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科學方法概論》第二章
在第二章中,常紹舜教授詳細梳理了系統科學從起源到全球發展的脈絡,并對各個階段的重要學派和理論進行了深入闡述。他強調系統科學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在解決實際工程與軍事問題中逐漸成型,并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擴展至多個學科領域。
作者詳述了系統科學的發展歷程,將其劃分為三個關鍵時期:早期發展階段主要聚焦于基礎理論的建立,包括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等;在隨后的蓬勃發展期,系統科學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深化研究;進入多元發展期后,系統科學進一步拓展至更廣泛的領域,展現出更為豐富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應用價值。
此外,本章還重點解析了系統內部的基本關系和規律,包括結構關系、相互作用關系、控制反饋關系、適應性關系以及層次關系等核心內容。常紹舜教授指出,系統科學中的統一性規律要求我們重視整體視角,多樣性規律提示我們要關注系統內部復雜性和差異性,而相互作用規律、動態性規律及開放性規律則揭示了系統行為變化和演化的深層機制。
最后,本章介紹了系統方法這一重要工具箱,涵蓋了系統思維、系統建模、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和系統控制等多個方面,這些方法對于理解系統的內在機理、應對復雜問題和優化決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方法,我們能更好地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工作,推動社會各領域的創新發展。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