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7內核(一):發展史

PHP1
1994年,一位名叫Rasmus lerdorf的兄臺為了在網上展示自己的履歷和網頁流量的統計,用Perl開發了一套腳本,后來因與日俱增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lerdorf便使用c語言進行了重寫,重寫后的程序支持數據庫的訪問,以及web應用程序的簡單開發,備受好評,隨后便以Personal Home Page Tools為名發布了第一個版本。

PHP2
為了PHP的改進和快速發展,lerdorf在1995年6月8日將其開源,于是PHP2.0問世,并被命名為PHP/FI。隨后,在經歷了數次beta版本的發布,于1997年推出了官方正式版本。而此時,全世界已有50000個域名安裝了PHP,占所有域名的1%。
PHP3
其實在PHP/FI官方版本發布之前,兩位來自以色列的工程師Zeev Suraski和Andi Gutmans就已經著手于PHP解析器的重寫,為PHP3.0打下了基礎,所以PHP/FI發布之后,便開放了PHP3.0的測試,并于1998年6月正式發布。而此時的PHP被正式更名為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
PHP3.0有強大的擴展性,除了可以給用戶提供數據庫、協議和API的基礎結構外,還吸引了大量的開發人員加入,并提交新的模塊,這也是PHP3.0獲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PHP4
PHP3.0正式發布后,Zeev Suraski和Andi Gutmans開始改寫PHP的內核,命名為Zend Engine(是Zeev和Andi的縮寫),也就是我們熟知的Zend引擎。該引擎在1999年被引入PHP4.0,并在2000年正式發布。PHP4.0不僅擁有更好的性能,還支持了Session、輸出緩沖等功能,吸引了大批開發者。此時安裝PHP的網站已經達到了數百萬,占據所有網站的20%。

PHP5
2004年7月13日,基于Zend Engine 2.0的PHP5公開發布,全面引入了面向對象機制,并保留了向下兼容性。隨后5.3到5.6版本的發布,相繼增加了命名空間、閉包、Traits、短數組等特性,使PHP語法越來越靈活,直到目前,仍然有許多網站使用PHP5.6。

PHP6
我們都知道,PHP并沒有發布6.0,原因是曾有一群人創建了PHP6的項目,主要的目的是為PHP引擎增加Unicode支持,當時開發者們同時維護5和6的開發,慢慢的大家發現新功能都等著提交給6,而6因為開發速度慢導致很多新特性沒法提交,狀態很不理想,再后來6就沒人開發了。最終經過PHP社群核心貢獻者投票,超過7成的人同意最新的PHP版號將是PHP7而非PHP6,故PHP直接跳過了6.0版本。
PHP7
2014年,PHP7正式發布,Zend引擎被再次重寫,并以Zend Engine 3.0 的身份亮相,使得PHP語言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大量測試顯示PHP7比PHP5.6在各種開源項目中有60%到200%的性能提升。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PHP7的核心開發人員,PHP5.4、PHP5.5的主要開發人員“惠新宸”,是PHP開發組核心成員,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PHP技術專家,人送外號“鳥哥”。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