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Java 8 引入的一個很有趣的特性是 Optional 類。Optional 類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臭名昭著的空指針異常(NullPointerException) —— 每個 Java 程序員都非常了解的異常
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用例開始。在 Java 8 之前,任何訪問對象方法或屬性的調用都可能導致 NullPointerException
String isocode = user.getListNames().get(0).toUpperCase();
如果我們需要確保不觸發異常,就得在訪問每一個值之前對其進行明確地檢查
if (user != null) {
List lists = user.getListNames();
if (lists != null) {
String str = lists.get(0);
if (str != null) {
String isocode = country.getIsocode();
}
}
}
你看到了,這很容易就變得冗長,難以維護
Optional的對象可能包含值,也可能為空。你可以使用同名方法創建一個空的 Optional
![]()
你可以使用 of() 和 ofNullable() 方法創建包含值的 Optional。兩個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如果你把 null 值作為參數傳遞進去,of() 方法會拋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訪問 Optional 對象的值,使用get方法

當我們使用optional方法的時候也可能會拋異常,所以在get之前要再判斷一下
@Test
public void whenCheckIfPresent_thenOk() {
User user = new User("john@gmail.com", "1234");
Optional<User> opt = Optional.ofNullable(user);
assertTrue(opt.isPresent());
assertEquals(user.getEmail(), opt.get().getEmail());
}
檢查是否有值的另一個選擇是 ifPresent() 方法。該方法除了執行檢查,還接受一個Consumer(消費者) 參數,如果對象不是空的,就對執行傳入的 Lambda 表達式:
opt.ifPresent( u -> assertEquals(user.getEmail(), u.getEmail()));
這個例子中,只有 user 用戶不為 null 的時候才會執行斷言
返回默認值
Optional 類提供了 API 用以返回對象值,或者在對象為空的時候返回默認值。
這里你可以使用的第一個方法是 orElse(),它的工作方式非常直接,如果有值則返回該值,否則返回傳遞給它的參數值:
@Test
public void whenEmptyValue_thenReturnDefault() {
User user = null;
User user2 = new User("anna@gmail.com", "1234");
User result = Optional.ofNullable(user).orElse(user2);
assertEquals(user2.getEmail(), result.getEmail());
}
這里 user 對象是空的,所以返回了作為默認值的 user2。
如果對象的初始值不是 null,那么默認值會被忽略:
@Test
public void whenValueNotNull_thenIgnoreDefault() {
User user = new User("john@gmail.com","1234");
User user2 = new User("anna@gmail.com", "1234");
User result = Optional.ofNullable(user).orElse(user2);
assertEquals("john@gmail.com", result.getEmail());
}
第二個同類型的 API 是 orElseGet() —— 其行為略有不同。這個方法會在有值的時候返回值,如果沒有值,它會執行作為參數傳入的 Supplier(供應者) 函數式接口,并將返回其執行結果:
User result = Optional.ofNullable(user).orElseGet( () -> user2);
轉換值
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轉換 Optional 的值。我們從 map() 和 flatMap() 方法開始。
先來看一個使用 map() API 的例子:
@Test
public void whenMap_thenOk() {
User user = new User("anna@gmail.com", "1234");
String email = Optional.ofNullable(user)
.map(u -> u.getEmail()).orElse("default@gmail.com");
assertEquals(email, user.getEmail());
}
map() 對值應用(調用)作為參數的函數,然后將返回的值包裝在 Optional 中。這就使對返回值進行鏈試調用的操作成為可能 —— 這里的下一環就是 orElse()。
相比這下,flatMap() 也需要函數作為參數,并對值調用這個函數,然后直接返回結果。
下面的操作中,我們給 User 類添加了一個方法,用來返回 Optional: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position;
public Optional<String> getPosition() {
return Optional.ofNullable(position);
}
//...
}
既然 getter 方法返回 String 值的 Optional,你可以在對 User 的 Optional 對象調用 flatMap() 時,用它作為參數。其返回的值是解除包裝的 String 值:
@Test
public void whenFlatMap_thenOk() {
User user = new User("anna@gmail.com", "1234");
user.setPosition("Developer");
String position = Optional.ofNullable(user)
.flatMap(u -> u.getPosition()).orElse("default");
assertEquals(position, user.getPosition().get());
}
過濾值
除了轉換值之外,Optional 類也提供了按條件“過濾”值的方法。
filter() 接受一個 Predicate 參數,返回測試結果為 true 的值。如果測試結果為 false,會返回一個空的 Optional。
來看一個根據基本的電子郵箱驗證來決定接受或拒絕 User(用戶) 的示例:
@Test
public void whenFilter_thenOk() {
User user = new User("anna@gmail.com", "1234");
Optional<User> result = Optional.ofNullable(user)
.filter(u -> u.getEmail() != null && u.getEmail().contains("@"));
assertTrue(result.isPresent());
}
如果通過過濾器測試,result 對象會包含非空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