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碎知識點
1)路由的出接口和下一跳均有效時路由才是有效路由。
2)路由器或交換機ping一般都是使用同網段接口IP的來作為源地址。如果是跨網段的就從源接口出去PING。如果有多個同VPN實例的接口,會選擇同VPN實例的出端口上的源IP去PING。建議使用ping -a參數來選擇源去ping
3)環回口
- 創建后,默認up;
- 模擬直連網段,可用于測試;
- 設備管理 (穩定);
- 供其他協議使用 (OSPF、BGP、MPLS等);
- SNMP Traps 消息、DNS、NTP的源地址
- 其他用途(用途十分廣泛)。
4)RIP和EIGRP這種距離矢量路由協議,自動匯總是其特性之一,在使用時將其關閉。
所有的路由協議中,只有EIGRP可以保證100%無環路。OSPF的區域互聯本質也是距離矢量的。
2.路由選擇的三條原則
1)最長掩碼匹配原則:掩碼越長越優先;
2)路由優先級/管理距離/AD越小越優:優先級參照下表
在華為的設備中,路由器分別定義了外部優先級和內部優先級。
- 外部優先級是指用戶可以手工為各路由協議配置的優先級;
- 內部優先級不能被用戶手工修改。

管理距離/AD/路由優先級只具有本地意義,只可控制本地路由表相關路由的選擇。各類路由協議可通過preference命令修改優先級。
華三修改路由優先級:
靜態: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0.1.1.1 preference ? INTEGER<1-255> Preference value range
OSPF: [CN-TJJSY-3-F101-CORE-SW01-ospf-1]preference ? INTEGER<1-255> Preference value
IS IS:
[CN-ZBJD-2-1F111-OFFICE-AGG01-isis-1-ipv4]preference ? INTEGER<1-255> Preference value route-policy Apply the specified route policy to filter route
BGP: [CN-TJJSY-3-F101-CORE-SW01-bgp-default-ipv4]preference ? INTEGER<1-255> Preference of eBGP routes
Cisco修改路由優先級
OSPF: distance ospf internal [1-255] distance ospf external [1-255] ISIS: distance [1-255] BGP: distance bgp internal [1-255] distance bgp external [1-255] distance bgp local [1-255]
3)度量值(開銷/cost/metric)越小約優先
在每一個運行OSPF的接口上,都維護著一個接口Cost。 OSPF的度量值可以通過修改接口帶寬參考值或者直接修改COST值來進行更改。
cost=參考帶寬/實際帶寬(注:參考帶寬10^8,回環口為0) 100M帶寬=100Mpbs=100 000 Kpbs = 100 000 000 bps=10^8bps。(100為默認參考帶寬,可以修改)(當結果小于1時取1)。
4)選路過程
- 對于掩碼長度不一致的同子網路由,全部放入路由表,但是會優先匹配掩碼更明細的路由。
- 對于掩碼長度相同的同子網路由(即同一條路由),先比AD,再比metric
- AD和metric都一樣的,都放入路由表,執行負載均衡;
- AD不同時,只將AD小的路由放入路由表(AD大的作為備份路由)
- AD相同,metric不同,路由表中只存放metric值小的路由(metric大的作為備份路由)。
3.關于靜態路由
1)特點
- 配置簡單、開銷小;
- 通過手動配置進行添加和維護;
- 無法根據拓撲的變化進行動態的響應;
- 適用于組網規模較小的場景,如果網絡規模較大,則配置及維護的成本就會很高;
- 在大型的網絡中,往往采用動、靜態路由結合的方式進行部署。
2)ip route-static 目標網絡 子網掩碼/前綴 下一跳地址/出接口
- 若出接口為以太網接口,則必須要指定下一跳地址;
- 如果出接口為串口,可以使用下一跳或出接口來配置。如對端時運營商設備,且無固定IP(撥號);
- 切記:通訊是雙向的,不要忘記配置返回流量的路由!
- 如果靜態路由的下一跳的寫的不是IP還是出接口,那么路由器會認為該路由為路由器直連,從而發送ARP請求。
3)靜態路由支持到達同一目標網絡的等價負裁分擔。
[RTA]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0.0.12.2 [RTA]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20.0.12.2
4)路由備份-浮動靜態路由
- 利用優先級的特性,配置浮動路由。
- 在主路由失效的情況下,浮動路由會加入到路由表并承擔數據轉發業務。
[RTA]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0.0.12.2 [RTA]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20.0.12.2 preference 100
4.關于RIP
1)特點
-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屬于IGP協議;
- 適用于中小型網絡,有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
- 基于UDP,目標端口號520;
- 鏈路穩定時周期性更新,鏈路狀態變化時觸發更新;
- 支持水平分割、毒性逆轉和觸發更新等防環特性;
缺點:
- 逐跳收斂,導致收斂慢,故障恢復時間長; →解決:采用觸發更新;
- 分布式路由計算,導致缺少對全局網絡拓撲的了解;→解決:路由器基于拓撲信息,獨立計算路由;
- 以“跳數”為度量,存在選擇次優路徑的風險,且擴展性差。→解決:將鏈路帶寬作為選路參考值。
2)RIP的度量
- RIP使用跳數作為度量值來衡量到達目的網絡的距離;
- 缺省情況下,直連網絡的路由跳數為0,當路由器發送路由更新時,會把度量值加1;
- RIP規定超過15跳為網絡不可達。
3)RIP的工作原理
- 路由器運行RIP后,會首先發送路由更新請求,收到請求的路由器會發送自己的RIP路由進行響應;
- 網絡穩定后,路由器會周期性(30秒左右)發送路由更新信息。
4)RIPv1 vs RIPv2
- RIPv1是有類路由協議,不支持VLSM和CIDR;RIPv2為無類路由協議,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與CIDR。
- RIPv1以廣播形式發送報文;RIPv2以廣播或組播(224.0.0.9)方式發送報文。
- RIPv1不支持認證;RIPv2支持明文和MD5密文認證。
5)RIP環路

當網絡發生故障時,RIP網絡有可能產生環路。R B端口斷開時由于定期更新時間延遲問題,會發生R A將從R B收到的路由跳數加1后,重新發送給R A,從而導致環路。
6)RIP環路避免:
- 水平分割:路由從某個接口學到的路由,不會從該接口再發回給鄰居路由器。
- 觸發更新:當路由信息發生變化時,立即向鄰居設備發送觸發更新報文。
- 毒性逆轉:路由器從某個接口學到路由后,將該路由的跳數設置為16,并從原接收接口發回給鄰居路由器。
7)配置命令

8)配置RIP時可以使用路由策略filter-policy控制路由收、發的具體條目。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