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數學之美》讀書報告

《數學之美》這本書的閱讀是我全年的讀書計劃中的一部分,從讀《浪潮之巔》的時候起,就深深被吳軍博士的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寫作風格吸引了,這是他繼《浪潮之巔》之后,又一部力作,讀者的反應也非常不錯,于是很早就打算要拜讀一下。這次仍要感謝公司讀書俱樂部的支持,讓我有機會申請到這本書,并集中一段時間讀完它。
坦白地說,我的數學功底是比較差的,雖然是理科生,但數學一直都是心頭的痛,甚至有時作惡夢都會夢到數學考試,以至于整夜惶恐。在申請這本書之前我也猶豫過,對于數學底子不算好的我來說,這樣專業的內容會不會讀起來太過困難?實際上,這種擔心有點多余了,這本書并不是一本純講數學概念的專業書,而是宏觀介紹信息技術領域里廣泛應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難題的科普類讀物,同時適合IT人員和非IT人員閱讀。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最應該讀這本書的應該是大三、大四階段的信息領域的學生,因為這時一些數學理論剛剛學完,如概率論、線代、圖論、離散等,關于如何應用到實踐中還完全沒有概念,通過這本書,思路就打開了,數學如何應用到技術領域也有了最初的認識,這對以后的工作、研究都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當一個以致學為主的在校生(區別于成天混日子的那群人),認識到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可以抽象成非常簡單的通信模型和統計學模型,然后一個簡單條件概率公式加上一個馬爾可夫鏈就可以作到機器翻譯和語音識別,簡單的布爾代數就是支撐搜索引擎索引的數學基礎,一個漂亮的pagerank矩陣乘法迭代加上一個TF-IDF公式,就可以大程度地改善搜索結果的質量。。。。。。他對數學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了,這也給他一個非常有用的信息,那就是今天所學的數學理論都是有實際意義的,數學是信息領域的基礎,今天的努力就是為未來打基礎!
在大學里參加過數學建模訓練的同學都應該能體會到數模訓練在思考實際問題時帶來的好處,閱讀本書更能體會到這一點。 如作者所說,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經常能看到一部分軟件工程師在一個未知領域都是從直觀感覺出發,用“湊”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中國尤其如此。在國內,創業的小公司作事情重量不重質,倒也無可厚非 ;但是,上了市,有了錢甚至利潤成為了在世界上也數得上的公司,作事情依然如此,就讓人覺得境界低。采用錯誤的模型在特定的場合下,或許勉強有效,但是錯誤的模型終究是遠離真理的,其負面影響會漸漸表現出來,其結果不僅僅在于遠離了正確的結果,而且常常把原來簡單的事情弄得很復雜。
吳軍博士在書中的一段話我很認同,“這本書的目的是講道而不是講術。很多具體的搜索技術很快會從獨門絕技到普及,再到落伍,追求術的人一輩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搜索的本質和精髓才能永遠游刃有余。” 聯系到軟件開發這個行業領域,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是很快的,一味追求新技術的人會很累,而底層原理、數據結構、算法等是永遠不會變的,換句話說就是,向上看永遠也看不到頂,向下看是能夠看到底的。
重拾數學,從現在開始。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