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軟件測試之道--讀后筆記
看完google軟件測試之道,以前有認真看過一次,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
在google,測試人員嚴格區分為SET和TE。SET前期深度參與項目的開發,推動開發人員的自測,從破壞者的角度尋找各種bug,通過開發各種測試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TE則在后期項目被確立后參與進來,從用戶的角度去平衡開發與需求。google中測試人員被派駐到到各個產品中進行測試,SET更多的負責產品的質量保障,加快測試與研發的效率,而TE則是從用戶角度去體驗和完善產品,優化各個邏輯操作,推動產品的用戶體驗。
google中最常見的一個產品發布策略是快速迭代策略,不停的發布新版本,通過用戶的使用反饋不斷更新完善,最終推出可靠好用的產品。同時,google中對于測試人員的各個管理角色進行了介紹,印象最深的有兩點:18個月可以自由更換項目組;所有測試最終會消失,更多的測試會高度融合到開發人員的角色中,將單元測試甚至小型測試交由開發完成,測試的角色向高級系統測試轉換,需要有更高的技術能力以及協調溝通能力。測試人員未來的職業上升通道也意味著更多向專業化發展,測試人員不缺,缺的是優秀的測試工程師。通常有人抱怨測試人員不夠用的時候,往往是優化的不夠,效率沒有調到最優。
看完本書最大的感受是職業危機感,測試的發展道路不像開發那么廣且深,更多是往管理或者專業測試深度發展。單純的手工測試將會越來越少,固步自封只會讓自己被淘汰。google中有許多優秀的測試理念,測試人員有很大的自由度去發揮與實施,聯系到國內的行業,至少在我司,許多理念還是難以貫徹實施,比如在開發自測這一塊,推動起來就有很大的難度,要么需要開發人員的高度責任感主動完成,否則更多的只能靠人力推進或者將其bug與考核相掛鉤。另外一條,將測試工程師與測試開發工程師分開,測試開發工程師深度參與項目的前期,這似乎只是出現在產品開發中,一旦項目成型SET是否退出,那么在產品的維護與迭代周期內是否還有測試開發人員的參與,貌似不是。但是在我們的項目中,基本所有測試與測開人員沒有分開來,做的是同一件事,測試人員也沒有融合到開發過程中,對開發細節沒有清晰的概念,大都只會進行項目測試,似乎割裂了開發與測試的耦合狀態。項目前期,測試開發人員基本不會參與產品開發中,這也是快速迭代的一種現狀,也可能與其對測試人員的要求較高有關。在大型的項目中,應該會有較多測開人員參與的。
posted on 2016-09-08 09:53 myshuangwaiwai 閱讀(428) 評論(0) 收藏 舉報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17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