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軟件工程 作業 團隊項目計劃
團隊項目計劃
計劃包括下列內容:
1) 寫出項目的NABCD (鏈接), 可以錄制視頻;
2) 對目標用戶的用戶調研,選取一種調研方式,記錄調研的過程和結果,可以錄制視頻。
3) 團隊在 alpha/beta 階段要完成的主要場景
典型用戶:典型用戶是誰?他有什么特點?
典型場景:典型用戶能通過 <某個場景> 完成他的某個任務, 他之前有什么痛點, 這個痛點是如何在幾個相關聯的步驟中被解決的?
衡量這個項目成功的最主要數據是什么? 如果是用戶量,用戶評分,NPS,請說明:
我們通過 <某種客觀方法> 統計用戶量, 發布后第 N 天, 預期當天的用戶量是 _______。
我們通過 <某種客觀方法> 統計用戶對的評價, 發布后第 N 天, 評價將是 _______。 (例如App 的星級, GitHub 上的星星數量,Fork 數量,等等)
通過 <某種客觀方法> 統計 NPS, 發布后第 N 天, 統計得到的NPS 將是 _______。
4)確定項目源代碼倉庫的地址 (推薦 GitHub) , 列出本團隊代碼規范是什么(鏈接)。 把本階段(alpha/beta)所有計劃要完成的任務都列出來, 輸入到項目管理軟件中 (例如 Github 中的 Issues,或者 Excel 的表格中)
任務有下面這些必須要有的屬性:
1. 標題, 2. 描述, 3. 任務執行者 (assigned to)
4. 最初預估的時間(小時), 5. 已經花費的時間 (小時), 6. 還剩余多少時間(小時)
例如:任務2:實現照片上傳。
團隊成員果凍最初預估需要 4 個小時; 那么這個任務的最初預估時間是 4, 還剩余時間是 4.
第一天過去后,他花光了 4 個小時,發現仍然需要 6 個小時才能做完。 這時, 這個任務的已花費的時間是 4, 還剩余時間是 6.
項目經理/帶頭人 要把當前階段的所有任務列出來,和每個任務的擁有者確認估計的時間,然后, 每天更新 已經花費的時間, 和 剩余時間 這兩個屬性。 團隊每天要開每日例會,報告自己的進度。
4) 計劃一個沖刺 (Sprint) 所需要的時間(在軟件工程課中, 一般是 10 天),說明哪一天開始,哪一天結束。 并且注明每個團隊成員在這 10 天大概計劃投入的時間是多少小時。
5)以終為始,寫一個新聞報道,描述你的新產品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情況
標題
用讀者(你的目標客戶)能理解的方式給產品起個名字。
副標題
描述產品的目標客戶群,他們將會得到什么好處。在標題下用一句話說清楚。
總結
總結產品和帶來的好處,核心內容。設想你讀者只關注這一段,不會再往下看了。
問題
描述你產品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案
描述產品如何優雅地解決問題。
你的引證
引用一位你團隊發言人所說的話。
如何開始
描述開始使用我們的產品是多么的簡單。
客戶評述
假想一個客戶的評價,描述他們如何體驗到你產品帶來的好處。
收尾和號召
收尾然后為讀者指明下一步的方向。
6)項目經理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在項目管理中的一下計劃或心得 (參見 《構建之法》關于PM 的章節, 或者 《人件》等參考書)。 另外,如果項目失敗,你覺得失敗的原因是什么,請列出這些可能的原因 (項目的風險)。 在項目完成的時候再回頭看看這些風險是否發生了,以及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7) 很多同學說:“我們有很多不懂的,怎么辦?" 還有同學說:“希望老師演示一遍大公司,優秀團隊做項目的過程,我們舒服地在旁邊看,就能很爽地學習到了知識..." 這是做夢,夢中學習,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高。
回答是:自己開始實踐!把不懂的東西明確地記錄下來,詳細說明你的困惑,提出問題, 就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等到團隊項目結束的時候,在回頭來回答你的這些問題,你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參考資料: 德國卡塞爾大學的米麗婭姆·埃伯斯巴赫(Mirjam Ebersbach)教授表示:“你檢索時覺得越難,加強記憶的效果越好?!比绻阏跒榭荚嚩鴮W習,盡量發現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而不是只一味地看書。埃伯斯巴赫發現,提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能提高學習效果,因為它迫使你以一種新的方式重新組織材料。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