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觸nodejs 純屬是誤打誤撞,之前在做一個房地產項目的時候,客戶提出了一個需求,我大概整理一些“我們需要員工只能在公司登陸房管系統并進行操作,回家是不允許進行登錄的”,其實對于房產中介來說源數據很珍貴也很稀缺,各個中介都在想盡辦法去找一些會搞爬蟲的,想賺錢的程序猿去各個競品官網去爬一些數據,記得很瘋狂的我也搞過,數據是按條賣的這類專供數據的人還有一個響亮名稱叫...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了,算了我可能也是老了記憶力也不好了,哈哈,言歸正傳,針對客戶的需求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其實也很實用,封裝一個瀏覽器的殼子打包成EXE文件,然后在殼子里面調用一個web 接口,內核瀏覽器拿到電腦的網卡地址也是MAC地址,當用戶打開EXE文件的時候,拿到MAC地址調用服務端的驗證MAC地址接口進行驗證,這就是我給出的解決方案。 畢竟之前在做中國銀行和電信的資產系統的時候由于Extjs 4.0 對瀏覽器是有要求的,也是為了趕項目我就用.NET寫了一個小東西,主要是打一個Goole內核瀏覽器進去,這樣只要客戶安裝打開就可以解決瀏覽器的兼容問題,其實我也是偷懶了但也算解決問題,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我又想起來同樣的解決方案。
首先用.NET 封裝一個瀏覽器內核進去,然后打包成可執行的EXE便于用戶使用,但問題來了我在打包瀏覽器的時候發現 這個瀏覽器內核沒有更新,導致前端寫的樣式在這內核瀏覽器下兼容性還是有問題,這下直接斷了我玩.NET的路,抽了幾根煙想了想,我把希望寄托給了QT((是一個1991年由Qt Company開發的跨平臺C++圖形用戶界面應用程序開發框架。它既可以開發GUI程序,也可用于開發非GUI程序,比如控制臺工具和服務器。Qt是面向對象的框架,使用特殊的代碼生成擴展(稱為元對象編譯器(Meta Object Compiler, moc))以及一些宏,Qt很容易擴展,并且允許真正地組件編程。2008年,Qt Company科技被諾基亞公司收購,Qt也因此成為諾基亞旗下的編程語言工具。2012年,Qt被Digia收購。2014年4月,跨平臺集成開發環境Qt Creator 3.1.0正式發布,實現了對于iOS的完全支持,新增WinRT、Beautifier等插件,廢棄了無Python接口的GDB調試支持,集成了基于Clang的C/C++代碼模塊,并對Android支持做出了調整,至此實現了全面支持iOS、Android、WP,它提供給應用程序開發者建立藝術級的圖形用戶界面所需的所有功能。基本上,Qt 同 X Window 上的 Motif,Openwin,GTK 等圖形界面庫和 Windows 平臺上的 MFC,OWL,VCL,ATL 是同類型的東西。)) 于是下載了QT,進行學習進行開發問題來了要學C++,時間緊我感覺自己還是有點吃力,這可怎么辦,撓頭,喝蛋白粉吃方便面,吃面包加巧樂茲。哈哈哈哈。。
吃飽后我找了一個以前公司的同事咨詢了下,于是我想了一個方案,我覺得學習nodejs也是挺有意思了,畢竟比QT要輕一點,再加上CNPM資源庫還是很豐富的,于是我們就開始搞定下面這個方案,花了三天搞定。有時覺得技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一個需求點上其實按照現在的技術成熟度你能想一千的解決方案,我的圖實在是畫的不咋的,我又偷懶了對不起大家的眼睛呀,大家的眼睛就這樣被我這張草圖給強奸了,哈哈哈,我爭取以后不偷懶了好好畫圖,主要是我餓了。。。。。
前幾年NODEJS現在被各大公司用于網絡層中間件,但這幾年它已經成為快速開發桌面化應用程序的首選,到處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