后、邏輯片段之間需加空行。
3.超過80字符的語句應分行書寫,操作符放在新行之首。
4.每行只寫一條語句,禁止多個短語句寫在同一行。
5.if、for、while等語句必須自占一行,執行語句必須加花括號{}。
6.關鍵字后留空格(如 if (condition)),函數名后不留空格,而二元操作符前后要加空格。
任務二 《數學之美》第一章讀后感
第一章《文字和語言 vs 數字和信息》總領全書:作者吳軍從“信息”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文明史,指出文字、數字、自然語言在本質上都是“編碼—傳輸—解碼”系統,數學則是刻畫這一系統的通用工具。
原文先舉腓尼基商人用“α”表示“牛”的象形例子,說明早期文字只是“信息的模糊速寫”;隨后寫到“當字母表把幾十種發音映射到二三十個符號時,人類第一次用數學的‘組合’思想壓縮了信息”,點明字母表即一種“無損壓縮算法”。接著以莫爾斯電碼為例:字母 E 用“·”,T 用“—”,出現頻率越高的符號編碼越短,印證香農信息論“熵最小化”原則——“語言的結構天然在服從數學最優化”。
作者據此提出核心觀點:自然語言與數學符號同源,都追求“用最少符號傳遞最大信息量”;因而統計、概率、代數等數學工具可以而且應該被用來解析語言。章末把語言比作“編碼”、數學比作“解碼鑰匙”,預告全書主旨:數學不只是公式,更是讓信息可計算、可壓縮、可傳播的“美”。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