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igix
出處:http://www.csdn.net/overseas/guestbook/Topic/0/12.shtm
大家看到了,我在海外圖書專區(qū)第一批推薦的三本書中,有一本是就是Martin Fowler的《Refactoring》。實際上,這幾年看了這么多軟件開發(fā)方面的書,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而這本書的作者Martin Fowler,我也有幸和他有些來往。
《程序員》雜志的老讀者可能還記得:我們2001年第12期的“技術專題”是refactoring,“名人堂”是Martin Fowler。當時我剛到《程序員》編輯部,這就是我給《程序員》帶來的第一份禮物。當時很匆忙地做好了稿子,然后才想到跟Fowler先生打個招呼,于是給他去了mail。沒想到他回復非???,也表示對我工作的支持。當時好感動……(后來refactoring這個專題受到很多讀者的歡迎。實際上我那時根本還沒看《refactoring》這本書,完全憑著猜測在做,居然還能受到大家的歡迎,汗顏。)
后來,我就去找了《refactoring》,苦讀。中間也不斷和Fowler先生交流,愈加熟悉了。感覺Fowler先生非常平易,回答問題很熱情又到位,愈加尊敬。那段時候,我自己做了一個C++的測試框架,詳情請看《C++ View》第六期。
UMLCHINA的think告訴我約了Fowler先生網(wǎng)上交流,讓我去主持,受寵若驚。然后1月23號早上,就在聊天室里第一次“面對面”地對Fowler先生說“Hello”。那天早上,其實我只想問問他做測試框架的經(jīng)驗,最多再問問patterns方面的問題。后來,我跟他討論了一下測試框架,然后就出去開會了,一直到他都快走了才回來……后來聊天實錄也是我整理的,感覺Fowler先生對誰都很好。這個聊天實錄,請看我前面的一個帖子(http://expert.csdn.net/overseas/guestbook/Topic/0/11.shtm)。
整個《refactoring》這本書,Martin Fowler顯得非常謙遜,一直說Kent Beck、Opdyke他們厲害,說自己不行。其實想想就知道,要講面向對象、模式、UML,有幾個人比Fowler更強的?不過老頭的確很可愛,感情很外露——上次聊天之后,babysloth說老頭快愛上我了(因為談到refactoring里面比較深入的內容,呵呵),其實我也快愛上他了。
除了書以外,Martin Fowler還有很多文章,其中翻譯成日文的不少(老頭曾經(jīng)問我:中文和日文區(qū)別大嗎?意思是說:你們能不能不要翻譯了,去看小日本翻譯的好了。我昏……),翻譯成中文的似乎只有兩篇:《持續(xù)集成》和《設計已死?》。這兩篇在AgileChina(http://www.agilechina.org)都可以看到。其中,《持續(xù)集成》這篇是老頭專門推薦給中國開發(fā)者的,適用于需求分析變化快、人員少的情況,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
這次海外圖書專區(qū)改版,我本來希望老頭能來這邊跟大家直接交流的,但是考慮到老頭看不懂中文,作罷。不過,Martin Fowler先生已經(jīng)表示: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在這里告訴我,我轉告給他,他會盡快回答。
出處:http://www.csdn.net/overseas/guestbook/Topic/0/12.shtm
大家看到了,我在海外圖書專區(qū)第一批推薦的三本書中,有一本是就是Martin Fowler的《Refactoring》。實際上,這幾年看了這么多軟件開發(fā)方面的書,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而這本書的作者Martin Fowler,我也有幸和他有些來往。
《程序員》雜志的老讀者可能還記得:我們2001年第12期的“技術專題”是refactoring,“名人堂”是Martin Fowler。當時我剛到《程序員》編輯部,這就是我給《程序員》帶來的第一份禮物。當時很匆忙地做好了稿子,然后才想到跟Fowler先生打個招呼,于是給他去了mail。沒想到他回復非???,也表示對我工作的支持。當時好感動……(后來refactoring這個專題受到很多讀者的歡迎。實際上我那時根本還沒看《refactoring》這本書,完全憑著猜測在做,居然還能受到大家的歡迎,汗顏。)
后來,我就去找了《refactoring》,苦讀。中間也不斷和Fowler先生交流,愈加熟悉了。感覺Fowler先生非常平易,回答問題很熱情又到位,愈加尊敬。那段時候,我自己做了一個C++的測試框架,詳情請看《C++ View》第六期。
UMLCHINA的think告訴我約了Fowler先生網(wǎng)上交流,讓我去主持,受寵若驚。然后1月23號早上,就在聊天室里第一次“面對面”地對Fowler先生說“Hello”。那天早上,其實我只想問問他做測試框架的經(jīng)驗,最多再問問patterns方面的問題。后來,我跟他討論了一下測試框架,然后就出去開會了,一直到他都快走了才回來……后來聊天實錄也是我整理的,感覺Fowler先生對誰都很好。這個聊天實錄,請看我前面的一個帖子(http://expert.csdn.net/overseas/guestbook/Topic/0/11.shtm)。
整個《refactoring》這本書,Martin Fowler顯得非常謙遜,一直說Kent Beck、Opdyke他們厲害,說自己不行。其實想想就知道,要講面向對象、模式、UML,有幾個人比Fowler更強的?不過老頭的確很可愛,感情很外露——上次聊天之后,babysloth說老頭快愛上我了(因為談到refactoring里面比較深入的內容,呵呵),其實我也快愛上他了。
除了書以外,Martin Fowler還有很多文章,其中翻譯成日文的不少(老頭曾經(jīng)問我:中文和日文區(qū)別大嗎?意思是說:你們能不能不要翻譯了,去看小日本翻譯的好了。我昏……),翻譯成中文的似乎只有兩篇:《持續(xù)集成》和《設計已死?》。這兩篇在AgileChina(http://www.agilechina.org)都可以看到。其中,《持續(xù)集成》這篇是老頭專門推薦給中國開發(fā)者的,適用于需求分析變化快、人員少的情況,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
這次海外圖書專區(qū)改版,我本來希望老頭能來這邊跟大家直接交流的,但是考慮到老頭看不懂中文,作罷。不過,Martin Fowler先生已經(jīng)表示: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在這里告訴我,我轉告給他,他會盡快回答。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