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科學方法概論》第三章讀后感
本章的主題是“信息方法”。以下是我在第三章中學到的內容。
信息科學是在通信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作者在這里回顧了通信實踐的歷史發展 通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從語言傳遞 文字傳遞 驛站通信一直到光信號通信 古代通信方式的特點:局限性大、通信速度慢、數量少、保密性差
近代通信技術起源于工業革命,莫爾斯電報機,貝爾制成電話,電磁波的發現,無線電信號開始發展
現代通信技術主要講到一個理論是申農信息理論
現代信息科學飛速發展,主要表現在通信技術的高度進步和廣義信息理論的形成
現代通信技術進步的內容:
①激光通信(優點很多)
②網絡化
③移動性
④數字化
⑤綜合性
⑥量子通信
正在形成中的廣義信息論(也叫信息科學):
①關于信息本質的理論
②關于信息運動規律的理論
③關于信息的度量方法的理論
④關于信息的產生、獲取、變換、傳輸儲存、處理等操作的理論
⑤關于高級信息交換系統的理論
信息:指事物在內部或外部因素作用下所產生的變化或結果。作用者叫致信物,被作用者叫信息載體。
信息的產生條件:
①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產生(包括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事物內部的相互作用)
②事物之間或內部的相互作用必須達到一定閾值才能形成信息
③信息必須借助載體才能存在
信息的本質:信息是事物的變異度
信息的功能:
①信息的本質功能是可以標示致信物的存在方式和屬性
②信息可以引起生物行為或人類思想和行為的改變
信息的形式:語法信息、語義信息、語用信息
關于信息的哲學屬性問題:信息有一部分是精神的,此外的信息是物質的
信息的屬性:1.普遍性2.標示性3.可以消除信宿的不確定性4.重復不增值性5.可存儲性
6.可提取性7.可處理性8.可傳遞性9.非守恒性10.共享性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