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看過的書
My Writing
最近看了許多人洋洋灑灑的文筆、那些讀了讓人渾身舒服的文字。
無端的也開始羨慕起非寫作來,能寫出讓人讀之暢快的文字,何嘗不是一件非常與意義的事。嚴格來說,真正是的寫作之于我應該是大三才開始的。當時看了一些博客,很多人都強調寫作的重要性(當然,這里強調的更多是技術寫作)后來忍不住就在博客園,寫了一些技術博客,就這樣,漸漸的喜歡上了技術寫作。
對于技術協作,我的標準是:將其清晰、簡單、通俗的描述出來,以至于對這個領域沒有什么了解的人可以看懂。
本著這樣的原則,現在的我對于技術協作,也不是很陌生了。
About Books
可能是由于技術寫作的經歷,使得我對文字的審美也發生變化: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一陣子非常喜歡汪國真、泰戈爾、覺得他的詩寫的非常有味道。
而現在的我對于這種類型的文字,卻是很難提得起興趣。
現在更喜歡偏向理性的文字,對文章要求要思維嚴謹,邏輯清晰。文章擺出的一個觀點,你非得給我說清楚為什么這樣,不喜歡過于追求辭藻華麗的文字。可能由于這樣的原因,對于莫言的作品,我沒有深入的讀下去
Rational Man
按照批判性思維的觀點,我們要學會用思維來思考自己的思維(方式。。)
對于為什么會有上面的想法,可能也和我的工科背景有很大關系。大學的時候偶然看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起源》,看之前沒有留意作者,無比暢快的看完全文后,對于這本書的思維方式、論證技巧、以及觀點實在佩服不已。最后得知作者是盧梭時,才體會到“大師”的真正含義。這本書內容偏社會學、心理學、甚至還有關于進化論的知識;整本書詳細討論了,現在的這樣一種社會狀態是如何一步一步從原始社會形成的。打動我的是,對這些毫無基礎的我,可以輕松的把握住作者的思維。
接著是對《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這部曠世奇書折騰了大半個學期,不得不說里面涉及到了非常龐大的理論知識體系,幾乎涵蓋了當今科學界(尤其是和數學以及計算機相關)的精華;類似計算機中遞歸、嵌套等基本的概念,在里面也有非常痛快的論述。這里的東西本身就比較復雜,所以讀起來相對費力(其實對于這本書,我想用研究,而不是讀),是屬于面很廣,點也很深入的書籍。接下來看的還有《how to slove it》這本書的最初目的是想找到一種對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在講述思維模式的作品中,是難得的佳作。里面列舉了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討論:當遇到一個問題時,我們的思維應該以一個怎樣的步驟進行。
然后便是《數學與猜想》、《問正確的問題》。。。。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方面的書自不必說,基礎相關的:《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經典中的經典,想深入學習計算機不可不讀的好書;《程序員的自我修養》國內計算機書籍中,也算是很不錯的,想對底層有些了解的的同學,不妨一看;《C專家編程》《C和指針》《C陷阱缺陷》我把這些歸為一類,其實只要深入學習了《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都不在話下。然后就是《代碼大全》和《重構》等等實踐指導性的東西了。
對于技術書籍,我的體會是:用心去看、認真思考、以及無私的分享。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寫作。尤其是技術寫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升方式:當你認為你對某個點有比較深入的理解,把它寫出來分享出來。要做到即使一種對這個領域沒有什么基礎的人,通過你的文章,對你所說的東西有一個了解。你會發現,當你想要闡明某個觀點的時候,需要對這個點進行深入的挖掘,只有對某個點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將這個點清晰的描述出來。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總結、提升的過程,同是還鍛煉了描述的邏輯思維能力。
Economics
經濟學,相信也是很多同學樂于接觸的,畢竟每個人都要花錢,每個人都身處于經濟之中。如果想初步了解,看些類似于xx天學懂經濟學之類的也還不錯,單如果想往專業的看,入門首推《經濟學》薩繆爾森,很厚的一本書,可貴之處就在于在內容如此豐富的情況下,還能做到,每個點都有非常詳細的講解,然后是《逃不開的經濟周期》《大衰退》(這兩本書我覺得是書名噱頭略大了),對經濟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以后,可開始看《國富論》了,我覺得《國富論》不單純是一本經濟學書,通過她,你可以更好的認識你所生活的世界。其他相關的,當屬《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鼻祖,該書作者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對投資有興趣的同學可關注下。
Others
中國式散文,最愛賈平凹,真誠樸實。
管理、組織行為、社會學。。。
The End
來越喜歡閱讀了,現在最享受的就是周末在家,吃茶看書。
有語言真好,寫作真好。
可以讓我平靜,理性的來梳理自己的思維。
寫得倉促,如有誤歡迎小伙伴們指正。如果你有喜歡的書,也希望可以一起分享!
yinyanling From HuaWei
2013/11/4 @shengzhen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