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考研復試復習-5
第七部分:IO系統
1,IO接口是什么?
IO接口是主機與外設的交界面,實現主機與外設的信息交換,為一片芯片集成于主板之上。
2,IO接口的作用是什么?(按執行順序)
(1)進行地址譯碼和設備選擇
(2)傳送控制命令和狀態信息
(3)由于主機與外設之間的速度差異,IO接口具有緩沖作用。
(4)信號格式轉換(外設:串行,內部:并行)
3,IO接口的類型?
按照數據傳送方式: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訪問IO設備的控制方式分為:程序查詢接口、中斷接口、DMA接口
按照功能選擇的靈活性可分為:可編程接口和不可編程接口。
4,IO接口的結構
(1)IO端口:
接口中直接可以被CPU訪問的寄存器,包括數據端口(數據緩沖寄存器)、狀態/控制寄存器(狀態信息可控制信息不在同一時間傳送所以可以共用同一個寄存器)
(2)IO端口的編址方式:
1??、統一編址:
與內存使用連續的存儲空間,IO端口看作普通的存儲單元、可以使用統一的輸入輸出指令,CPU訪問IO更加方便,但是占用了主存的地址空間使主存的存儲空間變小。
2??、獨立編制:
與內存的存儲空間獨立,不占用內存的地址空間,需要專門的IO指令來訪問IO端口,增加了控制的復雜性。
5,IO接口如何與主機交換信息?
三種IO方式:
(1)查詢方式
在IO設備工作時,CPU處于忙等狀態,即一直循環查詢IO接口的數據端口,看數據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在這種情況下,IO設備與CPU只能串行工作,效率低。
(數據流向:IO設備->CPU->內存、傳送的數據的單位:一個字)
(2)中斷驅動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IO設備與CPU并行工作,在IO設備準備好數據之后,主動打斷CPU的運行
(數據流向:IO設備->CPU->內存,傳送的數據單位:一個字)
中斷處理過程(可以實現多重中斷的情況下)?
關中斷
保存斷點:將PC的值壓入棧中
中斷服務程序尋址:硬件產生向量地址(中斷類型號)、再由中斷向量地址找到入口地址
保存現場和屏蔽字
開中斷(接受其他中斷)
執行中斷服務程序
關中斷
恢復現場和屏蔽字
開中斷
中斷返回
注:前三個步驟由硬件完成,所以又稱為中斷隱指令
如何實現多重中斷?
設置中斷處理優先級,每一個中斷源都有一個屏蔽字,通過屏蔽字來決定中斷之間的優先處理次序,使優先級高的中斷可以打斷優先級低的中斷。并且中斷屏蔽字是可以動態改變的。
當多個設備發出中斷請求時應該先處理哪一個?
設置中斷響應優先級,通過硬件排隊電路來決定順序。
(3)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
內存與DMA接口之間有一條直接的數據通路,方便DMA訪問內存,DMA控制器直接對總線進行控制,數據交換不需要進過CPU,直接在DMA與主存之間進行,進一步解放CPU,CPU只需要在傳送1個或多個數據塊的開始或結束的時候才進行干預,在一批數據結束之后DMA控制器發出中斷。
DMA的對總線使用權大于CPU,對CPU的存取周期進行挪用。
(數據流向:IO設備->內存)
(4)通道方式
通道是一種小型的處理機,在使用通道之前,cpu將相應的通道程序存入內存中,然后向通道發出指令,指明了通道程序所在的位置,以及進行操作的IO設備。
可以對一組數據進行讀寫,完成之后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
IO指令和通道指令的區別?
IO指令由CPU執行,通道指令由通道執行,在有通道的CPU中,IO指令不直接控制數據的傳送。
6,外部設備
(1)顯存:(顯卡的存儲容量)
最小容量(存儲一幀)=分辨率??灰度級位數(色彩位數)
(2)外存(磁盤)
磁盤的平均存儲時間 = 尋道時間+旋轉延遲+傳輸時間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