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項計算公式
轉載請注明 來源:http://www.eword.name/
Author:eword
Email:eword@eword.name
高項計算公式
投資收益率計算公式
ROI=(總的折現收益-總的折現成本)/折現成本
| 項目 | 投資(萬元) | 銷售收入(萬元) |
|---|---|---|
| A | 1000 | 1200 |
ROI=(1200-1000)/1000=20%
投資回收期計算
-
靜態
各年的現金凈流量不想等
投資回收期=(T-1)+第(T-1)年累計現金流絕對值/第 T 年現金流量
(更容易解讀) 投資回收期=(T-1)+第 (T-1) 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資額/第T年的現金凈流量
T 為累計凈現金流量現值出現正值的年數
? 各年的現金凈流量相等
? 投資回收期=投資總額 / 年現金凈流量
- 動態
? 投資回收期=(T-1)+第(T-1)年累計折現值/第 T 年折現值
?
系統可用性分析
可用性 = 可用時間/總時間
? = [平均無故障時間/(平均無故障時間+平均維修時間)]*100%
溝通渠道計算
溝通渠道數量=n(n-1)/2
n代表干系人數量
EMV 決策樹計算
EMV=盈利百分比*影響值-風險百分比*影響值
EMV=Σ(收入-成本)*占比%
自制和外購分析
對比 成本大小、技術、涉密、長期使用 等方面。
凈現值(后續學習補齊)
一個投資項目,其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原始投資額現值之間的差額稱為凈現值 NPV (Net Present Value)。
NPV =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 - 原始投資額現值
PERT (三點估算)
tm:最可能時間;
to:最樂觀時間;
tp:最悲觀時間
期望值:
期望值(拋物線中軸線位置):
期望值=(to+tp+4*tm)/6
標準差:
標準差(拋物線內面積間隔距離):
標準差=(tp-to)/6
面積法:
面積法三概率數值:68% 95% 99% 拋物線中軸左右各一半概率。
注意:
-1σ至-2σ之間的完成概率=50%-34.1%=50%-68.2%/2=(100%-68.2%)/2=15.87%
1σ至2σ之間的完成概率=50%+34.1%=50%+68.2%/2=(100%+68.2%)/2=84.1%

成本類計算
基礎指標定義
- PV(Planned Value):計劃值
? 截止當前的計劃預算,應該完成多少工作(按照計劃截止目前應該花費的預算)
- EV(Earned Value):掙值
? 截止當前完成的實際工作量(價值),完成了多少預算的工作 (實際完成的工作,按照預算標準應該有的花費)
- AC(Actual Cost):實際成本
? 截止當前完成的實際成本,完成工作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截止目前實際的花費)
- BAC(Budget cost at completion):項目總預算
? 項目完工時的計劃價值(所有),全部工作的預算是多少?按照原計劃,完成所有工作所需的預算成本)不改變成本基準,BAC就不會發生變化。
- EAC(Estimate at completion):完成時估算
? 項目完工時的預計所需成本(所有),(全部工作的成本是多少?)它是根據項目的績效和風險量化對項目最可能的總成本所做的一種預測。(根據截止目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完工時,需要花費的成本預算)
- ETC(Estimate To Complete):完成時尚需估算
? 項目完工時尚需的成本(未完成的那部分),根據項目的績效和風險量化對項目最可能的總成本所做的一種預測。完工尚需估算 剩余工作在當前的估算是多少?(截止目前,剩余工作到完工時,需要花費的成本預算)
以上6個指標為成本管理的基礎指標,其余指標均可根據此6個指標進行計算。
指標計算基礎公式
-
CV:成本差異
CV = EV–AC
CV>0代表成本節約,好!
-
SV:進度差異
SV = EV–PV
SV>0代表進度提前,好!
-
SPI:進度績效指數
SPI = EV/PV
SPI>1代表實際進度快,好!
-
CPI:成本績效指數
CPI = EV/AC
CPI>1代表工作價值高,好!
-
VAC: 完工偏差
VAC= BAC-EAC
-
TCPI:完工尚需績效指數
衡量未來完成工作的難度
TCPI = (BAC-EV) / (BAC - AC)
TCPI = (BAC-EV) / (EAC - AC)
既
TCPI = 剩余工作量 / 剩余成本(資金)
公式轉換
(1)典型情況(已經確定工期延誤,無法彌補)
當前偏差被視為有具有典型性,可以代表未來的偏差。既無法糾正或無需糾正。
檢查點到終點的發展趨勢和檢查點到起點一樣
ETC:完成預估
- ETC=(BAC-EV)/CPI
EAC:完工估算
- EAC = AC + ETC
? = AC+(BAC-EV)/CPI
? = AC + BAC/CPI - EV/CPI
? = AC + BAC/CPI - AC
? = BAC/CPI
- EAC = BAC/CPI
(2)非典型情況(可以調整彌補工期)
當前偏差被視為一種特例,團隊認為可以糾正并且不會發生類似的偏差。既可被糾正且應該糾正和后續不再生。
檢查點到終點的發展趨勢和檢查點到起點不一樣
ETC:完成預估
- ETC=BAC-EV
EAC:完工估算
- EAC = AC+ETC
? = AC+(BAC-EV)
單代號網絡圖(前導圖 PDM )
1、用節點表示活動,用箭線標識活動之間的關系。
2、緊前工作:網絡圖中,相對于某項工作而言,緊排在該工作之前的工作稱為該工作的緊前工作
3、緊后工作:網絡圖中,相對于某項工作而言,緊排在該工作之后的工作稱為該工作的緊后工作。
4、活動之間可以表達四種依賴關系。
活動關系
- 關系(F-S 型):前序活動結束后,后續活動才能開始。
- 關系(F-F型):前序活動結束后,后續活動才能結束。
- 關系(S-S 型):前序活動開始后,后續活動才能開始。
- 關系(S-F 型):前序活動開始后,后續活動才能結束。
ES、EF、LS、LF、TF、FF 的概念
-
ES = Earliest Start time(最早開始時間)。
某項活動能夠開始的最早時間。
-
EF = Earliest Finish time(最早結束時間)。
某項活動能夠完成的最早時間。
EF=ES+工期估算
-
LS = Latest Start time(最晚開始時間)。
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工作必須開始的最遲時間。
-
LF = Latest Finish time(最晚結束時間)。
? 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工作必須完成的最遲時間。
-
TF = Total Float time(總浮動時間,總時差)。
供需推遲開工而不會影響總工期的最大時間
TF = LS - ES = LF - EF
-
FF = Free Float time(自由浮動時間,自由時差).
? FF = MIN{緊后工作的 ES}-EF
- 關鍵路徑:
? 所有從開始到結束的路徑中,活動歷時之和最大的路徑。
-
總工期:
關鍵路徑的活動歷時之和。

技巧:
前往后推:緊前取大
后往前推:緊后取小
關鍵路徑示例:

雙代號網絡圖(箭線圖 ADM)
虛線表示虛活動:指在雙代號網絡圖中,只是用來表示前后相鄰兩項工作之間邏輯關系〔工作銜接)。又稱虛工作、虛工序、虛作業。既不消耗時間,也不耗用資源的虛活動。


雙代號時標網絡圖
繪制方法:
- 雙代號時標網絡圖是將一般網絡圖加上時間橫坐標,工序之間邏輯關系表達與單代號網絡圖完全相同
- 繪制雙代號時標網絡圖的基本符號:用實箭線代表工序,箭線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長度表示工序的作業時間;用波形線代表工序自由時差;用虛線代表虛工序。當實箭線之后有波形線且其末端有垂直部分時, 其垂直部分用實線繪制;當虛箭線有時差且其末端有垂直部分時,其垂直部分用虛線繪制。
繪圖步驟如下:
- 按節點最早時間,在有橫向時間坐標的表格上標定各節點的位置。
- 從每道工序的開始節點出發畫出箭線的實線部分,箭線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長度等于該工序的作業時間。
- 在箭線與結束節點之間,若存在空檔時,空檔的水平投影長度等于該工序的自由時差,用波形線將其連接起來。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