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接盤的80、90后
今天看到一張慘絕人寰的表格。這是不同年代10年內的總出生人口。20后現在只過去一半,不過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到2030年,整個20后能有0.9億基本上到頂了。表格中可以看到,人口最多的是60后,達到2.37億,其次是80后和70后,分別是2.21億和2.17億。
00后和10后雖然開始下滑,但起碼還能穩住,20后的出生人口徹底崩盤,我想這跟疫情以后國內的生存環境有著直接關聯?,F在面臨的情況是,50后已經全部退休,60后大部分也開始退休了,如果按30年一代人計算的話,50后的退休金全部由80后承擔,60后的退休金由90后承擔。
而80,90后正好是嬰兒潮的高峰,80后2.21億遠遠覆蓋了50后的1.61億,90后2.07億雖然比60后的2.37億略少,但有著80的結余,總體也沒差多少。所以現在50,60后的小日子很好過,年年都能漲退休工資,甚至一些機關退休人員的工資遠遠超過社會平均收入水平,一個月1,2w也是隨處可見。
因為我國社保是現付制的嘛,所以眼下交社保的年輕人越多,當前的退休人員日子過得越舒服。按這個邏輯推算,70后和80后由00后和10后負擔,分別是2.17億對1.63億,2.21億對1.63億。
人口相差不多,但是因為拿退休金基本是全拿,不管是100還是10000,但是交社保可不是全交,所以實際供養比例會低很多,我估計起碼砍掉一半,也就是一個年輕人養兩個老人的水平。然后再看一下90后:20后,那簡直驚悚——2.09:0.9。如果再砍掉20后一半交社保的人,按0.5算,也就是1個20后要負擔4個90后!
假如上面不從根本上改變分配方式,或者沒有大規?,F金補貼生育,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是定數了。一個年輕人供養四個老年人,這種供養比例,古今中外,無論放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是絕對不可能成立的。所以最后的結論是,如果按先行的社保體系繼續運作下去,90后恐怕很難拿到養老金。當然,80后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就產生一個疑問,既然到時候拿不到,那么現在又為何要交呢?我從23年開始把社保交在深圳,短短2年時間,就從700漲到現在的1300,幾乎已經翻倍了。我壓根就沒想著要拿回來,完全是當買個心理安慰,而且每個月少1300對個人來說也不算什么很大損失。
但是這種心理安慰是有上限的,比如上海職工就業社保,算上個人和公司的,總數2670(最低),比起深圳要翻倍還不止,這個數字我就完全無法接受了。我覺得現在自己買社保完全是非理性的一種行為。
作為一個理性人自己也很難理解為啥還要接著繼續下去。實際上我最大的希望是社保趕緊漲瘋狂地漲,比如深圳這邊一下子漲到跟上海一樣,這樣我就不用糾結了,直接斷繳費一了百了。
養老生育是90后的兩個痛,說實話,要不是房地產,這些真的可以克服,但是房地產這一波,真的讓人破防了。雖說房地產從01年中國入世就開始漲了,但真正大漲有3波,13年,16年和21年。這幾年恰好卡住了90后結婚生子的年齡段。
我記得很清楚,當初把房價上漲歸功于丈母娘,現在就完全沒這個說法了。現在的房價差不多回到了15,16年的樣子,也就是說近十年買房的人基本被深套。深套這個詞聽上去是個簡單的中文詞語,但是背后的含義是,被深套的90后不敢消費,不敢結婚,不敢生育,作為人類該有的一些行為都被扭曲了。
一個個活得都不太像人了,就像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我認識的一些90后里,絕育率極高,無論收入情況如何,都不肯生娃,極度沒有安全感。感謝房地產對人們一次性30年收入的收割,把人的價值觀都徹底顛覆了。
偏偏90后吃盡了這波時代黑利,用最高的價格買房,卻遇上了房價崩盤,跟炒股一樣,上漲一毛錢沒吃到,下跌吃了個滿中滿,關鍵是跌到什么時候還不知道。我相信全中國怨氣最大的群體就是90后,偏偏這撥人還是當打之年,路漫漫一眼望不到頭。
90后就是這樣一波天生自帶de-b-u-ff的人,出生就已經輸了。雖然有些悲觀,但從好的方面想,眼前這些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你都能接受,未來基本上無所畏懼,不會更差只會越來越好。就像電影《小丑》里面小丑菲尼克斯那句名言,我已經一無所有,沒什么東西能夠傷害到我了。不要騷操作,盡可能保持現狀,我覺得這是90后最好的歸宿。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