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是怎樣跑起來的》第五章讀后感
內存和磁盤都是計算機中的存儲部件,但它們的工作機制和特性有所不同。內存利用電流進行高速存儲,但由于成本較高所以容量有限;而磁盤則是通過磁效應實現數據存儲,雖然速度較慢但價格相對低廉,可提供大量存儲空間。程序以存儲程序方式保存在磁盤等存儲設備中,并按照指令順序被讀入內存運行,因為CPU需要通過內部的程序計數器來指定內存地址,才能執行相應的指令。
為了提高磁盤數據的訪問速度,系統引入了磁盤緩存這一概念。磁盤緩存是指將從磁盤讀出的數據暫時存放在內存中,當再次需要同一數據時,可以直接從內存(即磁盤緩存)中獲取,從而避免頻繁地與低速磁盤交互,大幅提升數據訪問效率。
虛擬內存是另一種體現內存和磁盤關系的技術。它是一種將部分磁盤空間當作額外的內存使用的方法,當實際物理內存不足時,操作系統會自動在磁盤上創建一個“假想”的內存區域,通過內存頁面的換入換出,使得即使物理內存較小也能運行較大的程序。
第五章還介紹了節約內存的編程方法,例如通過使用動態鏈接庫(DLL文件)共享函數和數據,以及采用_stdcall調用來減小程序體積,但這部分內容沒有詳細展開具體的操作步驟。
此外,第五章講述了磁盤的物理結構,磁盤表面被劃分為多個扇區,其中扇區是磁盤讀寫的最小物理單位,但在邏輯層面,文件系統的讀寫單位通常為簇,不同的文件不能存儲在同一簇內,因此即使是極小的文件也會占用至少一個簇的空間。
總的來說,在閱讀第五章后,我們對內存與磁盤的關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磁盤緩存作為內存與磁盤之間橋梁的角色,以及虛擬內存如何彌補物理內存不足的問題。磁盤緩存就像是更快捷的交通工具,幫助提升數據讀取速度,而虛擬內存則是在必要時把磁盤空間當作內存使用。對于棧清理方法,雖然理解不夠透徹,但也意識到其有助于減少程序所占用的空間。最后,了解到簇是磁盤存儲的基本邏輯單位,而非之前的扇區概念,這些收獲加深了我們對計算機存儲原理的認識。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