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火把下的星辰:回憶我的90年代求學路
1993年的夏天從鎮前中學初中畢業,我手握政和一中的錄取通知書,卻感覺這張紙比鉛還重。中考成績名列全校第一的喜悅,早已被無錢就讀的現實沖刷得一干二凈。在我們那個小村莊,考上高中并不被視為榮耀之事,唯有考上中專才被視為真正的“躍龍門”,因為中專畢業后能更快分配工作,賺錢貼補家用,而村里已有好幾位讀高中卻未能考上大學的學生。
初中的老師們沒有為我歡呼,村里的鄉親們也無人關心這個“不值得慶?!钡某煽?。在我幾乎要接受務農命運時,姑姑家的表哥來到了我家。那時他做生意也并不順利,卻堅定地說:“你得繼續讀書,錢的事我們一起想辦法?!?/font>
一、90年代農村教育的重壓
九十年代初的中國農村,教育承載著太多沉重。當時農村義務教育資金的主要承擔者是鄉鎮一級,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鄉鎮負擔了農村教育資金的78%。而這筆支出可能占到鄉鎮財政支出的70%左右,使鄉鎮財政成了名副其實的“教育財政”。
學費對于農村家庭而言更是沉重負擔。像我這樣的農村孩子,每學期開學都是家庭最煎熬的時刻。正如新聞報道所描述,班主任上午宣布繳費后,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下午便足額繳納,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則不得不一次次面對被催繳的尷尬境地。
在我的記憶中,暑假我們會上山砍柴火賣,去土窯里搬磚,為的只是攢夠下學期的學費。當時,全國向農民征收的“教育附加費”及各類“教育集資”總額,按最保守估計也達1500億元,教育支出成為農民沉重的經濟負擔。
二、城鄉差距下的求學路
90年代的中國農村,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1993年,全國城鄉小學生的人均經費差距為1.9倍,而到1999年,這一差距擴大到3.1倍。最極端的情況顯示,上海與貴州農村小學生的教育經費差距高達11倍。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經費上,更體現在觀念上。在城市,大學錄取通知書意味著慶祝和榮耀;而在我們農村,考上高中反而被視為“不劃算的投資”。高中三年加上大學四年的開銷,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有數據顯示,在西部地區,一個大學生4年學費相當于貧困地區農民35年的純收入。
與我同時代的鄰居的一位哥哥,歷經三次高考,最終成功“跳出農門”。他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復讀,才成功考取南平師專。這樣的復讀故事在農村并不罕見,當時,全國各地農村普遍“復讀成風”,因為復讀被視為跳出“農門”的唯一途徑。
三、稻草火把般的溫暖
在我求學路上的至暗時刻,表哥的支持就像我童年記憶中那些燃燒的稻草火把——雖微弱,卻足以照亮前路。表哥自己并不富裕,但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我們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長遠?!彼麕臀页隽说谝粚W期的學費,并承諾會繼續支持我。
高中三年,我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我父親為了讓我上高中,跟著表哥一起江西做生意,在江西那邊的生意也不好做,后來,表哥意識到在農村做生意困難重重,恰逢上海浦東大開發,他及時調整方向,前往上海發展。此后,我前往蘭州大學讀書,每次都在上海轉車,并到他那里借宿一晚。
四、從農村到蘭大的跳躍
1997年,我如愿考入蘭州大學數學系。這一消息在我們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次,不是因為我是村里第一個考上高中的人,而是因為我是村里第一個能進入重點大學的孩子。
蘭州大學的四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在這里,我接觸到了計算機知識,為日后進入互聯網行業埋下了種子。 我在本科畢業時也面臨過是選擇工作賺錢減輕家庭負擔,還是繼續深造的矛盾。 貧窮賦予了我比他人更多的生活體驗,使我更早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除了奮斗,我別無選擇。
大學期間,我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但精神世界卻日益豐富。我沉浸在數學的海洋中,那些抽象的公式和定理,為我日后從事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五、回頭看:教育如何真正改變命運
如今,我從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回想起來,90年代農村教育的種種困境——資源匱乏、觀念落后、經濟壓力——都未能阻止我對知識的渴望。
與現在全社會全力以赴為考試季保駕護航的景象相比,我們那個年代的求學路確實更為艱難。但艱難恰恰磨練了我們的意志。今天,農村教育條件已大為改善,義務教育實現了零負擔,家庭貧困生還能享受寄宿生生活補貼。
然而,觀念的轉變仍需時間。如今仍有許多農村孩子需要明白,努力學習的目的不應只是將來能掙錢脫貧,而是有機會成為棟梁之材。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言:“想成為一流的棟梁之材,比別人更努力一點是有必要的。”
從政和一中到蘭州大學,從數學系到人工智能領域,我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路。這條路上,有表哥的支持,有自己的堅持,更有時代賦予的機遇。我們的故事印證了一個道理:教育確實是改變命運的最可靠途徑,即便這條路在90年代的農村充滿荊棘。
如今,每當我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新的突破,都會想起那個1993年夏天手捧錄取通知書卻無錢就讀的少年。感謝表哥的支持,感謝自己的堅持,讓我抓住了教育這把改變命運的鑰匙。
也許,每個時代都有它特有的困難與機遇,而真正決定一個人未來的,不是起點,而是轉折點處是否有人伸出援手,以及自己是否有勇氣繼續前行。
歡迎大家掃描下面二維碼成為我的客戶,扶你上云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