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芯片公司,誰是大贏家?
微信視頻號:sph0RgSyDYV47z6
快手號:4874645212
抖音號:dy0so323fq2w
小紅書號: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在人工智能需求增長、國產替代加速等因素疊加影響下,A股芯片公司業績普遍增長。
萬得(Wind)數據顯示,A股共有82家數字芯片設計公司和模擬芯片設計公司(以下統稱“芯片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合計金額、歸母凈利潤合計金額分別約為1784億元、17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約為26%、63%。
其中,67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其中11家公司增幅超五成;55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七成,其中30家公司增幅超五成,16家公司增幅超110%。
公司層面,2025年前三季度,上述A股芯片公司中,臻鐳科技(688270.SH)、格科微(688728.SH)、寒武紀-U(688256.SH)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位居前三,分別為5.98倍、5.19倍和3.21倍。
IPO排隊芯片公司業績,也受益于行業紅利。已經過會的國產GPU(圖形處理器)頭部公司沐曦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沐曦股份”)和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摩爾線程”),202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均已超2024年全年數據。
另有數據顯示,芯片公司后續業績仍有積極信號顯現。供給側,2025年三季度末,超七成A股芯片公司存貨金額高于2024年全年,相關公司紛紛增加供給,以期抓住這波紅利;需求端,同期近六成芯片公司合同負債同比增長,客戶打款意愿增強。
多家機構看好芯片國產化替代的機會。
“在算力緊張的局面下,科技巨頭對AI(人工智能)芯片資源主導權的競爭日益激烈,相較美國科技巨頭,中國科技企業擺脫算力依賴的需求更加強烈?!痹阢y河證券看來,展望未來,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將持續提升,同時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AI芯片國產化進程將持續加速。
近七成凈利增長
2025年前三季度,A股芯片公司業績普增。
萬得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申萬行業48家數字芯片設計上市公司中,39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其中6家公司增速超五成;31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六成,其中15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五成。
同期,上述數字芯片設計公司中,寒武紀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3.86倍、3.21倍,分居該細分行業營收、歸母凈利潤漲幅榜第一位、第二位。
根據財報,2025年前三季度,寒武紀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億元、16億元。其中,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3倍至17.27億元;歸母凈利潤5.67億元,相對于上年同期的1.94億元的虧損金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下游需求旺盛、上游供應向好、持續拓展市場,是寒武紀業績持續爆發的主要原因。”在長江證券看來,該公司前三季度46億元的營收體量,接近此前公司“2025年全年實現營收50億元-70億元”的預測下限,整體來看,公司業績在全年季度間穩健釋放。
營收體量位居A股數字芯片設計公司首位的豪威集團(603501.SH),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3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35%。
資料顯示,豪威集團業務由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顯示解決方案和模擬解決方案三大業務體系構成,公司也是國內少數兼具半導體研發設計和半導體代理銷售能力的企業。
模擬芯片設計公司業績也表現不俗。萬得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34家模擬芯片設計公司中,28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其中5家公司同比增幅超五成;24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超七成,其中15家公司增幅超五成。
同期,上述模擬芯片設計公司中,臻鐳科技、思瑞浦(688536.SH)、敏芯股份(688286.SH)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98倍、2.28倍、1.76倍,分居前三位。
臻鐳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射頻收發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模數轉換器)/DAC(數模轉化器)芯片等產品,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2億元、1.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5.76%、598.09%。
臻鐳科技管理層在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是衛星互聯網核心芯片及元器件供應商之一,公司電源管理芯片、多通道一體化集成射頻收發芯片、數字波束成型芯片等多款產品均已定型和卡位。
A股IPO排隊芯片公司業績,也實現大幅增長。
10月下旬過會的沐曦股份,202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約9億元,已超2024年全年7.23億元的營收體量。
資料顯示,沐曦股份主營業務為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通用計算與圖形渲染領域的全棧GPU產品,并圍繞GPU芯片提供配套的軟件棧與計算平臺。
沐曦股份表示,從行業整體來看,公司GPU產品市場空間廣闊,尤其是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發展勢頭迅猛,而公司目前所占國內市場份額僅約1%,受益于加速國產替代的行業趨勢,公司未來將擁有巨大的業務增長空間。“憑借技術優勢和產品競爭力,公司產品已在人工智能下游各主要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存量客戶持續復購、新客戶不斷開拓,公司收入規模呈快速增長?!?/p>
IPO注冊生效的摩爾線程,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02億元,相對于2024年的4.38億元營收大幅增長。2022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0.46億元、1.24億元。
摩爾線程稱,公司營業收入整體呈現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產品種類及應用領域的豐富、加深客戶合作、持續推進產品研發及迭代升級等因素。
未來業績如何?
多家公司和機構對芯片公司未來業績持相對樂觀態度。
寒武紀預計2025年營收50億元-70億元,其2025年預計營收上限相對于2024年的12億元營收,增幅約4.8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國家,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集成電路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焙浼o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在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 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帶動了智能服務器等算力設備進入新一輪創新增長周期,在智能算力需求爆發的背景下,智能芯片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公司將持續進行研發創新,持續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領域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拓展市場份額,加速場景落地?!?/p>
陳天石進一步表示,考慮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市場對人工智能算力旺盛需求,該商業化場景預計將為公司帶來持續性收入。
臻鐳科技管理層在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三大產品線項目訂單持續、規模化釋放,多個項目已進入生產與密集交付階段,公司經營團隊對2025年全年經營規模擴大充滿信心。
位居2025年前三季度A股芯片公司營收第三位的海光信息(688041.SH),其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顯示出公司對未來業績增長的信心。
海光信息《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草案)》(下稱《草案》)顯示,公司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2068.43萬股限制性股票,計劃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不低于90.25元/股。
根據上述《草案》,海光信息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4年營業收入為業績基數,2025年至2027年營業收入增長率觸發值分別為50%、90%、140%,營業收入增長率目標值分別為55%、125%、200%。上述業績考核目標,不考慮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新增資產重組等事項對相關指標計算的影響。
若海光信息未滿足上述業績考核觸發值要求,則所有激勵對象對應考核當年計劃歸屬的限制性股票全部取消歸屬,并作廢失效。
對于公司在《草案》中披露的2025年-2027年的高增長業績目標,海光信息管理層在10月的公司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公司結合自身經營特點與戰略發展目標,構建了科學合理的股權激勵考核體系?!皩崿F路徑上,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核心技術研發以優化產品競爭力,深化行業市場滲透,推動資源整合降本增效,同時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內部管理效率,多維度發力推動業績目標落地。”
2025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95億元、2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超50%和20%。公司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其中海光CPU系列產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國際上主流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已應用于電信、金融等重要行業或領域;海光DCU系列產品以GPGPU(面向通用計算的圖形處理器)架構為基礎,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應用領域。
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的沐曦股份,手中仍有大量訂單。截至2025年9月5日,沐曦股份在手訂單金額(不含稅)為14.3億元,以曦云C500系列板卡為主,主要包括超訊通信、新華三等報告期內存量客戶的復購訂單,以及部分新客戶大訂單?!笆芸蛻糌浛钯Y金籌集、下游招標進度等因素影響,公司部分在手訂單預計將于2026年發貨和確收?!?/p>
業績釋放之際,芯片公司積極備貨且客戶的打款積極性也在提高。
萬得數據顯示,上述A股芯片公司中,2025年三季度末存貨金額高于2024年數據的公司共計59家,占比超七成。
2025年三季度末,寒武紀存貨為37億元,相對于2024年末的18億元,增幅超100%。在國信證券看來,公司存貨增加為未來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期,A股芯片公司合同負債金額同比增長的公司為48家,占比近六成。
首創證券研報指出,AI無疑為產業性機會,大模型預訓練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勢必將帶來大量算力需求。“國產算力龍頭廠商預計將進入明確向上周期,估值業績有望雙雙大幅提升?!?/p>
有機構認為,隨著算力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國產算力在模型側和算力芯片方面或將持續突破,有望維持較好景氣度,展望中期,國產算力有望獲得領先于海外算力的增長彈性。
微信視頻號:sph0RgSyDYV47z6
快手號:4874645212
抖音號:dy0so323fq2w
小紅書號: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參考文獻鏈接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