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沖突》(卡倫?霍尼)讀書筆記
剛剛讀完這本書,不得不說心理學書籍是非常晦澀的。還好沒有放棄掉
神經癥主要是由于內心的沖突導致的,內心的沖突主要有三種:
親近人,對抗人,回避人
- 親近人,(屈從型)就是甘居從屬地位,盲目給予,同時又不由自主地要求得到同樣的回報,放棄自己,卻又想強迫別人給他想要的東西。
- 對抗人,不惜一切的戰斗,因為他輸不起,只有贏才能讓他感到安全感。
- 回避人,不介入,保守個人隱私,有點兒像冷眼旁觀,挫敗他人,任何對獨立的威脅都只促使他把感情的大門關得更緊。
對抗這些沖突的方式有
- 理想化的意象,把自己想像成神:把自己不具有或潛在具有但事實上還沒有的品質歸為己有,用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來取代真實的自我。
- 外化作用,回避真實的自我,認為是由外在的因素導致了自己的麻煩
- 假和諧的輔助手段
未解決的沖突會導致哪些結果
恐懼
人格衰竭
絕望
虐待狂趨勢
自我抹殺傾向與對成功的渴求之間的矛盾,肯定是對成功的渴求呀
一個人的大量體驗足以造成人格的改變
目的:獲得內心的獨立,即既不藐視他人的觀點和信念,也不盲從
愛:一種這樣的關系,它本身就是目的。我們在這種關系中相互聯系,因為對人來說與他人分享體驗是再自然不過的;我們相互理解,在共同生活中發現快樂與滿足,向對方表現和敞開我們自己的心扉。
爭取人格的整體性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