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給有代碼潔癖的同事墻裂安利了通義靈碼”
前幾天看到阿里云官方消息,說通義靈碼的 2.5.0 版本之后已經(jīng)全面支持 Qwen3 了:

根據(jù)官方介紹,Qwen3 采用的是混合專家(MoE)架構(gòu),參數(shù)量僅為 DeepSeek-R1 的 1/3,也是國內(nèi)首個“混合推理模型”,“快思考”與“慢思考”集成進同一個模型,對簡單需求可“秒回”答案,對復雜問題可多步驟“深度思考”。
在性能評測榜單中超越 DeepSeek-R1、OpenAI-o1 等國際主流模型。
此外,還蹭上了 MCP 的熱度,全面支持 MCP 能力,深度集成國內(nèi)最大 MCP 中文社區(qū),涵蓋十大熱門領域 3000+ MCP 服務。
作為一個長期使用通義靈碼的程序員,我當然是立馬升級,體驗了一把。
體驗之后,怎么說呢?
這個阿里的“AI 程序員”確實是有點意思。
快速下載:https://lingma.aliyun.com/download
體驗一波
在 IDEA 中把靈碼插件升級到 2.5.2 版本之后,插件的交互頁面變成了這樣:

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多了一個“智能體”的選項:

這三種模式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我這里放一個官方介紹的截圖:

反正我升級之后,就一直使用智能體模式了,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類似 Cursor 里面的 AI 助手。
但是上手成本非常低,只需要你把插件升級就完事了。
關鍵是目前還不收費,確實好用。
再配上 MCP 服務,我體驗了一波在 IDEA 里面,一行代碼不寫,就把需求實現(xiàn)了的快樂。
為了更好的體驗這個東西,我們做個小 Demo 出來。
比如,我作為常年吃瓜一線選手,經(jīng)常流轉(zhuǎn)在微博、今日頭條、知乎、虎撲、B 站等等各個軟件的熱榜中。
有時候在各個軟件切來切去的找瓜吃確實麻煩。
那我能不能去聚合一下各個軟件的榜單,放在一個頁面中,實現(xiàn) 360 度環(huán)形吃瓜。

這樣我不需要去各個軟件中開盲盒,而是直接在這個頁面一眼看到各個軟件熱榜上的瓜,然后再根據(jù)自己的喜歡,打開對應的軟件,精準吃瓜。
就這個需求,我能不能讓通義靈碼的智能體來幫我實現(xiàn)呢?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關于數(shù)據(jù)獲取的問題。
我們當然可以去找各個軟件的接口,然后分別去對接這些接口,獲取數(shù)據(jù)。
但是現(xiàn)在靈碼里面集成了一個 MCP 廣場,里面有非常多的 MCP 服務,所以我先去找了一下有沒有“好事之人”幫我們做了這些事件。
果然,在通義靈碼的 MCP 廣場中,找到了這個,完美匹配我的需求:

安裝之后,在“我的服務”中就能看到這個工具了:

怎么使用呢?
非常簡單,直接新建一個會話:

然后在對話框里面直接讓它干活兒就行。
我這里就直接使用微博的數(shù)據(jù)進行演示了:

可以看到,通義靈碼在理解了你的意思之后,自己就知道去調(diào)用我們剛剛安裝好的 MCP 服務。
同時,涉及到執(zhí)行命令的情況,它不會直接執(zhí)行,而還是需要你授權,主動點擊執(zhí)行。
這點見仁見智吧,我覺得讓人來介入復核一下,挺好。
獲取到數(shù)據(jù)之后,它就自己基于這些數(shù)據(jù)生成了一個 HTML 頁面:

它自己編寫了 Java 代碼,來啟動一個 HTTP 服務器:

甚至,還給我寫了一個 bat 腳本,讓我一鍵啟動服務:

也就是我拋出一個問題后,它在項目中給我生成了三個文件:

也沒有直接放到項目中,而是有個 Review 的過程,讓使用者確認是否接受這些代碼。
我接受代碼,并啟動 Main 方法:

訪問 http://localhost:8080 就能看到這個頁面:

非常丑,但是沒關系,把問題拋給它,讓它美化一下。
頁面中需要展示微博熱搜的前十以及具體的熱度,同時將當前的html用vue改造成一個具有科技感的前端頁面,然后再本地將服務啟動起來,使得本地可以訪問頁面。該頁面需要支持響應式,web端和手機端都需要支持。

然后它咔咔就是干,反正前端代碼我也看不懂,只是感覺它干得很得勁兒。
分分鐘就告訴我搞定了,讓我再次訪問。
結(jié)果頁面變成了這個丑樣子:

報錯了,但是我不會解決。
沒關系,我直接把控制臺報錯扔給它,讓它看著辦。

很快它就解決了,再次訪問頁面,這下頁面就變得美觀很多了:

同時檢測一下手機端的適應情況:

看起來它偷懶了,沒有做好響應式。
沒事,讓它重新搞一下:

再次刷新頁面,這波適配就算完成了:

我可以依葫蘆畫瓢,在頁面上展示其他軟件的熱榜數(shù)據(jù)。
最終達到在一個頁面上多角度看瓜、多平臺選瓜、對比瓜、制定平臺精準吃瓜的目的。

好,現(xiàn)在我們有個鏈接了,還可以再多做一步。
比如,我可以設置一個特別關注的話題,類似于關鍵詞。
當熱搜中包含我設置的關鍵詞的時候,我的微信上就會接到一個通知,讓我第一時間趕赴吃瓜現(xiàn)場。
上面這個需求的關鍵點在于怎么把消息推送到微信上呢?
很簡單,我們可以使用微信模板消息來實現(xiàn)這個功能。
這是它的接口文檔:

內(nèi)容很復雜,看不懂沒關系,我也看不懂。
前端代碼我其實也不懂,但是通義靈碼懂啊。
直接把接口文檔扔給它,讓它干活就行:

它拿過文檔一看,啪啪啪的就把代碼給你搞好了,但是少引入了一個 Jackson 的包:

雖然引入包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我現(xiàn)在一行代碼都不想寫。
還是再給靈碼一個指令,讓它去干活:
在項目中引入 Jackson 庫。

然后,按照靈碼的提示,我還需要去找四個參數(shù):

這就需要你有一個微信公眾號了。
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微信公眾號怎么辦?
那么可以直接通過下面這個鏈接搞到一個公眾平臺測試賬號,也能把前面我說的流程跑通:
https://mp.weixin.qq.com/debug/cgi-bin/sandbox?t=sandbox/login
通過上面的頁面登錄之后,你可以看到微信分配給你的測試賬號的 appID 和 appsecret:

把這兩個參數(shù)替換到代碼中:

然后新增一個消息模板:

把模板編號填寫到這里:

然后關注一下這個測試公眾號,你就能拿到你的 openId:

好了,現(xiàn)在四個參數(shù)我都拿齊了。
直接把代碼跑起來,我的微信就能收到一個通知,點擊通知就跳轉(zhuǎn)到了我們剛剛的頁面的:

再上個動圖,直觀感受一下效果:

微博熱榜能推到公眾號,其他主流的熱榜也就能推。
這個 Demo 到這里就算做完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打磨這個 Demo,讓它更加趨于完善。
但是到這一步,整個項目前端代碼、獲取熱榜數(shù)據(jù)、后端代碼、調(diào)用微信接口,甚至包括 POM 文件,所有的代碼,全部都是通義靈碼基于我給出的要求,它寫出來的。
除了粘貼了幾個參數(shù)到項目中外,我一行代碼都沒有寫。
再搞一個
在體驗的時候還看到了這兩個 MCP 服務:


一個是導航相關的,一個是賣票相關的。
我突然靈機一動,又冒出一個想法,我是不是可以基于這兩個 MCP,搞個旅游攻略呢?

比如這樣的:
我計劃于2025年5月20日購買火車票,從蘭州去成都玩三天。請制定一個旅行攻略,并詳細輸出景點間的距離,規(guī)劃公交路徑、當天天氣信息、以及景點附近一到兩個美食推薦。并基于上述信息生成一個html頁面。

因為我安裝了高德和 12306 的 MCP,所以靈碼理解了我的需求后,就開始自動調(diào)用這兩個 MCP 服務。
比如,第一步就是先獲取成都和蘭州這兩個城市的車站代碼:

它查詢車站代碼干啥?
當然是為了調(diào)用下面這個獲取車票的接口了:

到這里,靈碼以及獲取到了 2025 年 5 月 20 日成都到蘭州的車票信息。
12306 MCP 服務的使命就完成了,接下來是該高德出馬了。
高德一出馬,就小小的翻車了一下:

明明是讓它獲取 5 月 20 日的成都天氣情況,它獲取的卻是 12 日的。
但是這個無傷大雅,理論上是可以通過追問讓它休整的,我這里不就做演示了。
接著往下看。
高德的 MCP 開始搜索成都的著名景點,并按照我的要求,計算景點之間的距離:

計算景點的距離,這不是它作為一個地圖服務手拿把掐的事兒嗎?
首先,它基于前一步搜索出來的景點,然后一個個去獲取景點的 GPS 坐標:

獲取到這些 GPS 信息之后,它開始計算景點之間的距離。
比如下面這個圖,就是它計算春熙路到

寬窄巷子的距離:
結(jié)果中的 distance 字段為 2265,單位為米。
我用手機查了一下,2.6km,差距不大,還是靠譜的:

值得注意的是,MCP 服務有時候會“扯拐一下”,偶現(xiàn)超時的情況:

體現(xiàn)到靈碼中,就是它會告訴你:
春熙路到天府廣場:1467米(估計值,因為獲取確切值時遇到了問題)

意思就是告訴你:哥們,如果你很在意這個距離,你就重新獲取一下,我這里沒獲取到,這個值是我估計的,不保準。
現(xiàn)在各個景點的距離拿到了,它開始按照我最開始的要求,接著干下一個活兒:規(guī)劃公交路徑。

經(jīng)過上面這一系列操作之后,靈碼已經(jīng)獲取到了足夠多的信息。
于是,我再給它一個指令:
基于目前的信息生成一個旅游攻略的html頁面

這就是它給我生成的一個關于成都旅游的 html 頁面。
里面包含了我應該買哪一趟火車票去、哪一趟火車票回、天氣信息、交通信息、附近美食等:

如果你覺得有點丑,沒關系啊,我這只是個 Demo 而已。
你優(yōu)化前端頁面就行了。
什么,你說你不懂前端?
我也不懂,但是靈碼懂啊。
你讓它給你干活就行了。
前一個 Demo 中我已經(jīng)演示過了,這里就不重復展示。
這個 Demo 也就到這里了。
和前一個 Demo 一樣,到這一步,整個項目所有的代碼,全部都是通義靈碼基于我給出的要求,它寫出來的。
我再強調(diào)一次:
整個流程跑完了,項目中出現(xiàn)了有很多行代碼,但是我一行代碼都沒有寫。
這就是通義靈碼編程智能體。
這就是之前只在新聞中聽到過的阿里的 AI 程序員。
這次體驗了一下,我覺得非常值得一試。
甚至味道了一絲絲“大風起于青萍之末”的感覺。
此外,我在 Demo 中不是用到了一個的熱榜數(shù)據(jù)源的 MCP 服務嘛。
這類 MCP 在靈碼的 MCP 廣場,還有接近 3000 個,涉及到各種類型的服務:

帶著你的腦洞,你就玩兒去吧。
羨慕你們
我知道我的讀者中還有很多在讀大學的。
說真的,我很羨慕你們,你們現(xiàn)在身處 AI 時代的浪潮之中,各個頭部大公司給你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編程助手。
有了這些趁手的武器,也能讓你的編程之路走的更加順利一點。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表達過這份羨慕。
當我體驗完通義靈碼編程智能體之后,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這份羨慕再次冒了出來。
我想起了自己讀大學時的一件小事。
當時也是剛剛學習 Java web,然后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yè)。
作業(yè)的內(nèi)容我記不清了,反正我不會做。
是那種學藝不精,導致完全沒有思路的不會做,最后也沒有完成那個作業(yè)。
如果當年,有通義靈碼編程智能體這樣趁手的編程工具,我想我是可以完成這個作業(yè)的,而且是真的能在這個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到真東西的。
畢竟我當時是真的想要好好學。
羨慕你們。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