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過年是從炮仗中開始的。過年的時候有錢沒錢但炮仗是必不可少。噼里啪啦在除夕的時候好像就沒有停過一樣。年三十就算過年。我們那里也有很多延續至今的習俗比如大掃除、撒院子里芝麻桿、掛門口柏枝、大門口橫棍子(擋門棍避免漏財)、藏剪刀(過年不能剪東西,怕小孩亂剪所以藏起來)吃餃子、貼春聯吃過早飯就要張羅著貼春聯(不是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那些當年或者家里有老人過世的家庭印象中要過了3年才能張貼紅色春聯)。貼春聯一般是家里男丁來張貼(嫁出去的姑娘年三十過年是不能再娘家過年)。每年只要再老家過年我都要張貼春聯,有時候門太多要貼個把小時這時候不得不找我爸幫忙或者讓沒有出嫁的妹妹幫忙或者讓自己的小孩也要幫忙。對于春聯這種活是一個讓你不得不必須做又無人可替的活。家里婦女們此時也沒有閑著她們包餃子(葷餡)聽著她們的家長里短。春聯貼好就要下餃子吃了,餃子下鍋之前要點炮仗的時候才能下鍋煮餃子。當你聽到誰家炮仗響了他們家餃子一定是下鍋了。中午每家每戶主食一定是餃子,吃餃子才算過年(平常鄰里午飯晚飯可能會留在別人家吃吃喝喝,但年三十一定是回自己家吃餃子)。吃過餃子家里的男丁就要準備去上墳燒紙放炮仗讓家里的仙人回家過年。一大家子有很多堂兄弟們都會一起去上墳過年時節一般都是下雪或者剛下過雪,麥地里干燥的時候少無論是干燥還是厚雪或者黏黏的難以行走但都無法阻擋上墳。小時候我經常參與現在過了幾十年這個習俗只要在老家我都會參與進去并且買很多炮仗雙響炮請家里仙人過年。祖先庇佑,讓我們在外闖蕩的子孫們能夠順順利利能夠財源廣進,家人身體健康。除夕的重頭戲是晚上的家族聚餐,每年定好去誰家(一般是家族比較有威望的家里) 他們算作主家,主家張羅著幾桌飯菜。家族其他家男丁以前聚餐的時候會自己帶著一盤好菜一瓶酒去參加,現在基本很少有帶菜的了都是主家自己承擔菜。但肯定會帶著酒去參加無論好酒孬酒。吃飯喝酒敬長輩還有年輕的人一年回來一次的坐一起聊聊天吹吹牛好不熱鬧。聚餐先是一大家子自己吃吃喝喝然后就要派幾個年輕的代表拿著酒去其他家族的聚餐地方去轉轉基本是半個村里幾個家族聚餐地都要轉一遍。帶著酒過去把酒放哪里喝喝酒聊聊天然后再回大本營再拿上酒去別的家族喝喝聊聊。這樣除夕就再炮仗聲中再熱鬧中度過。除夕夜還有看晚會,家里男丁一般聚餐結束之后回到家基本也到12點了聽過零點的鐘聲有的去睡覺有的繼續其他娛樂,主打一個一年當中最放松的時刻。大年初一也很熱鬧凌晨5點左右就要被家人叫醒吃餃子(韭菜餡),還要拜拜家里的神仙。我記得小時候初一很多講究不能說臟話不能尿地上(好像尿豬槽牛槽里)現在這些習俗很多都沒有了。吃過餃子之后就是全村大拜年,挨家挨戶成群結隊的去年長的家里去拜年(近些年有太多太多村里的長輩都不再了)年長的家里起的也早有的會再院子里烤火迎接一波又一波拜年的人。有的是再堂屋里準備著糖果。我們哪里的拜年也很簡單先跟自己家近的近門子拜年再去別的家拜。拜年就是去年長家里然后叫一聲長輩比如爺爺奶奶大娘大爺過年好、新年好、新年快樂、起的早、身體健康等。寒暄幾句就會去下一家繼續拜年。不像山東其他地方還要磕頭。我們這里不用磕頭,每家一般拜年時間不會太久幾句話就換下一家。我小時候也不喜歡去挨家挨戶拜(因為我從小在外上學很多家我都不熟他們也不認識我介紹我的時候要介紹我爸爸的名字他們才能想起我是誰,還有就是凌晨起來我想著吃過餃子能繼續睡覺吶)。拜年之后回到家中午會吃的比較豐盛自己一家人聚一起吃點好吃的。初一不興走親戚也不興干活所以看起來比較輕松的一天,而后初二開始走親戚一直走到初五初六初七初八,我一般初四就會離家去外邊闖蕩~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