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鋒利的JQuery》讀書筆記(三)

1、$(document).ready() 執行時機——DOM就緒
2、load()方法
【1】如果綁定window $(window).load() 所有元素都加載完才執行
【2】如果綁定元素, 元素加載完就執行
3、$(this) 將當前的DOM元素轉成JQuery對象
4、is()方法用于判斷
5、綁定事件 bind() ——形式 bind("click",function(){})
6、綁定事件的簡寫:去掉bind() ,直接 .click(function(){})
7、合成事件兩個
hover() ——>鼠標懸停切換
toggle()——>鼠標單擊切換,可見狀態切換
8、事件冒泡
【1】定義:后代中事件觸發會逐級向上觸發父級的事件
【2】停止事件冒泡:
bind("click",function(event){
........
event.stopPropagation(); //寫上這句就不會觸發上級的事件了
});
【3】阻止默認的行為:點擊按鈕會提交、點擊鏈接會跳轉
event.preveentDefault();
【4】以上兩種情況可以直接用一句話搞定:return false;
9、事件對象
【1】event.type() 事件類型
【2】event.preventDefault() 阻止默認事件
【3】event.stopPropagation()停止事件冒泡
【4】event.target 獲得觸發事件的元素
【5】event.pageX()/event.pageY() 鼠標的x,y 坐標
【6】event.which 鼠標單擊哪個鍵(1,左 2、中 3、右)
【7】event.metakey() 獲得<ctrl>按鍵
10、移除事件 unbind()
[1]unbind(type) 移除特定的一類事件
[2]unbind(type,func()) 移除某個事件
[3]unbind() 移除所有事件
one() 綁定的事件只觸發一次
11、模擬操作 trigger()
12、bind的其他功能
綁定多個事件
添加事件命名空間
相同事件名稱,不同命名空間的執行方法
13、JQuery的動畫
【1】可見、不可見
show()或 show(1000)
hide() 或hide(1000)
【2】淡入淡出
fadeIn()
fadeOut()
【3】高度變化
slideUp()
sildeDown()
【4】animate()方法
animate(樣式,速度,動畫完成時的方法)————都是可選的
14、多重動畫:按照動畫的順序與動畫拆開寫
15、動畫回調函數:解決動畫結束后欲改變CSS樣式或執行某些行為的方法
16、stop()停止元素的動畫
stop(true) 停止多個連續的動畫
stop(true,true) 停止當前動畫并到達當前動畫的末狀態
17、判斷是否處于動畫狀態
$(element).is(":animated") 返回布爾值
18、其他動畫
toggle() 切換隱藏、可見
slideToggle() 切換改變高度的隱藏、可見
fadeTO(600,0.2) 0.6秒調整到指定的2%不透明度
本文出處:http://www.rzrgm.cn/ytaozhao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