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205億!上海AI芯片獨角獸重啟IPO
微信視頻號:sph0RgSyDYV47z6
快手號:4874645212
抖音號:dy0so323fq2w
小紅書號: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重啟IPO,構建更龐大的國產算力生態。
11月1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燧原科技”)再次向上海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這一動作意味著,這家估值超200億的國產AI芯片獨角獸,正式重啟上市進程。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3月,專注于人工智能云端算力領域,是國內第一家同時擁有高性能云端訓練和云端推理產品的創業公司,同時也是國內首個發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訓練產品組合的公司。
根據公開信息,公司目前估值高達205億元,股東陣容堪稱豪華,包括騰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美圖等知名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燧原科技第二次啟動上市輔導。此前,公司曾于2024年8月開啟上市輔導,并在今年9月完成第五期上市輔導工作。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更換輔導機構至中信證券,主要是基于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的需要。
“硅谷老兵”創業
攜手干出AI芯片獨角獸
燧原科技的崛起,離不開其核心創始人——趙立東與張亞林這兩位“硅谷老兵”的深厚積淀。他們曾在半導體巨頭AMD共事多年,負責過CPU、GPU等多個核心項目的研發,擁有豐富的芯片設計與工程化經驗。
燧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 趙立東
趙立東畢業于堪稱業內傳奇的“清華EE85班”,這一屆走出了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新恒匯董事長任志軍,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等多位半導體上市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
自清華畢業后,趙立東赴美深造,并在硅谷半導體行業深耕超過二十年,還參與了AMD中國研發中心的建立。
2014年,趙立東加入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副總裁,主管半導體投資相關工作,之后歷任紫光集團旗下銳迪科微電子公司總裁、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與投資經驗。
另一位創始人兼COO張亞林,同樣擁有深厚的產業背景。他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并在AMD深耕11年,曾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并量產多顆旗艦處理器,積累了寶貴的芯片工程化經驗。
燧原科技創始人、總經理 張亞林
2018年,洞察到國內人工智能算力領域的巨大空白和機遇,趙立東離開紫光集團,與張亞林共同創立了燧原科技,立志攻克國產高性能GPU芯片。
趙立東在AMD、紫光積累的研發與產業視野,張亞林主導芯片量產的工程化經驗,成了燧原科技起步階段的核心底氣,也讓公司從創立之初就展現出超常的發展節奏。燧原科技在成立18個月后,發布“邃思1.0”,這款AI訓練芯片一次性流片即收獲成功,不僅創造了紀錄,也讓這家初創公司真正在業界嶄露頭角。
攜手巨頭打造萬卡集群
構建國產算力生態
作為國產AI芯片行業的獨角獸,燧原科技專注人工智能領域云端算力產品,涵蓋智能加速卡、大模型一體機、高密度服務器、智算集群等。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泛互聯網、智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科學計算、自動駕駛等多個行業和場景,并在大型互聯網企業應用生態中已實現規模化落地。
產品的快速迭代是其競爭力的核心體現。今年7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燧原發布最新一代訓推一體產品“燧原L600”及云燧OGX系列產品。這款歷時兩年半研發的燧原L600,面向訓練及推理場景,國內首創原生FP8低精度算力,擁有144GB存儲容量、3.6TB/s存儲帶寬、800GB/s互聯帶寬,性能卓越。
回顧其“芯”路歷程,燧原科技已歷經三代四顆芯片的錘煉。
2020年發布了第一代產品,完成了千卡集群;2022年發布第二代的訓練產品和推理產品;2024年發布第三代推理產品“燧原S60”。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產品“燧原S60”已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該產品于2024年下半年量產,目前訂單已超過10萬片,在國產AI加速卡落地規模方面已進入第一梯隊,下一步還將有機會繼續擴大銷量。目前,燧原S60已支持超過300個應用場景,包括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搜索廣告推薦、傳統AI模型等。
在超節點(一種算力集群新架構)生態方面,燧原從互聯網、國央企、“東數西算”工程三個維度推進。
燧原和頭部互聯網企業聯合定制開發超節點,聯合定制打造萬卡訓練集群;與中國移動聯合開發高密度節點,參與運營商集群建設;與“東數西算”節點甘肅慶陽聯合推進萬卡集群項目,提供高效能國產化算力。
燧原科技創始人兼COO張亞林發布萬卡集群建成
此外,燧原科技的算力版圖正通過遍布全國的智算中心持續擴張,為國產AI產業筑牢堅實底座。
2024年底,燧原科技在甘肅省慶陽市建成了國內首個萬卡推理集群,強化“東數西算”樞紐的算力能力;無錫太湖億芯智算中心則聚焦AIGC、社交共創、生物醫藥與智能制造等應用場景,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宜昌點軍智算中心通過跨區域、跨網絡算力調度,為政務、金融、教育等行業提供高性價比的AI服務,實現AI算力的高效供給與跨域共享。
與此同時,燧原的腳步并未停歇。 在成都、天津、貴州等地的相繼落地,以其多樣化的部署形態和強大的跨行業支持能力,共同構成了燧原全國智算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支點,展現出強大的生態賦能潛力。
5年完成多輪融資
騰訊為第一大股東
強大的創始團隊光環與國家對AI芯片產業的大力支持,讓燧原科技的融資之路備受矚目。其股東陣容囊括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地方國資、知名投資機構、民營資本等,具體包括騰訊、武岳峰資本、上海國際集團旗下國方資本、上海國投、紅點中國、美圖公司等。
圖源:企查查
公司成立僅一個月,便獲得了種子輪融資;五個月后,又宣布獲得由騰訊領投的3.4億元Pre-A輪融資。此后,融資如潮水般涌來,紅杉中國、國家大基金二期、CPE源峰等機構接連入場。
在啟動IPO前,燧原科技已累計融資近70億元。其中,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前后六次參投,目前以約20%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東。
并且雙方的合作遠不止于財務投資。自2020年起,燧原科技就與騰訊攜手探索國產算力在各類業務場景中的商業化落地,目前已累計交付數萬卡,在社交應用語音識別、在線會議紀要、視頻流推薦、AI搜索、游戲Agent等高并發、低延遲的場景中大規模業務上線。
同時,燧原科技也積極嘗試創新型的互聯網AI場景。例如,2025年初,美圖旗下美顏相機的“AI換裝”功能迅速出圈,燧原科技快速響應,完成了推理卡的大規模部署,有力保障了其高峰期海量的推理性能需求。
通過與各類客戶的深度協作,燧原科技正持續將國產AI算力轉化為堅實的商業價值,不斷拓寬AI產業化的邊界。
當前,人工智能正進入一個算力需求爆炸的新時代。根據德勤中國日前發布的《技術趨勢2025》報告,2024年全球AI芯片銷售額已超過570億美元。報告預計,到2025年,新一代AI芯片規模將超過1500億美元;到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場將增長至4000億美元。
在一個由大模型驅動、算力需求持續爆炸的時代,燧原科技能否借助資本市場的東風,成長為與國際巨頭比肩的國產算力基石,將是其上市后的最大看點。
微信視頻號:sph0RgSyDYV47z6
快手號:4874645212
抖音號:dy0so323fq2w
小紅書號: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參考文獻鏈接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