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傳輸模型基礎
遙感像元尺度反射率定義
反射率定義中的尺度問題
高分辨率條件下反射率的問題:局部遮擋、臨近效應等
輻射傳輸模型
輸入:組分光譜、冠層結構、方向幾何
輸出:冠層信號
一維輻射傳輸模型:SAIL、SCOPE
幾何光學模型:
LESS:需要把LAI具象化成不同三維場景,不能直接輸入一個參數
三維場景表達方式
三角面片:利用一系列的三角形來描述物體的表面結構
.obj :三維結構描述文件,文本文件
v:vertex 后接xyz坐標(需注意x表示水平向左、y表示海拔方向、z垂直向里)
f:facet 后接三個整數,代表用第幾行的點來組成三角形
g:group 命名時不要有中文和空格
渾濁介質:將植被葉片假設為無限小
組分光譜:
對于三角面片而言
對于渾濁介質而言,葉片反射率/透射率+結構統計參數(消光系數、單次散射反照率、散射相函數)
消光系數:描述植被冠層對入射光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和散射。
單次散射反照率:散射能量與總消光能量之間的比值。
散射相函數:所有散射的能量的角度分布。
葉片表面入射能量被散射到某個方向單位立體角內的能量與總入射能量之間的比值。
微分散射系數:入射光在單位距離從Ω方向散射到x方向的單位立體角的概率。
輻射度算法:將場景劃分為許多小面元,計算面元之間的相互輻射影響。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