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總結(用于考研復試)
https://store.gmarket.com/download-output?domain=gmarket&task=25&file=GmarketMobile-prod-debugFinal-20250718_143308.apk
https://m-dev.gmarket.co.kr
1.計算機系統=硬件(物理實體)+軟件(程序及相關資料)
2.如何理解計算機的層次結構?
硬件、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1)硬件系統是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基礎和核心。
(2)系統軟件有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用于管理整個計算機系統。
(3)應用軟件是按需要編制成的各種程序。如qq微信。
上層是下層的擴展,下層是上層的基礎。
3.說明高級語言、匯編語言和機器語言的差別及其聯系。
答:機器語言是計算機硬件能夠直接識別的語言,匯編語言是機器語言的符號表示,高級語言是面向算法的語言。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必須翻譯成匯編語言,再由匯編程序匯編成機器語言之后才能被執行。
4.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特點是什么(五一倆順中)
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
指令和數據以同一形式(二進制形式)存于存儲器中;
指令由操作碼、地址碼兩大部分組成;
指令順序存放
以運算器為中心(原始馮氏機)
5. 五大部件(硬件)的作用如下:
控制器:計算機的指揮中心。
運算器:用來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存儲器:存放程序和數據。
輸入設備:將人們熟悉的信息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信息的設備。
輸出設備:將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換成人們熟悉的信息的設備。
6. 指令和數據都存于存儲器中,計算機如何區分它們?
主要通過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指令和數據,即:取指周期取出的為指令,執行周期取出的為數據。
7.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程序和數據裝入內存
源程序轉換成可執行文件
逐條執行指令
8.相關概念解釋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計數器,存放當前欲執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動指向下一條指令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的寄存器。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儲器地址寄存器,內存中用來存放欲訪問存儲單元地址的寄存器;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儲器數據寄存器,內存中用來存放讀出或即將寫入數據的寄存器;
機器字長——CPU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代碼位數;
指令字長——一條指令的二進制代碼位數;
存儲字長——一個存儲單元所存二進制代碼位數;
9.存儲器的層次結構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分這些層次?計算機如何管理這些層次?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主要體現在Cache-主存和主存-輔存這兩個存儲層次上。
Cache-主存層次主要對CPU訪存起加速作用。主存-輔存層次主要起擴容作用。從整個存儲系統來看,就達到了速度快、容量大、價位低的優化效果。
主存與CACHE之間的信息調度功能全部由硬件自動完成。而主存與輔存層次的調度目前廣泛采用虛存技術實現。程序員可使用這個比主存實際空間大得多的虛擬地址空間編程,當程序運行時,再由軟、硬件結合將虛擬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對于程序員來說都是透明的。
10.半導體隨機存儲器
有RAM和ROM
RAM(隨機存儲器):斷電易失,主要用于內存。
ROM(只讀存儲器):結構簡單;非易失性,可靠性高。
11.動態RAM和靜態RAM(RAM:斷電易失,隨機存儲器,主要用于內存)
SRAM用觸發器存儲信息。速度快所以用來組成高速緩沖存儲器。
DRAM用電容存儲信息。容量大價位低功耗小所以用來組成大容量主存系統。
12.什么叫刷新?為什么要刷新?說明刷新有幾種方法。
刷新:對DRAM進行定期重寫的過程;
刷新原因:因電容泄漏使得所存信息衰減需要及時補充。
常用的刷新方法有三種——集中式、分散式、異步式。
集中式:在規定刷新周期內,集中一段時間進行刷新;
分散式:在每個讀/寫周期之后插入一個刷新周期
異步式: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折中。
13.何謂Cache的地址映像?一般有哪幾種方法?替換算法?
Cache:存放主存塊的一些副本,由SRAM組成,速度快,可以大大提高CPU訪問主存的速度,
Cache的地址映像是指由主存地址映射到Cache地址的方式
主要有直接映射(主存的每一塊只能裝入Cache中的唯一位置)、全相聯映射(可裝入Cache中的任意位置)和組相聯映射(將Cache分為若干組,組間直接映射,組內全相聯映射)。
Cache的替換算法:隨機算法;先進先出;最近最久未使用(往左找)。
14.提高CPU訪存速度
雙端口存儲器:存儲器有左右兩個獨立端口,支持兩個獨立的CPU同時訪問內存。
多模塊存儲器:同時從內存中取出n條指令。
15.虛擬存儲器
虛擬存儲器是指具有請求調入和置換功能,在邏輯上對內存容量加以擴存的一種存儲器系統。
頁式虛擬存儲器:將程序和內存進行分頁。在進程開始運行之前,裝入部分頁面,之后根據進程運行的需要,動態裝入其他頁面,當內存空間已滿,又需要裝入新的頁面時,根據某種算法淘汰某個頁面,以便裝進新的頁面。
段式虛擬存儲器:原理同上,只不過將程序分段而不是分頁。
段頁式虛擬存儲器:按程序邏輯先分段,段內再分頁。
TLB(快表):采用虛存后,需要訪問內存的頁表,訪存的次數因此增加。為了減少訪存的次數,往往將頁表中最活躍的幾個頁表項復制到高速緩存中(CPU中的寄存器)。這種在高速緩存中的頁表項稱為快表。
16.通常情況下一條指令格式由哪兩部分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指令格式包括操作碼和地址碼。操作碼用來指明該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地址碼用來指出操作數的地址。
17. 指令流水線
是提升指令運行效率和速度的一種技術。
特點:把一個任務分解成幾個子任務,每一個子任務由一個專門的部件來執行,并依靠多個子部件并行工作來提高效率。
18.為什么要設置總線判優控制?常見的集中式總線控制有幾種?各有何特點?
總線判優控制解決多個部件同時申請總線時的使用權分配問題;
常見的集中式總線控制有三種:鏈式查詢、計數器定時查詢、獨立請求
特點:鏈式查詢方式連線簡單,易于擴充,對電路故障最敏感;
計數器查詢方式優先級設置較靈活,連線及控制過程較復雜;
獨立請求方式判優速度最快,但硬件器件用量大,連線多,成本較高。
19.引入總線的好處
減少了連線數目,提高可靠性。便于系統擴充。便于診斷和維修。
20.CPU具有的功能: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時間控制;數據加工;中斷處理
21. 什么是指令周期?具體包括哪四個周期?
指令周期是指從內存取出一條指令并執行該指令所需的全部 時間。
取指周期、間址周期、執行周期和中斷周期。
22.中斷向量 向量地址
一個是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一個是中斷服務程序入口地址的地址。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