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邊界保護 應保護跨越邊界的訪問和數據流通過邊界提供的受控接口進行通信 應能夠對非授權設備私自聯到內部網絡的行為進行檢查或限制 應能夠對內部用戶非授權聯到外網的行為進行檢查與限制 應限制無線網絡的使用,保證無限玩咯通過受控的邊界設備接入內部網絡 訪問控制 應在網絡邊界或區域之間根據訪問控制策略設置訪問
閱讀全文
摘要:
網絡架構 應滿足網絡設備的業務處理能力滿足業務高峰期的需要。 應保護網絡各個部分的帶寬滿足業務高峰期的需要 應劃分不同的網絡區域,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則為各網站區域分配地址 應避免將重要網絡區域部署在邊界處,重要網絡區域與其他網絡區域之間應采取可靠的技術隔離手段 應提供通信線路、關鍵網絡設備和關
閱讀全文
摘要:
物理地址選擇 機房應放在防震、防風和防雨的建筑內 機房應避免放在頂層或地下室,若放在則應該進行防水防濕措施 物理訪問控制 機房出入口應配置電子門禁系統,控制、鑒別和記錄進入的人員。 防盜竊和防破壞 應將設備或主要設備固定,并設置明顯的不易去除標簽。 應將通信電纜鋪設在隱秘安全處 應設置機房防盜報警系
閱讀全文
摘要:
1.屬于兩層 2.傳輸單元:幀 3.幀的結構: 幀頭:6+6+2=14字節 MTU值:1500字節 幀尾:4字節 幀頭內容:目標MAC,源MAC,類型 類型的作用:識別上層協議 0x0800:上層為ip協議 0x0806:上層為ARP協議 0x代表16進制 4.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交換機/網卡
閱讀全文
摘要:
7應用層 6表示層 5會話層 4傳輸層 3網絡層 2數據鏈路層 1物理層 一、物理層 (physical layer) 1.網線/光纖/空氣 2.比特bit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1024GB=1TB 1024TB=1PB 3.信號:(
閱讀全文
摘要:
nmap -sP 10.1.1.1/24 掃描10.1.1.0整個網段 nmap -p 21,23-25,3389 10.1.1.1 查看該IP地址的這些端口是否打開 nmap -p 21,23 10.1.1.1 -sV 掃描21,23的服務版本 nmap -A 10.1.1.1 全面掃描 nmap
閱讀全文
摘要:
1.PKI概述 名稱:公鑰基礎設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作用:通用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保證信息的安全 組成:公鑰加密技術、數字證書、CA、RA 2.信息安全三要素 機密性 完整性 身份驗證/操作的不可否認性 3.哪些IT領域用到PKI: 1.SSL/HTTPS 2.I
閱讀全文
摘要:
1.domain 2.內網環境: 1.工作組:默認模式,人人平等,不方便管理 2.域:人人不平等,集中管理,統一管理 3.域的特點: 集中/統一管理 4.域的組成: 1.域控制器:D C(domain controllers) 2.成員機 5.域的部署: 1.安裝域控制器--就生成了域環境 2.安裝
閱讀全文
摘要:
Kali Linux 命令集系統信息arch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1)uname -m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2)uname -r 顯示正在使用的內核版本dmidecode -q 顯示硬件系統部件 - (SMBIOS / DMI)hdparm -i /dev/hda 羅列一個磁盤的架構特性hdpa
閱讀全文
摘要:
Linux鏈接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tutorial.html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統 Linux 是一種自由和開放源碼的類 UNIX 操作系統。 Linux遠程連接,是通過ssh連接的,他的端口號是22,一般用mobax或xshell window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