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目睹之怪現狀---來一個靈活的工作流審批系統
說說就工作流這塊的奇葩事吧:每一個不懂技術的部門負責人都會承諾為公司打造一個靈活的工作流審批系統,因為不用考慮實現,
業務也由產品來梳理,什么都要搞:表單設計器、流程設計器、圖形化配置業務以及接口。最終就是畫了個航母造了個小木舟,想法和做法脫節后期維護牽一發動全身。
每一個略懂技術的部門負責人會比較謹慎評估然后根據業務做適當的包裝,因為他知道不可能做成市面上成熟的產品那樣,
只能借鑒一些然后根據定制化需求能快速配置、修改穩定上線,雖然糙點但好歹平穩。每一個懂技術親自下手的部門負責人最終把項目搞黃,
想做成各項目統一的引擎平臺,結果各個項目都提需求,待辦查詢定制一下吧、流程回退定一下吧、批量審批定制一下吧、異步回調太慢、
API和業務調用事務沒保障。。。應接不暇導致誰都覺得不好用,飲恨離職。各項目剝離了又自己實現一遍。
好吧,有了前浪的經驗說下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流平臺:
1、開發人員友好,修改的口入手便捷,沒有太多條條框框,自由度高,流程引擎就做流程推進就夠了。
2、不依賴任何形式的組織架構,每個公司的人事架構都不一樣,如果想能通吃這塊的管理夠做個系統。
3、不要妄圖做數據閉環,讓已有或者新系統主動集成工作流平臺,盡量少感知地被集成。做足可配的方案,定位為工具、庫,少侵入調用系統的設計。
4、可以有表單設計器,但是只是錦上添花的功能,做做簡單表單,為什么?因為投入的精力收和回報不成正比。
So這就是個給開發人員用的,簡單快速集成的平臺,快速交付,不需要太多額外學習,開箱即用。
如果流程的變更業務人員也能參與做一寫簡單調整。很多標榜業務人員可配,稍微復雜點的場景就無能為力了,交給業務人員來維護這個念頭趁早斷了,
如果純業務能把你全部的流程配出來那說明你的業務實在太簡單,可能得想下是否有必要上流管控程。
以下為部分截圖,現階段只是可用,交互和代碼還在重構,正在應用在內部替換泛微那套,有感興趣的之后會將代碼開源。
完成了基礎的功能,能夠覆蓋80%的審批場景,自定義流轉動態腳本,支持版本維護等。。。














下篇整理下思路將說說設計和實現,歡迎互相交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