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命令 三、系統管理
- (一)查看當前日歷:cal
- (二)顯示或設置時間:date
- (三)查看進程信息:ps
- (四)動態顯示進程:top
- (五)終止進程:kill
- (六)關機重啟:reboot、shutdown、init
- (七)檢測磁盤空間:df
- (八)檢測目錄所占磁盤空間:du
- (九)查看或配置網卡信息:ifconfig
- (十)測試遠程主機連通性:ping
- (二)查看登錄用戶:who
- (三)退出登錄賬戶: exit
- (四)添加用戶賬號:useradd
- (五)設置用戶密碼:passwd
- (六)刪除用戶:userdel
- (七)切換用戶:su
- (八)查看有哪些用戶組
- (九)添加、刪除組賬號:groupadd、groupdel
- (十)修改用戶所在組:usermod
- (十一)查看用戶在哪些組
- (十二)為創建的普通用戶添加sudo權限
- (十三)usermod -g 與 -G的區別
- (十四)修改文件權限:chmod
- (十五)修改文件所有者:chown
- (十六)修改文件所屬組:chgrp
Linux命令-系統管理
(一)查看當前日歷:cal
cal命令用于查看當前日歷,-y顯示整年日歷:

(二)顯示或設置時間:date
設置時間格式(需要管理員權限):
date [MMDDhhmm[[CC]YY][.ss]] +format
CC為年前兩位yy為年的后兩位,前兩位的mm為月,后兩位的mm為分鐘,dd為天,hh為小時,ss為秒。如: date 010203042016.55。
顯示時間格式(date '+%y,%m,%d,%H,%M,%S'):
| format格式 | 含義 |
|---|---|
| %Y,%y | 年 |
| %m | 月 |
| %d | 日 |
| %H | 時 |
| %M | 分 |
| %S | 秒 |

(三)查看進程信息:ps
進程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統動態執行的基本單元。
ps命令可以查看進程的詳細狀況,常用選項(選項可以不加“-”)如下:
| 選項 | 含義 |
|---|---|
| -a | 顯示終端上的所有進程,包括其他用戶的進程 |
| -u | 顯示進程的詳細狀態 |
| -x | 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 |
| -w | 顯示加寬,以便顯示更多的信息 |
| -r | 只顯示正在運行的進程 |

(四)動態顯示進程:top
top命令用來動態顯示運行中的進程。top命令能夠在運行后,在指定的時間間隔更新顯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時加上-d 來指定顯示信息更新的時間間隔。
在top命令執行后,可以按下按鍵得到對顯示的結果進行排序:
| 按鍵 | 含義 |
|---|---|
| M | 根據內存使用量來排序 |
| P | 根據CPU占有率來排序 |
| T | 根據進程運行時間的長短來排序 |
| U | 可以根據后面輸入的用戶名來篩選進程 |
| K | 可以根據后面輸入的PID來殺死進程。 |
| q | 退出 |
| h | 獲得幫助 |

(五)終止進程:kill
kill命令指定進程號的進程,需要配合 ps 使用。
使用格式:
kill [-signal] pid
信號值從0到15,其中9為絕對終止,可以處理一般信號無法終止的進程。
kill 9133 :9133 為應用程序所對應的進程號


有些進程不能直接殺死,這時候我們需要加一個參數“ -9 ”,“ -9 ” 代表強制結束:
(六)關機重啟:reboot、shutdown、init
| 命令 | 含義 |
|---|---|
| reboot | 重新啟動操作系統 |
| shutdown –r now | 重新啟動操作系統,shutdown會給別的用戶提示 |
| shutdown -h now | 立刻關機,其中now相當于時間為0的狀態 |
| shutdown -h 20:25 | 系統在今天的20:25 會關機 |
| shutdown -h +10 | 系統再過十分鐘后自動關機 |
| init 0 | 關機 |
| init 6 | 重啟 |
(七)檢測磁盤空間:df
df命令用于檢測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和空余情況,可以顯示所有文件系統對節點和磁盤塊的使用情況。
| 選項 | 含義 |
|---|---|
| -a | 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 |
| -m | 以1024字節為單位顯示 |
| -t | 顯示各指定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使用情況 |
| -T | 顯示文件系統 |

(八)檢測目錄所占磁盤空間:du
du命令用于統計目錄或文件所占磁盤空間的大小,該命令的執行結果與df類似,du更側重于磁盤的使用狀況。
du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du [選項] 目錄或文件名
| 選項 | 含義 |
|---|---|
| -a | 遞歸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和子目錄中文件占用的數據塊 |
| -s | 顯示指定文件或目錄占用的數據塊 |
| -b | 以字節為單位顯示磁盤占用情況 |
| -l | 計算所有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計算多次 |
(九)查看或配置網卡信息:ifconfig
如果,我們只是敲:ifconfig,它會顯示所有網卡的信息:


(十)測試遠程主機連通性:ping

Linux命令-用戶、權限管理
用戶是Unix/Linux系統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用戶管理包括用戶與組賬號的管理。
在Unix/Linux系統中,不論是由本機或是遠程登錄系統,每個系統都必須擁有一個賬號,并且對于不同的系統資源擁有不同的使用權限。
Unix/Linux系統中的root賬號通常用于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它對Unix/Linux操作系統的所有部分具有不受限制的訪問權限。
在Unix/Linux安裝的過程中,系統會自動創建許多用戶賬號,而這些默認的用戶就稱為“標準用戶”。
在大多數版本的Unix/Linux中,都不推薦直接使用root賬號登錄系統。
(一)查看當前用戶:whoami
whoami該命令用戶查看當前系統當前賬號的用戶名。可通過cat /etc/passwd查看系統用戶信息。
由于系統管理員通常需要使用多種身份登錄系統,例如通常使用普通用戶登錄系統,然后再以su命令切換到root身份對傳統進行管理。這時候就可以使用whoami來查看當前用戶的身份。

(二)查看登錄用戶:who
who命令用于查看當前所有登錄系統的用戶信息。
常用選項:
| 選項 | 含義 |
|---|---|
| -m或am I | 只顯示運行who命令的用戶名、登錄終端和登錄時間 |
| -q或--count | 只顯示用戶的登錄賬號和登錄用戶的數量 |
| -u或--heading | 顯示列標題 |

(三)退出登錄賬戶: exit
如果是圖形界面,退出當前終端;
如果是使用ssh遠程登錄,退出登陸賬戶;
如果是切換后的登陸用戶,退出則返回上一個登陸賬號。
(四)添加用戶賬號:useradd
在Unix/Linux中添加用戶賬號可以使用adduser或useradd命令,因為adduser命令是指向useradd命令的一個鏈接,因此,這兩個命令的使用格式完全一樣。
useradd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useradd [參數] 新建用戶賬號
| 參數 | 含義 |
|---|---|
| -d | 指定用戶登錄系統時的主目錄,如果不使用該參數,系統自動在/home目錄下建立與用戶名同名目錄為主目錄 |
| -m | 自動建立目錄 |
| -g | 指定組名稱 |
相關說明:
- Linux每個用戶都要有一個主目錄,主目錄就是第一次登陸系統,用戶的默認當前目錄(/home/用戶);
- 每一個用戶必須有一個主目錄,所以用useradd創建用戶的時候,一定給用戶指定一個主目錄;
- 用戶的主目錄一般要放到根目錄的home目錄下,用戶的主目錄和用戶名是相同的;
- 如果創建用戶的時候,不指定組名,那么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和用戶名一樣的組名。
| 命令 | 含義 |
|---|---|
| useradd -d /home/abc abc -m | 創建abc用戶,如果/home/abc目錄不存在,就自動創建這個目錄,同時用戶屬于abc組 |
| useradd -d /home/a a -g test -m | 創建一個用戶名字叫a,主目錄在/home/a,如果主目錄不存在,就自動創建主目錄,同時用戶屬于test組 |
| cat /etc/passwd | 查看系統當前用戶名 |

(五)設置用戶密碼:passwd
在Unix/Linux中,超級用戶可以使用passwd命令為普通用戶設置或修改用戶口令。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該命令來修改自己的口令,而無需在命令后面使用用戶名。

(六)刪除用戶:userdel
| 命令 | 含義 |
|---|---|
| userdel abc(用戶名) | 刪除abc用戶,但不會自動刪除用戶的主目錄 |
| userdel -r abc(用戶名) | 刪除用戶,同時刪除用戶的主目錄 |

(七)切換用戶:su
可以通過su命令切換用戶,su后面可以加“-”。su和su –命令不同之處在于,su -切換到對應的用戶時會將當前的工作目錄自動轉換到切換后的用戶主目錄:

注意:如果是ubuntu平臺,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如果在某些操作需要管理員才能操作,ubuntu無需切換到root用戶即可操作,只需加“sudo”即可。sudo是ubuntu平臺下允許系統管理員讓普通用戶執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個工具,減少了root 用戶的登陸和管理時間,提高了安全性。
| 命令 | 含義 |
|---|---|
| su | 切換到root用戶 |
| su root | 切換到root用戶 |
| su - | 切換到root用戶,同時切換目錄到/root |
| su - root | 切換到root用戶,同時切換目錄到/root |
| su 普通用戶 | 切換到普通用戶 |
| su - 普通用戶 | 切換到普通用戶,同時切換普通用戶所在的目錄 |
Ubuntu下切換到root的簡單命令:

(八)查看有哪些用戶組
# 方法一: cat /etc/group # 方法二: groupmod +三次tab鍵
(九)添加、刪除組賬號:groupadd、groupdel
groupadd 新建組賬號 groupdel 組賬號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戶組
(十)修改用戶所在組:usermod
使用方法:usermod -g 用戶組 用戶名
(十一)查看用戶在哪些組

(十二)為創建的普通用戶添加sudo權限
新創建的用戶,默認不能sudo,需要進行一下操作
sudo usermod -a -G adm 用戶名
sudo usermod -a -G sudo 用戶名
(十三)usermod -g 與 -G的區別
-g用來制定這個用戶默認的用戶組
-G一般配合'-a'來完成向其它組添加

(十四)修改文件權限:chmod
chmod 修改文件權限有兩種使用格式:字母法與數字法。
字母法:chmod u/g/o/a +/-/= rwx 文件
| [ u/g/o/a ] | 含義 |
|---|---|
| u | user 表示該文件的所有者 |
| g | group 表示與該文件的所有者屬于同一組( group )者,即用戶組 |
| o | other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 |
| a | all 表示這三者皆是 |
| [ +-= ] | 含義 |
|---|---|
| + | 增加權限 |
| - | 撤銷權限 |
| = | 設定權限 |
| rwx | 含義 |
|---|---|
| r | read 表示可讀取,對于一個目錄,如果沒有r權限,那么就意味著不能通過ls查看這個目錄的內容。 |
| w | write 表示可寫入,對于一個目錄,如果沒有w權限,那么就意味著不能在目錄下創建新的文件。 |
| x | excute 表示可執行,對于一個目錄,如果沒有x權限,那么就意味著不能通過cd進入這個目錄。 |

數字法:“rwx” 這些權限也可以用數字來代替
| 字母 | 說明 |
|---|---|
| r | 讀取權限,數字代號為 "4" |
| w | 寫入權限,數字代號為 "2" |
| x | 執行權限,數字代號為 "1" |
| - | 不具任何權限,數字代號為 "0" |
如執行:chmod u=rwx,g=rx,o=r filename 就等同于:chmod u=7,g=5,o=4 filename
chmod 751 file:
- 文件所有者:讀、寫、執行權限
- 同組用戶:讀、執行的權限
- 其它用戶:執行的權限
注意:如果想遞歸所有目錄加上相同權限,需要加上參數“ -R ”。 如:chmod 777 test/ -R 遞歸 test 目錄下所有文件加 777 權限
(十五)修改文件所有者:chown

(十六)修改文件所屬組:chgrp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