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談薪資指南:掌握主動權的關鍵策略
前言
作為前大廠的技術總監,我見到過非常多的談薪資表現,90%以上都不合格。有的漫天要價,有的臨時變卦,有的喪失主動權,被牽著鼻子走,甚至還有反問HR"這個崗位的薪資預算是多少",企圖打聽出來企業最高能給多少錢。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核心就是心中有數,掌握主動權。
談薪資的兩個階段
面試被問到薪資,一般是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面試開始前
在收集信息、填表時,需要寫出期望薪資。要寫區間,不要直接寫具體的價格,例如15K、23K。
第二階段:面試通過后
進入最后的談薪資環節,確定了之后的價格會寫在offer上,也就是你入職之后拿到手的薪資。
第一步:避開錯誤答案
以下3種錯誤答案,一定要避開:
一、漫天要價
你在上一家拿15K,三年沒加過薪,你覺得這一次跳槽,要把這三年的損失都補回來,結果開價25K。最終雖然面試通過,但企業覺得你不值這個價,offer廢了。原因很簡單,企業不會為你這三年沒加薪的行為買單。
二、臨時變卦
剛開始期望薪資寫的是12K,面試表現得挺好,覺得要12K虧了,臨時加價到15K。這種行為的背后,透露著臨時變卦和不守承諾,企業會覺得你很雞賊。
三、反問HR薪資預算
這個行為很搞笑,HR為什么要告訴你企業的底牌?"抱歉,不方便告知",一句話就可以輕松搪塞你。
第二步:掌握主動權
做好以下5點,無論對方怎么出招,都能輕松掌握主動權:
一、估算崗位的薪資預算
大廠的職級薪資相對透明,多去某脈的職言區翻一翻,大廠的薪資可以查得出來。中小公司,如果招聘崗位寫的是10-20K,那么10K就是基礎預算,15K就是最高預算,想拿到20K可能性很小,除非你特別優秀。
二、根據求職場景而變化
最常見的社會招聘,通過BOSS等軟件投遞或者找人內推,一般默認漲幅都是0到30%。超過這個數需要大領導審批,HR輕易不會給你提這個申請。
如果是獵頭推薦,薪資相對好談一些,獵頭會在你和企業之間周旋,他也不想讓你的offer黃了,他拿不到服務費。直接跟他聊你的真實意愿,不用太客氣。
如果你的某些能力比較稀缺,是當下對方急需的,企業主動挖你,這個時候一定要往高看,只要不離譜就行,50%甚至double。這取決于你的能力究竟有多稀缺,他們主動來挖你,這些都可以談。
三、你的面試表現直接決定
如果面的非常好,往漲幅上限要,甚至再高一點都沒問題。表現優秀,一個崗位差個5%、10%,企業不會那么在意。
如果面的很一般,10%保底,看看能不能爭取到15%,不能再多了。
如果面試勉強通過,磕磕絆絆,想漲薪可就比較難了,保住5%或者平跳,試著摸一下10%吧。
四、大環境帶動方向調整
大環境好,行業發展迅猛,水漲船高,別錯過機會,開高一點,摸漲幅薪資的上限。
如果像現在一樣,大環境很差,就得打折扣。很多企業都會在這幾年,把0-30%的薪資調低為20%,甚至15%。行情不好,根據對應的比例,你也得降低預期,小心一點,別因為要價高了,把offer搞廢了。
五、自己的著急程度
已經離職,還沒找到下家,看自己急不急。不急就咬住一個薪資標準,給不到就再看看其他的。行情不好,自己的競爭力也一般,著急上班,平薪降薪都得去。
如果還在職,想看看新機會,跳槽或者換個環境,這種情況很簡單,給不到期望漲幅,就沒必要去了。
最后提醒
一定要問清楚薪資結構,薪資要看年包,年收入的總體漲幅,也要考慮社保、公積金、年假等等福利。高級一點的崗位,還要看看股票期權,自己是不是滿意。
掌握這些要點,相信你在談薪資時能夠更加從容,拿到符合自身價值的offer。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