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目睹之怪現狀 - 企業、系統

做了十幾年企業信息化系統,也算有點積累吧,平時也有些粗淺的思考,沒有特別的高屋建瓴的戰略經營思維,就說說常見系統建設方面設計、落地以及問題。
先說下這些年來接觸的大中等規模公司企業內部信息化概況,可能由于所待過公司行業的局限性,難免有以偏概全的描述歡迎斧正。
大型企業系統繁多,生產經驗類的核心業務系統外。還有費用報銷、人力、內控等管理類的。甚至于系統周邊的前后臺上下游、集成或數據子系統,努力做標準化,注重重用、數據共享。
提升合規性、管理水平,對信息系統建設意愿強烈,組織者更關注提煉并升華其賦予系統的理念。
而中型公司取決于頂層的格局,限制于成本,組織者更關注于性價比,因其公司人數規模達到一定的體量了,就必須有專門的人來干這些事,像流水線上一道工序,并不會深挖戰略性的愿景。
強調服務化,停留在將事務性工作電子化。
中型公司的發展歷程往往經歷了,外采系統獨立使用,非全職自研內部系統,成立專門信息化部門,集成外采系統和接手上一階段自研系統,
(長期:由于公司發展早期業務和規模以及人員眼光的局限性,外采系統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了,此時的需求可能依然是偽需求,
管理水平如果沒有提升將導致系統將堆疊更多的個人習慣色彩的功能,并沒有解決公司以及業務層面的問題,僅僅是協助手工的數據處理工具,
結局就是運維歷史遺留系統外加逐漸重構老版本自研系統。
一般必不可少的有:
人力/薪資 財務 采購 費控 考勤 OA 工單/項目管理等
任何一個都能做的比較深入,如果挑一個市面最多商用的產品和自研的非OA莫屬,畢竟流程標準化算是企業數字自動化的入門。
而且也是最難集成的,主要是有人崗部門從屬關系這個架構體系的基礎數據,市面上開箱即用的Saas幾乎可以告別選型階段了。
畢竟不像Crm采購燈系統只有部分人員參與業務。加上疫情至今零代碼、低代碼的概念炒作的也比較多,沒有中臺吹的那么玄乎,好歹確實有不少廠商有落地實施產品,各有千秋。
至于是否像宣傳中那樣后續整理發出。
2019年初做了半途的服務化大平臺規劃,其中有一塊流程引擎+表單/流程設計器,停留在想法沒有排期實現,不過利用碎片時間驗證了思路的可行性。
下一篇將說一下理想中方案的設計和目前的一個Demo實現,放在下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