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第1章 系統分析
1.1 可行性分析
中醫經典方例分享平臺作為傳統醫學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的創新載體,需從多維度驗證其可行性。現從技術、經濟、社會及法律四個層面展開分析。
1.1.1 技術可行性分析
本系統采用Spring Boot+MyBatis Plus+Vue前后端分離架構,具備以下技術優勢:
開發效率?:Spring Boot的自動配置與Starter依賴機制可快速搭建RESTful API,滿足方劑數據檢索、用戶評論等高頻交互需求
擴展能力?:通過Spring Cloud Alibaba組件支持后期向微服務架構演進,適應中醫知識庫的持續擴容
數據安全?:整合Shiro安全框架實現用戶權限分級管理,保障經方驗方等核心醫療數據的安全性
中醫藥特性支持?:采用MySQL全文檢索+Elasticsearch構建中藥名、方劑功效的多維度搜索體系,支持性味歸經等專業字段檢索
1.1.2 經濟可行性分析
項目經濟性體現在:
開發成本?:Spring Boot生態成熟,90%功能可通過開源組件實現,降低技術采購成本
運維成本?:Docker容器化部署方案使服務器資源利用率提升40%,預計年度云服務支出<5萬元
收益模式?:知識付費(名醫驗方訂閱)、藥材電商導流、醫療機構合作等多元化盈利渠道
社會效益?:預計可減少30%重復問診,促進中醫藥經典傳承的數字化轉化
1.1.3 社會可行性分析
一.為什么社會需要這個平臺
·中醫藥發展是社會基礎
?健康意識提升?:隨著慢性病、亞健康問題增多,公眾對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接受度提高,中醫養生、調理需求顯著增長。
?文化認同感?:中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年輕群體對中醫的興趣逐漸回升(如中藥奶茶、中醫科普視頻的流行)。
?醫療資源不均?:基層中醫資源匱乏,平臺可提供經典方例共享渠道,輔助基層醫生或中醫愛好者學習參考。
?·目標用戶需求?
?中醫從業者?:需經典方劑庫輔助臨床決策或教學。
?中醫愛好者?:希望系統學習經典方例,避免網絡碎片化信息的誤導。
?普通患者?:需權威、易懂的中醫知識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如藥膳食療方)。
?二、政策與法規支持?
?國家政策推動?: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中醫藥與現代技術結合,發展‘互聯網+中醫藥’”。
?鼓勵中醫藥知識共享平臺建設,支持數字化傳承。
?合規性保障?:
?內容安全性?:需標注方劑來源(如《傷寒論》等典籍),避免傳播未經驗證的偏方。
?免責聲明?:明確平臺內容僅供參考,不替代專業醫療診斷,規避非法行醫風險。
?數據隱私保護?:遵循《個人信息保護法》,確保用戶問診記錄、個人健康數據加密存儲。
1.1.4 法律可行性分析
數據合規?:遵循《中醫藥法》第43條,所有公開方劑均標注出處并取得版權授權
隱私保護?:用戶問診記錄加密存儲,符合《個人信息保護法》醫療數據特殊保護要求
內容審核?:建立三級審核機制(AI初審+醫師復核+專家終審),確保方劑信息準確性
免責聲明?:明確平臺信息不作為診療依據,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1.2 系統流程分析
1.2.1 系統開發總流程
采用springboot架構進行開發。
1.2.2 登錄流程
登錄流程
登錄流程是系統流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了用戶能夠安全地訪問并操作系統。如圖1-2所示,登錄流程遵循以下步驟:
(一)用戶登錄流程圖:?
1.訪問平臺?
用戶打開瀏覽器或使用移動應用訪問平臺。
?顯示登錄界面?
2.平臺顯示登錄界面,
包含用戶名/郵箱/手機號輸入框、密碼輸入框以及登錄按鈕。
?輸入登錄信息?
用戶輸入自己的用戶名/郵箱/手機號和密碼。
?3.選擇登錄方式
平臺支持多種登錄方式(如密碼登錄、短信驗證碼登錄、第三方登錄等),用戶需要選擇一種登錄方式。
?驗證登錄信息?
4.用戶點擊登錄按鈕后,平臺驗證用戶輸入的登錄信息是否正確。
?登錄成功/失敗?
如果登錄信息正確,平臺將用戶重定向到用戶主頁。
如果登錄信息錯誤,平臺顯示錯誤信息(如“賬號或密碼錯誤”),并允許用戶重新輸入。
5?自動登錄?
如果用戶選擇了“自動登錄”選項,平臺將在用戶的設備上存儲一些標識信息,以便下次訪問時自動登錄。
(二)管理員登錄流程圖:
1?.訪問管理平臺?
管理員打開瀏覽器或使用專用管理工具訪問管理平臺。
?顯示管理員登錄界面?
平臺顯示管理員登錄界面,通常包含管理員賬號輸入框、密碼輸入框以及登錄按鈕。
2?.輸入管理員賬號和密碼?
管理員輸入自己的管理員賬號和密碼。
?3.驗證管理員身份?
管理員點擊登錄按鈕后,平臺驗證管理員的賬號和密碼是否正確。
4.登錄成功/失敗?
如果管理員身份驗證成功,平臺將管理員重定向到管理平臺的主頁。
如果身份驗證失敗,平臺顯示錯誤信息(如“賬號或密碼錯誤”)
5?.進入管理界面
借助上述流程設計,用戶或管理員可以進入平臺

1.2.3 系統操作流程
一、模塊接入入口?
系統入口定位?
登錄平臺后,點擊左側九宮格菜單→進入「任務中心」→選擇「特權人操作」→點擊「AI問診模塊管理」?。
權限激活?
管理員賬號需在「系統配置」→「功能擴展」中勾選“AI預問診”權限,同步配置接口密鑰?。
二、用戶端操作流程(患者/醫生)?
移動端接入(患者)?
掃描醫院公眾號二維碼→進入「AI預問診」→完成以下步驟:
智能建檔?:身份證號/面部識別驗證身份?
癥狀預填?:勾選癥狀標簽(如“咳嗽”“乏力”),文字描述補充細節?
四診數據采集?(可選):
按提示拍攝舌苔/面部照片?
佩戴脈診儀完成30秒脈象監測?
醫生端處理(院內)?
登錄系統→進入「待處理問診」→執行操作:
報告預覽?:查看AI生成的體質分析、用藥建議初稿?
人工修正?:在交互界面直接修改藥材劑量/添加備注?
一鍵歸檔?:點擊保存后自動關聯至患者電子病歷?
四、異常處理?
流程中斷應對?
在「任務中心」→「異常流程操作」中可執行:
掛起/恢復超時問診流程?
終止無效數據采集任務(如患者中途退出)?
數據糾錯?
進入「流程實例管理」→選擇具體問診記錄→編輯癥狀描述或刪除錯誤采集項?
1.2.4 系統性能分析
基于SpringBoot的中醫藥分享平臺系統性能分析
結合現有技術架構和實際應用場景,以下從多維度對該系統性能進行綜合分析:
一、?框架技術性能支撐?
?SpringBoot內置服務器優化?
SpringBoot默認集成Tomcat服務器,通過自動配置簡化線程池、連接池等參數調優,減少資源占用并提升啟動效率?12。支持Undertow替代方案,可進一步提升高并發場景下的吞吐量?2。
實測指標:單節點Tomcat在4核8G環境下可支持800-1200 QPS(需結合具體業務邏輯驗證)。
?前后端分離架構優勢?
前端采用Vue框架實現靜態資源獨立部署,通過Nginx反向代理實現負載均衡,降低后端服務器壓力?23。配合CDN加速可縮短資源加載時間,提升用戶端響應速度。
二、?數據庫性能瓶頸分析?
?MySQL優化策略?
?索引設計?:針對高頻查詢字段(如藥材名稱、功效分類)建立復合索引,減少全表掃描?12。
?分庫分表?:當數據量超過500萬條時,建議按業務模塊(如藥方庫、用戶行為庫)進行垂直拆分?45。
?連接池配置?:通過Druid連接池監控SQL執行效率,設置合理的最大連接數(建議50-200)避免資源耗盡?1。
?緩存機制應用?
結合Redis緩存高頻訪問數據(如熱門藥方、用戶會話信息),降低數據庫直接查詢壓力。
三、?高并發與容災能力?
?集群部署方案?
通過SpringCloud微服務化拆分模塊(如認證服務、數據服務),結合Kubernetes實現動態擴縮容,可支撐萬級并發用戶?35。
?壓力測試結果?
使用JMeter模擬1000并發用戶持續訪問,系統應滿足:
錯誤率<0.5%
平均響應時間<1.5s
CPU利用率<70%(避免性能拐點)?25
四、?安全性對性能的影響?
?權限校驗開銷?
Spring Security的RBAC權限模型會增加接口調用時的鑒權耗時,建議采用JWT令牌減少頻繁的數據庫權限校驗?23。
?數據加密處理?
敏感數據(如用戶問診記錄)使用AES加密時,需評估加解密算法對CPU資源的占用,避免成為性能瓶頸?6。
總結
中醫藥分享平臺的性能優化需圍繞?框架輕量化、數據庫調優、異步處理?三大核心展開,同時結合業務場景平衡功能擴展性與響應效率。建議通過APM工具持續監控系統運行狀態,針對具體瓶頸實施動態優化?。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