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倉庫搭建從0到1
數據倉庫的搭建需要遵循分層架構設計,以保障數據清晰性、可維護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基于 ODS、DWD、DIM、DWS、ADS 五層架構的搭建流程及每層核心要點:
一、數據倉庫分層架構
1. 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操作數據層)
-
定位:數據倉庫的“原始數據池”,與業務數據庫或日志系統保持同步。
-
功能:
-
直接存儲來自業務系統(如MySQL、日志文件、第三方API)的原始數據。
-
數據不做清洗,僅進行簡單處理(如去重、字段格式標準化)。
-
-
設計原則:
-
貼源設計:表結構與源系統一致,保留歷史變更(如全量快照或增量日志)。
-
數據同步:通過工具(如Sqoop、Flume、DataX)定期增量/全量同步。
-
-
示例:
ods_order(訂單原始表)、ods_user_log(用戶行為日志)。
2. DWD(Data Warehouse Detail,數據明細層)
-
定位:清洗后的標準化明細數據,消除噪聲,保障數據質量。
-
功能:
-
數據清洗:過濾無效數據(如空值、異常值)、規范字段格式(如統一時間戳)。
-
數據規范化:合并多源表(如訂單表與用戶表關聯)、統一業務主鍵。
-
輕度聚合:生成基礎業務事實表(如用戶下單明細、支付流水明細)。
-
-
設計原則:
-
維度建模:基于星型模型或雪花模型設計事實表與維度表。
-
分區存儲:按時間(如天/小時)分區,提升查詢效率。
-
-
示例:
dwd_order_detail(訂單明細事實表)、dwd_payment_flow(支付流水表)。
3. DIM(Dimension,維度層)
-
定位:存儲業務實體(如商品、用戶、地區)的維度屬性。
-
功能:
-
提供一致性維度:確保全倉庫維度定義統一(如“省份”字段在所有表中名稱一致)。
-
支持緩慢變化維(SCD):處理維度屬性隨時間變化的問題(如用戶地址變更)。
-
-
設計原則:
-
維度規范化:避免冗余(如地區維度拆分為省、市、縣三級表)。
-
拉鏈表設計:記錄維度歷史變更(如
dim_user表包含start_date和end_date)。
-
-
示例:
dim_product(商品維度表)、dim_date(日期維度表)。
4. DWS(Data Warehouse Summary,數據匯總層)
-
定位:面向主題的輕度匯總數據,支持高效查詢。
-
功能:
-
按主題(如用戶、商品、渠道)聚合指標(如UV、GMV、轉化率)。
-
預計算常用統計結果(如用戶7日留存、商品周銷量Top10)。
-
-
設計原則:
-
寬表設計:將多維度關聯為寬表(如用戶行為寬表含瀏覽、下單、支付行為)。
-
時間窗口聚合:按天/周/月預聚合(如
dws_user_daily用戶日活表)。
-
-
示例:
dws_sales_daily(日銷售匯總表)、dws_user_behavior_wide(用戶行為寬表)。
5. ADS(Application Data Service,應用數據層)
-
定位:面向業務場景的最終數據集,直接對接報表、BI工具或API。
-
功能:
-
按業務需求定制指標(如營銷活動ROI、風控規則數據集)。
-
提供高度聚合的數據(如大屏實時看板、用戶畫像標簽)。
-
-
設計原則:
-
需求驅動:基于業務場景反推數據模型(如廣告投放分析表)。
-
數據服務化:通過API或數據接口對外提供服務(如HBase、ClickHouse)。
-
-
示例:
ads_campaign_performance(營銷活動效果表)、ads_user_profile(用戶畫像表)。
二、數據倉庫搭建流程
1. 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
-
明確目標:確定業務場景(如電商分析、用戶增長)、核心指標(如GMV、DAU)。
-
選擇技術棧:存儲(HDFS/Hive)、計算引擎(Spark/Flink)、調度(Airflow/DolphinScheduler)。
-
分層規劃:定義各層表結構、數據流向及ETL邏輯。
2. 數據接入與ODS建設
-
數據同步:將業務庫、日志系統等數據全量/增量同步至ODS層。
-
數據歸檔:按時間分區存儲,保留歷史數據快照。
3. 數據清洗與DWD建模
-
ETL開發:編寫清洗規則(如過濾異常訂單)、關聯維度生成事實表。
-
數據校驗:通過數據質量工具(如Griffin)監控字段完整性、一致性。
4. 維度管理與DIM建設
-
維度建模:識別核心維度(如商品、用戶),設計拉鏈表處理歷史變更。
-
維護機制:定期更新維度表(如每天同步用戶新增信息)。
5. 主題匯總與DWS開發
-
指標定義:基于業務需求設計匯總邏輯(如按城市統計銷售額)。
-
性能優化:使用列式存儲(Parquet/ORC)、預聚合減少計算開銷。
6. 應用對接與ADS輸出
-
數據服務化:將ADS層數據導出至MySQL、ES等供應用查詢。
-
數據可視化:通過Superset、Tableau生成報表或實時大屏。
三、關鍵注意事項
-
數據一致性:通過主鍵約束、事務機制(如Hive ACID)保障數據準確。
-
性能優化:合理分區、分桶,使用壓縮格式減少存儲與計算開銷。
-
元數據管理:記錄表結構、血緣關系(如Apache Atlas)。
-
迭代演進:隨業務變化調整分層邏輯(如新增DWT層存放長期匯總數據)。
四、示例:電商數據倉庫分層實現
ODS層 ← 同步訂單表(mysql_order)→ DWD層 ← 清洗生成訂單事實表(dwd_order_detail)→ DIM層 ← 關聯商品維度表(dim_product)→ DWS層 ← 按商品類目匯總日銷售額(dws_sales_daily)→ ADS層 ← 輸出TOP10熱銷商品報表(ads_top10_products)
通過分層架構,數據從原始狀態逐步加工為高價值信息,最終支撐業務決策與分析需求。
本文來自博客園,作者:業余磚家,轉載請注明原文鏈接:http://www.rzrgm.cn/yeyuzhuanjia/p/18847426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