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當中為什么要使用HTTP PUT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網絡服務接口的一種風格,并不是一個標準,就web service而言,REST要比SOAP(SOAP是標準,不是風格)輕量得多,容易得多。我記得我最初開始接觸web service的時候,所有的材料上來就是一大堆的名詞,SOAP, WSDL,看得頭都要大了,后來提出來的REST就容易理解得多,雖然目前SOAP在企業級的web service中還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公共的Internet上,不是REST的服務實在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評價某某服務是RESTful的,但是從來沒有聽說某某服務是SOAPful的 :-)
微軟對REST的支持有點晚,自.NET3.5開始,WCF也可以提供RESTful接口。當然,REST不光限于web service,網頁服務也可以RESTful,微軟的ASP.NET MVC框架提供了直接的REST支持。
因為REST只是風格,不是標準,所以有的方面容易有誤解,比如說創建和更新某個URI代表的資源的時候,是用HTTP的PUT還是POST命令。REST常用的四種HTTP命令,GET、DELETE、PUT和POST,對于GET和DELETE,一個是獲取資源,一個是刪除資源,沒什么異議,問題是PUT和POST,兩者都有更改指定URI的語義,那么,究竟是用哪一個呢?
有的觀點認為,應該用POST來創建一個資源,用PUT來更新一個資源;有的觀點認為,應該用PUT來創建一個資源,用POST來更新一個資源;還有的觀點認為可以用PUT和POST中任何一個來做創建或者更新一個資源。這些觀點都只看到了風格,爭論起來也只是爭論哪種風格更好,其實,用PUT還是POST,不是看這是創建還是更新資源的動作,這不是風格的問題,而是語義的問題。
REST是一種風格,但是還是依賴于HTTP協議,在HTTP中,PUT被定義為idempotent的方法,POST則不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Methods can also have the property of "idempotence" in that (aside from error or expiration issues) the side-effects of N > 0 identical requests is the same as for a single request.”
上面的話就是說,如果一個方法重復執行多次,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idempotent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加入由一個博客系統提供一個Web API,模式是這樣http://superblogging/blogs/post/{blog-name},很簡單,將{blog-name}替換為我們的blog名字,往這個URI發送一個HTTP PUT或者POST請求,HTTP的body部分就是博文,這是一個很簡單的REST API例子。我們應該用PUT方法還是POST方法?取決于這個REST服務的行為是否是idempotent的,假如我們發送兩個http://superblogging/blogs/post/Sample請求,服務器端是什么樣的行為?如果產生了兩個博客帖子,那就說明這個服務不是idempotent的,因為多次使用產生了副作用了嘛;如果后一個請求把第一個請求覆蓋掉了,那這個服務就是idempotent的。前一種情況,應該使用POST方法,后一種情況,應該使用PUT方法。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兩個方法的差別沒什么大不了的,用錯了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是你的服務一放到internet上,如果不遵從HTTP協議的規范,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比如,沒準Google Crawler也會訪問你的服務,如果讓一個不是indempotent的服務可以用indempotent的方法訪問,那么你服務器的狀態可能就會被Crawler修改,這是不應該發生的。
歡迎大家掃描下面二維碼成為我的客戶,扶你上云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