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三大結構(所有的語言都有的)
三大結構一般使用的時候是相互嵌套的
1:順序結構:代碼從上往下依次執行
2:選擇(條件)結構
3:循環結構
if選擇語句:
單一選擇結構:
if(條件){
代碼塊;
}
二路選擇結構:
if(條件){
代碼塊;
}else{
代碼塊2;
}
如果if、else代碼塊的語句只有一句話則可以省略花括號,如果代碼塊中有多條語句則不能省略花括號
三目運算符:(簡寫的二路選擇結構)
表達式1 判斷語句 表達式2 ? 結果1: 結果2
如果if(){}else{}有多條語句,就不能使用三目運算符
多路選擇結構:
if(條件1) {
結果1;
}else if(條件2){
結果2;
}
......
else{
結果n;
}
例1:用戶輸入自己的考試成績,提示用戶是否及格。如果及格了,彈出警告框“恭喜,你及格了”、“不要驕傲啊”。如果沒有及格,那么彈出警告框“很遺憾,你沒有及格”、“請繼續努力啊”

例2:請輸入一個年份,判斷這個年份是平年還是潤年
閏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 或者可以被400整除

例3:判斷一個整數,屬于哪個范圍:大于0;小于0;等于0

例4:判斷一個整數是偶數還是奇數,并輸出判斷結果

例5:輸入兩個數 ,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輸出

例6:輸入任意三個數,輸出最大值

總結
1.if else else if 里面的代碼只有一行可以省略{}
2.if 后面不一定要帶else或者else if
3.if里面的表達式如果不是對應的boolean的表達式 他會強制轉換為boolean類型(自動轉換)
4.else 一定的是最后的 而且他是不帶條件的
5.if 里面可以嵌套if 以及相關的內容(else else 都可以嵌套的)
6.switch 里面填寫的表達式是會返回值 這個值一般是常量
7.switch里面有case和對應的default case表示一個個的選項 對應的default表示默認選項
8.多個case可以在一行書寫 表示對應的處理語句是一個
9.break用于跳出整個代碼塊
10.跳出switch (也可以跳出循環的代碼塊)
11.switch必須要有規定的值的時候才有 他不會使用到有區間的內容(比對是恒等比對)
12.if 是可以使用區間值 也可以使用固定值
13.if效率和switch效率 從一行代碼區分對應的來說 if效率會高點 多行代碼區分 switch效率會高(用
空間換時間)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