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的那點事兒,你知道嗎
1、count(*) 和 count(1)和count(列名)區別
執行效果上:
count(*)包括了所有的列,相當于行數,在統計結果的時候,不會忽略列值為NULL
count(1)包括了忽略所有列,用1代表代碼行,在統計結果的時候,不會忽略列值為NULL
count(列名)只包括列名那一列,在統計結果的時候,會忽略列值為空(這里的空不是只空字符串或者0,而是表示null)的計數,即某個字段值為NULL時,不統計。
執行效率上:
列名為主鍵,count(列名)會比count(1)快
列名不為主鍵,count(1)會比count(列名)快
如果表多個列并且沒有主鍵,則 count(1) 的執行效率優于 count(*)
如果有主鍵,則 select count(主鍵)的執行效率是最優的
如果表只有一個字段,則 select count(*)最優。
2、校對規則
MySQL在Linux下數據庫名、表名、列名、別名大小寫規則是這樣的:
1、數據庫名與表名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
2、表的別名是嚴格區分大小寫的;
3、列名與列的別名在所有的情況下均是忽略大小寫的;
4、字段內容默認情況下是大小寫不敏感的。
因為默認情況下字段內容是不區分大小寫的,也即大小寫不敏感。所以解決方案就是要新增字段內容的校驗規則。
使用mysql 的BINARY 關鍵字使搜索區分大小寫。
在查詢的sql中加入BINARY 關鍵字,select * from tb_user where BINARY username ='user';
這種方式相對較簡單,不用改動表結構,只需在需要區分查詢的字段前加上關鍵字。這種方式也是有缺點的,每次寫查詢的時候都要注意加關鍵字,并可能需要改動的代碼較多。
在創建表的時候進行限制
CREATE TABLE `tb_user1` (
`id` BIGINT (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戶id',
`username` VARCHAR (50) BINARY NOT NULL COMMENT '用戶名',
PRIMARY KEY (`id`)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 COMMENT = '用戶表';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b_user1;
tb_user1 | CREATE TABLE `tb_user1`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戶id',
`username` varchar(50)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COMMENT '用戶名',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用戶表'
1 row in set
或者 使用
CREATE TABLE `tb_user2` (
`id` BIGINT (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戶id',
`username` VARCHAR (50) NOT NULL COMMENT '用戶名',
`info` VARCHAR (100) NOT NULL COMMENT '詳情描述',
PRIMARY KEY (`id`)
) ENGINE = INNODB DEFAULT CHARSET = utf8 COLLATE=utf8_bin COMMENT = '用戶表';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tb_user2;
tb_user2 | CREATE TABLE `tb_user2`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用戶id',
`username` varchar(50) 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COMMENT '用戶名',
`info` varchar(100) 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COMMENT '詳情描述',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LLATE=utf8_bin COMMENT='用戶表'
使用 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LLATE=utf8_bin會將字段中varchar類型的全部設置區分大小寫。這兩種查看表的詳情,本質上都是 在字段上 加上了 COLLATE utf8_bin。
總結:
字段值的大小寫由mysql的校對規則來控制。提到校對規則,就不得不說字符集。字符集是一套符號和編碼,校對規則是在字符集內用于比較字符的一套規則。 一般而言,校對規則以其相關的字符集名開始,通常包括一個語言名,并且以ci(大小寫不敏感)、cs(大小寫敏感)或_bin(二元)結束 。
比如 utf8字符集,,如下表:
1)utf8bin:utf8bin將字符串中的每一個字符用二進制數據存儲,區分大小寫。
2)utf8generalci:utf8generaci不區分大小寫,ci為case insensitive的縮寫,即大小寫不敏感。
3)utf8generalcs:utf8generalcs區分大小寫,cs為case sensitive的縮寫,即大小寫敏感。
3、ON DUPLICATE KEY UPDATE
mysql提供了這樣的語法,即當我們往表里插數據里,如果數據已經存在(通過主鍵或唯一索引確定),我們可以對已存在的記錄做更新操作。如:
INSERT USER(id,username) VALUES(1,'張三豐')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username='王老五'
面的sql意思是,如果id為1的記錄不存在,則insert一條id=1、username=張三豐的記錄;否,將id為1記錄的username改為王老五。這只是插入單行數據,mysql甚至支持批量操作,如:INSERT INTO table (id,a,b,c) select id,a,b,c from xxx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a=VALUES(a),b=VALUES(b),c=VALUES(c)
即通過insert into ...from 來批量插入,然后通過values(xxx)來取得結果集中對應的字段值。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