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qn6qe"></output>

    1. <output id="qn6qe"><tt id="qn6qe"></tt></output>
    2. <strike id="qn6qe"></strike>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日韩中文字幕有码av,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第六章:C#數據流基礎

      第六章:C#數據流基礎


      TPL 數據流(Task Parallel Library Dataflow)是一個強大的庫,能夠創建網格或管道,異步處理數據。它具備非常明顯的聲明式編程風格:開發者首先定義完整的網格或管道結構,然后將數據輸入該結構,數據便會自動流經各個處理步驟。這種思維方式與傳統編程有所不同,但一旦掌握,數據流便能簡化許多復雜的并發處理場景。

      在 TPL 數據流中,網格由若干個彼此關聯的“塊”(Block)組成。每個塊負責數據處理的一個步驟,完成后將結果傳遞給下一個塊。使用 TPL 數據流需要安裝 System.Threading.Tasks.Dataflow NuGet 包。


      6.1 關聯的塊

      TPL 數據流(Task Parallel Library Dataflow)中的塊(Block)是數據流中的基本構建塊。塊用于處理數據流中的某個步驟,并將處理后的數據傳遞給其他塊。要實現數據在塊之間的流動,通常需要將塊關聯起來,形成一個數據處理的管道或網格。塊的關聯方式和數據流動的控制是數據流編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6.1.1 塊的基本概念

      數據流塊是 TPL 數據流中最基本的單位,負責接收、處理、傳遞數據。每個塊都有輸入和輸出,塊之間可以通過鏈接LinkTo)將數據從一個塊傳遞到下一個塊。

      常見的塊類型包括:

      • BufferBlock<T>:用于存儲和緩沖數據,類似于隊列。
      • TransformBlock<TInput, TOutput>:處理輸入并生成輸出。它是最常用的塊之一,常用于數據的轉換、計算等。
      • ActionBlock<T>:用于執行某些操作,但不產生任何輸出。通常用于數據流的最終階段,如保存到文件、數據庫等。
      • BroadcastBlock<T>:將輸入廣播給多個目標塊。適合需要將數據發送到多個消費者的場景。

      6.1.2 塊的關聯與 LinkTo

      塊之間的關聯通過 LinkTo 方法實現。LinkTo 是一種擴展方法,用于將一個數據流塊的輸出鏈接到另一個塊的輸入。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多個塊組合,形成一個數據流管道。

      基本示例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通過 LinkTo 將 multiplyBlock 的輸出鏈接到 subtractBlock 的輸入
      multiply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 發送數據到 multiplyBlock
      multiplyBlock.Post(5);
      
      // 從 subtractBlock 獲取結果
      Console.WriteLine(await subtrac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8 (5 * 2 - 2)
      

      塊關聯的特點

      1. 數據流動LinkTo 使得數據能夠從一個塊流向另一個塊。數據在 multiplyBlock 被處理(乘以 2),然后傳遞給 subtractBlock 進行后續處理(減去 2)。
      2. 異步處理:各個數據流塊獨立處理數據,整個處理流程是異步的。每個塊都可以并行處理多個數據項,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核處理器的性能。

      6.1.3 PropagateCompletion:傳播完成狀態

      在默認情況下,數據流塊只會傳播數據,不會傳播完成狀態或錯誤。這意味著即使第一個塊完成了,后續塊也不會自動完成,可能會導致數據流無法正確結束。因此,通常需要顯式傳播完成狀態。

      PropagateCompletion 選項允許在塊之間傳播完成狀態。這樣,當源塊完成時,目標塊也會自動完成。

      示例:傳播完成狀態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設置 PropagateCompletion 選項,確保完成狀態傳播
      var options =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multiply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options);
      
      // 發送數據并完成第一個塊
      multiplyBlock.Post(5);
      multiplyBlock.Complete();
      
      // 等待 subtractBlock 完成處理
      await subtractBlock.Completion;
      Console.WriteLine("All blocks completed.");
      

      解釋

      • multiplyBlock.Complete() 標記 multiplyBlock 不再接收任何數據,并且處理完所有當前正在處理的數據后進入完成狀態。
      • 通過 PropagateCompletionmultiplyBlock 的完成狀態會自動傳播給 subtractBlock。因此,當 multiplyBlock 完成時,subtractBlock 也會完成。

      6.1.4 通過 LinkTo 進行數據過濾

      LinkTo 方法還支持數據過濾。通過傳遞一個謂詞(Predicate<T>),可以指定只有滿足條件的數據才會流向下一個塊。未通過過濾器的數據會保留在當前塊中,等待其他處理。

      示例:僅允許偶數通過鏈接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var even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只允許偶數通過
      multiplyBlock.LinkTo(evenBlock, item => item % 2 == 0);
      
      // 提交數據
      multiplyBlock.Post(3);   // 不會通過到 evenBlock
      multiplyBlock.Post(4);   // 會通過到 evenBlock
      
      // 獲取結果
      Console.WriteLine(await even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2
      

      在該示例中,只有偶數會通過鏈接到下一個塊,而奇數會被阻塞在 multiplyBlock 中,不會傳遞到 evenBlock

      6.1.5 數據流中的分叉和循環

      數據流不僅可以是線性的,還可以實現分叉和循環,來處理更復雜的場景。通過 LinkTo,一個塊可以連接到多個目標塊,從而實現分叉數據流。

      示例:數據流的分叉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將同一個源塊的數據分叉到兩個目標塊
      sourceBlock.LinkTo(multiplyBlock);
      source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 提交數據
      sourceBlock.Post(10);
      
      // 獲取結果
      Console.WriteLine(await multiply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20
      Console.WriteLine(await subtrac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8
      

      在這個例子中,sourceBlock 將數據同時發送給兩個目標塊。每個目標塊獨立地處理相同的數據,實現了數據流的分叉。

      6.1.6 討論

      塊的關聯和數據的流動是 TPL 數據流的核心機制。LinkTo 提供了靈活的方式來連接塊,形成線性管道、分叉、過濾等多種數據處理模式。

      • 數據流的聲明式風格TPL 數據流 提供了一種聲明式方式來定義數據處理過程。通過定義塊及其關聯關系,開發者可以輕松構建并發數據處理的管道。

      • 異步與并行:每個塊獨立處理數據,支持異步和并行執行。TPL 數據流 能夠充分利用多核 CPU,提高處理效率。

      • 過濾與分叉:通過 LinkTo 的過濾功能,可以輕松實現數據流的條件分支。同時,塊之間可以實現分叉,允許數據同時流向多個目標塊。

      • 完成狀態傳播PropagateCompletion 是數據流中的重要機制,保證數據處理流程的結束狀態能夠在整個數據流管道中傳播。

      • 高級場景:對于更復雜的網格結構,可以使用 LinkTo 實現循環、分支、多目標塊等高級數據流模式。這些場景雖然不常見,但在某些特定的并發處理需求下非常有用。


      6.2 傳播錯誤

      在異步和并發程序中,異常處理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TPL 數據流 中的錯誤傳播機制,是數據流可靠性和健壯性的重要保證。當數據流中的某個塊發生異常時,默認情況下,該塊會進入錯誤狀態,并停止處理后續數據。為了能正確響應和處理這些異常,TPL 數據流 提供了多種機制來捕獲和傳播錯誤。

      6.2.1 塊中的異常處理

      當數據流塊中的委托(如 TransformBlock<TInput, TOutput> 的處理邏輯)拋出異常時,該塊會進入錯誤狀態。此時,塊會丟棄所有尚未處理的數據,并且不再接收新的數據。處理數據時發生的異常不會立即拋出,而是通過塊的 Completion 屬性表示塊的完成狀態。

      示例:塊中的異常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if (item == 1)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Invalid data: " + item);
          return item * 2;
      });
      
      block.Post(1);  // 這個輸入會拋出異常
      block.Post(2);  // 這個數據不會被處理,因為塊已進入錯誤狀態
      
      try
      {
          await block.Completion;
      }
      catch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ex)
      {
          Console.WriteLine($"Caught exception: {ex.Message}");
      }
      

      解釋

      • block.Post(1) 會觸發塊內部的異常,塊進入錯誤狀態。
      • 塊的 Completion 屬性為一個 Task,它會在塊完成后(即處理完所有數據或進入錯誤狀態)完成。如果塊因為異常進入錯誤狀態,則該 Task 會以錯誤完成,拋出與塊中異常相同的異常。
      • 我們可以通過 await block.Completion 來捕獲異常。

      6.2.2 Completion 屬性與錯誤傳播

      每個數據流塊都有一個 Completion 屬性,這是一個 Task,表示塊的完成狀態。當塊中的所有數據處理完成時,Completion 任務也會完成。如果塊內部發生異常,Completion 任務會以錯誤結束,并拋出封裝了異常的 AggregateException

      示例:捕獲塊的異常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if (item == 1)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Data error.");
          return item * 2;
      });
      
      block.Post(1);  // 觸發異常
      block.Post(2);  // 數據不會被處理
      
      try
      {
          // 等待塊完成,如果出錯,會捕獲異常
          await block.Completion;
      }
      catch (Exception ex)
      {
          // 捕獲異常并處理
          Console.WriteLine(ex.Message);  // 輸出 "Data error."
      }
      

      關鍵點

      • 每個數據流塊都有一個 Completion 任務,用于表示塊的完成狀態。
      • 如果塊中出現異常,Completion 任務會以錯誤完成,并拋出異常。
      • 異常不會立即拋出,而是通過 Completion 任務進行傳播。

      6.2.3 異常的傳播與 PropagateCompletion

      在數據流管道中,異常可以通過 PropagateCompletion 選項傳播到下游的塊。PropagateCompletion 不僅傳播完成狀態,還會將異常封裝在 AggregateException 中,傳遞給下游塊。

      示例:傳播異常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if (item == 1)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Multiply error.");
          return item * 2;
      });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傳遞完成狀態和異常
      multiply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multiplyBlock.Post(1);  // 觸發異常
      
      try
      {
          // 等待 subtractBlock 完成
          await subtractBlock.Completion;
      }
      catch (AggregateException ex)
      {
          Console.WriteLine("Caught propagated exception: " + ex.Flatten().Message);
      }
      

      解釋

      • multiplyBlock 中處理數據時拋出了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 PropagateCompletion 選項確保異常被傳遞到 subtractBlock
      • 下游塊 subtractBlockCompletion 任務會捕獲并封裝異常,異常被包裝在 AggregateException 中。
      • Flatten() 方法可以解除嵌套的 AggregateException,便于處理原始異常。

      6.2.4 AggregateException 與錯誤的多層傳播

      當塊之間通過 LinkTo 關聯,并且開啟了 PropagateCompletion,異常會被逐層傳遞。每個塊都會將收到的異常封裝在 AggregateException 中,傳遞給下一個塊。如果管道較長,異常會被多次封裝,形成嵌套的 AggregateException

      示例:多層異常傳播

      var block1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if (item == 1)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Block 1 error.");
          return item;
      });
      
      var block2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var block3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傳遞完成狀態和異常
      block1.LinkTo(block2,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block2.LinkTo(block3,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block1.Post(1);  // 觸發異常
      
      try
      {
          // 捕獲 block3 的異常
          await block3.Completion;
      }
      catch (AggregateException ex)
      {
          var flattenedEx = ex.Flatten();
          foreach (var innerEx in flattenedEx.InnerExceptions)
          {
              Console.WriteLine($"Caught exception: {innerEx.Message}");
          }
      }
      

      解釋

      • block1 拋出了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并通過 PropagateCompletion 傳播到 block2block3
      • 異常在每個塊中都會被封裝在 AggregateException 中,最終在 block3 捕獲到嵌套的異常。
      • Flatten() 方法用于將嵌套的 AggregateException 展平。

      6.2.5 異常處理策略

      在復雜的數據流管道中,當異常發生時,如何設計合理的異常處理機制至關重要。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異常處理策略:

      1. 全局捕獲異常:在數據流的終端(如最后一個塊)捕獲所有異常。這種方式適合簡單的線性管道,所有異常匯總到最后進行處理。

      2. 局部處理異常:在每個塊的 Completion 任務中捕獲異常,允許對異常進行更細粒度的控制。這種方式適合復雜的網格結構,每個塊都可以獨立處理自己的錯誤。

      3. 繼續處理其他數據:如果希望在異常發生時,仍繼續處理其他數據,可以將異常視作另一種數據,傳遞到下一個塊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數據流可以在出現錯誤時繼續工作,而不會因為單個異常停止整個數據流。

      示例:將異常作為數據處理

      var exceptionHandling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string>(item =>
      {
          try
          {
              if (item == 1)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Invalid data.");
              return $"Processed {item}";
          }
          catch (Exception ex)
          {
              return $"Error: {ex.Message}";
          }
      });
      
      exceptionHandlingBlock.Post(1);  // 會觸發異常,但異常被捕獲并作為數據處理
      exceptionHandlingBlock.Post(2);  // 正常處理
      
      Console.WriteLine(await exceptionHandling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Error: Invalid data."
      Console.WriteLine(await exceptionHandling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Processed 2"
      

      解釋

      • 異常被捕獲并作為字符串返回,數據流不會因為異常停止。
      • 這種模式允許數據流在處理異常的同時繼續處理其他有效數據。

      6.2.6 錯誤處理的設計考慮

      在設計數據流時,錯誤處理需要根據業務需求進行精心設計。以下是一些設計考慮:

      1. 錯誤傳播的范圍:是否需要在整個數據流中傳播錯誤?還是只在某些特定塊中處理錯誤?

      2. 異常處理的時機:是在每個塊中局部處理錯誤,還是在數據流的終端集中處理所有錯誤?

      3. 錯誤與數據分離:是否需要將錯誤作為數據的一部分進行處理?這種方式適合需要在錯誤發生時繼續處理其他數據的場景。

      4. 錯誤的可見性:通過 Completion 屬性可以獲得錯誤信息,但如果需要在塊處理數據時即時處理錯誤,可以考慮將異常捕獲在塊的邏輯中,并作為數據傳遞。


      6.3 塊的解耦

      TPL 數據流 中,塊之間通過 LinkTo 方法進行關聯,形成數據流管道或網格。通常情況下,關聯的塊在數據流管道中保持連接,直到整個數據流完成。然而,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在運行時將塊解耦,即動態地移除塊之間的連接,改變數據流的結構。這種解耦機制在處理動態數據流、負載平衡、錯誤恢復等場景非常有用。

      6.3.1 使用 IDisposable 解耦塊

      每當我們使用 LinkTo 將兩個塊關聯時,LinkTo 方法會返回一個 IDisposable 對象。這個返回對象代表塊之間的連接。調用 Dispose() 方法可以解耦塊,使得數據不再從源塊流向目標塊。

      示例:塊的解耦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targe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關聯塊
      IDisposable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發送數據到源塊
      sourceBlock.Post(5);
      
      // 獲取處理結果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0 (5 * 2)
      
      // 解耦塊
      link.Dispose();
      
      // 發送新的數據,但不會傳遞到 targetBlock
      sourceBlock.Post(6);
      
      // 由于解耦,targetBlock 不再接收數據
      bool received = await target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TimeSpan.FromSeconds(1));
      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 輸出 False
      

      解釋

      • 塊之間的連接通過 IDisposable 對象表示。
      • 當調用 Dispose() 時,塊之間的連接斷開,后續數據不會再傳遞到目標塊。
      • 在數據流管道中,解耦后,目標塊仍然可以繼續處理在解耦前接收到的數據。

      6.3.2 解耦的線程安全性

      TPL 數據流 設計時考慮了并發場景,因此 Dispose() 操作是線程安全的。即使在多個線程同時傳輸數據的情況下,調用 Dispose() 解耦塊不會引發競爭條件或數據丟失。

      解耦操作并不立即影響已經在處理中的數據。塊之間的連接斷開后,已經傳遞給目標塊的所有數據仍會被正常處理,但新的數據將不再傳遞到目標塊。

      示例:解耦后數據的處理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targe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關聯數據流塊
      IDisposable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發送多個數據項
      sourceBlock.Post(5);
      sourceBlock.Post(6);
      
      // 立即斷開連接
      link.Dispose();
      
      // 即使連接已斷開,targetBlock 仍會處理已經傳遞的數據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0 (5 * 2)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2 (6 * 2)
      
      // 由于連接已斷開,targetBlock 不會再接收新的數據
      bool received = await target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TimeSpan.FromSeconds(1));
      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 輸出 False
      

      解釋

      • 盡管調用了 Dispose(),但已經進入目標塊的數據仍會被處理。
      • 解耦只影響后續傳輸的數據,而不會影響已經傳遞的數據。

      6.3.3 動態調整數據流結構

      解耦塊為我們提供了在運行時動態調整數據流結構的能力。通過這種機制,我們可以根據實時的業務需求,動態地添加或移除塊,改變數據流的拓撲結構。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

      1. 負載平衡:當某個塊的負載過高時,可以臨時解耦某些下游塊,減輕負載。
      2. 錯誤恢復:如果某個塊發生異常或需要維護,可以將其解耦,避免影響整個數據流。
      3. 動態分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臨時將數據流的某個分支斷開,或重新連接到新的塊。

      示例:動態調整數據流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將 sourceBlock 連接到 multiplyBlock 和 subtractBlock
      IDisposable multiplyLink = sourceBlock.LinkTo(multiplyBlock);
      IDisposable subtractLink = source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 發送數據
      sourceBlock.Post(5);
      
      // 獲取 multiplyBlock 和 subtractBlock 的輸出
      Console.WriteLine(await multiply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0 (5 * 2)
      Console.WriteLine(await subtrac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3 (5 - 2)
      
      // 動態調整數據流,斷開 subtractBlock
      subtractLink.Dispose();
      
      // 再次發送數據,只會傳遞到 multiplyBlock
      sourceBlock.Post(6);
      Console.WriteLine(await multiply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2 (6 * 2)
      
      // subtractBlock 已解耦,不再接收數據
      bool received = await subtract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TimeSpan.FromSeconds(1));
      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 輸出 False
      

      解釋

      • sourceBlock 同時連接到 multiplyBlocksubtractBlock,數據流在兩個方向上并行處理。
      • 在運行時,我們通過調用 Dispose() 斷開了 subtractBlock,此后數據只會傳遞到 multiplyBlock

      6.3.4 條件性解耦

      有時我們希望根據某些條件來動態地解耦塊。例如,當某個數據流塊處理的數據量超過一定閾值時,我們可能希望將其解耦,以避免進一步的過載。這種條件性解耦通常與監控或計數機制結合使用。

      示例:基于條件的解耦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targe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關聯塊
      IDisposable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模擬處理數據的計數器
      int processed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10; i++)
      {
          sourceBlock.Post(i);
          processedCount++;
      
          // 當處理的數量達到 5 時,解耦塊
          if (processedCount == 5)
          {
              link.Dispose();
          }
      }
      
      // 獲取已經處理的數據
      while (await target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
      {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當處理的數據量達到 5 時,我們調用 Dispose() 來解耦塊,停止數據傳輸。
      • 在解耦之前發送的數據仍會被正常處理,解耦后數據流停止傳輸。

      6.3.5 多次解耦和重新鏈接

      在某些動態場景中,塊可能需要多次解耦和重新鏈接。例如,某些塊需要根據負載或外部條件臨時斷開連接,當條件恢復時再重新連接。這種機制可以通過保存 IDisposable 對象的引用,并在需要時調用 Dispose() 或重新調用 LinkTo 方法來實現。

      示例:多次解耦和重新鏈接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targe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初次關聯塊
      IDisposable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發送數據
      sourceBlock.Post(5);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0
      
      // 解耦塊
      link.Dispose();
      
      // 重新鏈接塊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發送新的數據
      sourceBlock.Post(6);
      Console.WriteLine(await target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 12
      

      解釋

      • 塊可以多次解耦和重新鏈接。
      • 當需要重新建立數據流時,只需再次調用 LinkTo 方法。

      6.3.6 解耦與完成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調用 Dispose() 解耦塊不會影響塊的完成狀態。也就是說,盡管塊之間的連接斷開了,但塊仍可以接收新的數據(除非調用 Complete())。如果需要停止整個數據流的處理,應該顯式調用塊的 Complete() 方法。

      示例:解耦后完成數據流

      var source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targe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x => x * 2);
      
      // 關聯塊
      IDisposable link = sourceBlock.LinkTo(targetBlock);
      
      // 發送數據
      sourceBlock.Post(5);
      
      // 解耦塊
      link.Dispose();
      
      // 完成源塊
      sourceBlock.Complete();
      
      // 等待目標塊處理完剩余數據
      await targetBlock.Completion;
      Console.WriteLine("Dataflow completed.");
      

      解釋

      • 調用 Dispose() 只是解耦塊之間的連接,并不會影響塊的完成狀態。
      • 如果需要停止整個數據流,必須顯式調用 Complete(),以標記數據流的結束。

      6.4 塊的節流

      在并發編程中,節流(Throttling)是一種控制資源使用和限制操作速率的技術,以防止系統過載。TPL 數據流 中的塊(Block)同樣可以進行節流,以防止數據流管道處理過多的數據,導致性能下降或資源耗盡。節流機制通過限制并發程度、控制數據流量或設置緩沖區大小,確保塊以可控的速度處理數據。

      6.4.1 數據流塊的背壓機制

      TPL 數據流 中,背壓(Backpressure)是節流的重要概念。當某些塊的處理速度較慢時,背壓會防止上游塊繼續發送數據,直到下游塊有足夠的緩沖空間來接收新數據。背壓機制能夠自動調節數據流速率,避免數據過載。

      當數據流中的某個塊飽和(內部緩沖區已滿)時,它會對上游塊施加背壓,阻止上游塊再發送數據。這種機制可以保護整個數據流系統免于過負荷運行。

      示例:背壓的簡單演示

      var bufferBlock = new BufferBlock<int>();
      var slow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 模擬慢速處理
          await Task.Delay(1000);
          return item * 2;
      });
      
      // 將 bufferBlock 連接到 slowBlock
      bufferBlock.LinkTo(slowBlock);
      
      // 發送多個數據到 bufferBlock
      for (int i = 0; i < 5; i++)
      {
          bufferBlock.Post(i);
      }
      
      while (await slow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
      {
          Console.WriteLine(await slow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bufferBlock 是一個簡單的緩沖塊,能夠存儲多個數據。
      • slowBlock 是一個處理速度較慢的塊,每次處理數據時會延遲 1 秒。
      • 盡管數據很快被發送到 bufferBlock,但由于 slowBlock 處理速度較慢,緩沖區會填滿,觸發背壓,限制新數據的發送。

      6.4.2 控制塊的并發性

      TPL 數據流 中的某些塊(如 TransformBlockActionBlock)允許通過設置并發級別來控制塊的并行處理能力。通過配置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MaxDegreeOfParallelism 參數,塊可以限制同時處理的任務數量,從而實現節流。

      示例:限制并發性

      var options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2  // 限制并發任務數為 2
      };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 模擬慢速處理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await Task.Delay(1000);  // 每次處理需要 1 秒
          return item * 2;
      }, options);
      
      // 發送多個數據
      for (int i = 0; i < 5; i++)
      {
          block.Post(i);
      }
      
      // 打印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5; i++)
      {
          Console.WriteLine(await 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2 限制了同時執行的任務數為 2。
      • 盡管發送了 5 個數據,但只有 2 個數據會被并發處理,其余數據會排隊等待。
      • 這種方式對塊的處理能力進行節流,防止過多并發任務壓垮系統。

      6.4.3 控制塊的輸入緩沖大小

      除了控制塊的并發性,TPL 數據流 中還可以通過設置輸入緩沖區大小來限制塊可以接收的最大數據量。通過 BoundedCapacity 參數,我們可以指定塊的最大緩沖容量。一旦塊的緩沖區達到上限,塊將對上游塊施加背壓,阻止其繼續發送數據。

      示例:限制緩沖區大小

      var options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BoundedCapacity = 2  // 限制緩沖區容量為 2
      };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return item * 2;
      }, options);
      
      // 發送數據到塊
      for (int i = 0; i < 5; i++)
      {
          if (!block.Post(i))
          {
              Console.WriteLine($"Could not post {i}, buffer is full");
          }
      }
      
      // 讀取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5; i++)
      {
          Console.WriteLine(await 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BoundedCapacity = 2 限制了塊的輸入緩沖區只能存儲 2 個數據項。
      • 當緩沖區已滿時,塊會拒絕新的 Post() 操作,并返回 false,表示無法接收更多數據。
      • 這種方式通過限制緩沖區大小來防止數據流管道過度擁塞。

      6.4.4 使用 Throttle 模式進行節流

      在某些場景中,我們可能希望通過顯式的節流策略來控制數據流的速度。例如,限制每秒處理的數據量,或在一定時間間隔內發送少量數據。我們可以通過自定義邏輯來實現這種時間控制的節流(Throttle)。

      示例:基于時間的節流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at {DateTime.Now}");
          return item * 2;
      });
      
      // 節流發送,限制每秒發送 1 個數據
      for (int i = 0; i < 5; i++)
      {
          block.Post(i);
          await Task.Delay(1000);  // 每秒發送 1 個數據
      }
      
      // 讀取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5; i++)
      {
          Console.WriteLine(await 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通過 Task.Delay(1000),我們人為地控制數據流的發送速率,使得每秒鐘發送 1 個數據。
      • 這種基于時間的節流模式適用于需要限制數據流速率的場景,例如 API 速率限制或定時任務。

      6.4.5 合并多個節流策略

      在實際應用中,塊的節流通常需要多種策略結合使用。例如,可以同時限制塊的并發性、緩沖區大小,并應用顯式的時間節流策略。通過這種組合,可以更精細地控制數據流的行為,確保系統在高負載下依然能夠穩定運行。

      示例:合并并發性和緩沖區限制

      var options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3,  // 限制最大并發處理數為 3
          BoundedCapacity = 2          // 限制緩沖區大小為 2
      };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at {DateTime.Now}");
          await Task.Delay(1000);  // 模擬 1 秒的處理時間
          return item * 2;
      }, options);
      
      // 發送多個數據到塊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block.Post(i))
          {
              Console.WriteLine($"Could not post {i}, buffer is full.");
          }
      }
      
      // 讀取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await 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3 限制了塊的最大并發處理能力,確保最多只能并發處理 3 個數據。
      • BoundedCapacity = 2 限制了塊的緩沖區大小,使得緩沖區只能存儲 2 個數據項。如果塊的緩沖區已滿,新數據將被拒絕。
      • 這種組合策略在數據流量較大時能夠有效防止系統過載。

      6.4.6 節流策略的設計考慮

      在設計數據流的節流策略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系統資源的限制:節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系統資源(如 CPU、內存、網絡帶寬等)被耗盡。因此,節流策略應根據系統的資源限制進行配置。

      2. 數據處理的優先級:某些數據可能具有較高的優先級,必須優先處理。節流策略應考慮不同的數據處理優先級,避免因節流導致高優先級數據的延遲。

      3. 負載的動態性:系統負載通常是動態變化的。節流策略應能夠根據負載情況動態調整,例如在負載較低時放寬節流限制,在負載較高時加強節流。

      4. 吞吐量與響應時間的平衡:節流策略往往需要在系統吞吐量和響應時間之間做出權衡。過度節流可能導致數據處理延遲,而節流不足則可能導致系統過載。

      小結

      • 節流TPL 數據流 中的重要機制,通過限制并發性、控制緩沖區大小或顯式的時間控制,確保數據流管道在高負載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平穩運行。
      • 背壓機制是數據流的自我調節方式,能夠自動控制數據的流動,防止下游塊過載。
      • MaxDegreeOfParallelismBoundedCapacity 是常用的節流參數,分別控制塊的并發能力和緩沖容量。
      • 基于時間的節流模式可以用于限制數據流的發送速率,適用于需要顯式控制數據處理速度的場景。

      6.5 塊的并行處理

      TPL 數據流 中,塊的處理通常是獨立的。每個塊可以并行處理輸入數據,形成一種天然的并行機制。然而,默認情況下,塊的處理是串行的,即每次只能處理一個數據項。如果需要更高的并行度,尤其是在處理高強度 CPU 計算或 I/O 操作時,可以通過設置 MaxDegreeOfParallelism 選項來讓塊并行處理多個數據項。

      6.5.1 MaxDegreeOfParallelism

      MaxDegreeOfParallelism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決定了一個塊可以同時處理的任務數量。默認情況下,MaxDegreeOfParallelism 的值為 1,意味著塊一次只能處理一個數據項。如果將這個值設置為更高的數字,塊就可以并行處理多個數據項。

      示例:讓塊并行處理輸入數據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
          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on thread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return item * 2;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4  // 允許最多4個并行任務
          });
      
      var subtract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將multiplyBlock連接到subtractBlock
      multiplyBlock.LinkTo(subtractBlock);
      
      // 向multiplyBlock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10; i++)
      {
          multiplyBlock.Post(i);
      }
      
      // 讀取subtractBlock的輸出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await subtract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在這個例子中,multiplyBlock 的并行度被設置為 4,因此它可以同時處理最多 4 個輸入數據項。
      • 每個輸入項都會在不同的線程上并行處理,這是通過 MaxDegreeOfParallelism 實現的。
      • 輸出結果的順序可能與輸入順序不同,因為處理是并行的,線程調度的順序可能不一致。

      6.5.2 并行處理的適用場景

      并行處理適用于需要執行高強度計算異步 I/O 操作的場景。例如,如果一個塊需要處理 CPU 密集型任務(如數據加密、解壓縮、復雜的數學計算等),或者執行異步操作(如訪問遠程 API、文件讀寫、數據庫操作等),通過增加并行度可以顯著提高數據流的處理性能。

      CPU 密集型任務

      對于 CPU 密集型任務,增加并行度能夠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能力。這樣,多個任務可以同時在不同的核心上執行,減少任務的總執行時間。

      異步 I/O 操作

      對于異步 I/O 操作(如網絡請求、文件操作等),增加并行度可以提高系統吞吐量。由于 I/O 操作通常依賴外部資源(如磁盤、網絡),通過并發執行多個異步任務,可以更快地處理大量數據。

      示例:異步任務的并行處理

      var async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Console.WriteLine($"Starting async processing for {item} on thread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await Task.Delay(1000);  // 模擬異步操作
          Console.WriteLine($"Finished async processing for {item}");
          return item * 2;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3  // 同時處理3個異步任務
      });
      
      // 向asyncBlock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5; i++)
      {
          asyncBlock.Post(i);
      }
      
      // 獲取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5; i++)
      {
          Console.WriteLine($"Result: {await async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在這個示例中,MaxDegreeOfParallelism 設置為 3,意味著塊可以同時處理 3 個異步任務。
      • 每個任務會模擬 1 秒的異步操作,多個任務會并行執行。

      6.5.3 BoundedCapacity 與 MaxDegreeOfParallelism 的配合使用

      在并行處理的場景中,除了設置 MaxDegreeOfParallelism,還可以使用 BoundedCapacity 選項來控制塊的輸入緩沖區大小BoundedCapacity 限制了塊可以接收的最大數據項數,當緩沖區滿時,上游塊會被背壓。

      通過合理設置 MaxDegreeOfParallelismBoundedCapacity,可以有效控制塊的并行處理能力和內存使用。

      示例:配合使用 BoundedCapacityMaxDegreeOfParallelism

      var options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3,  // 最多并行處理3個任務
          BoundedCapacity = 5          // 緩沖區最多存儲5個數據
      };
      
      var 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on thread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await Task.Delay(1000);  // 模擬慢速處理
          return item * 2;
      }, options);
      
      // 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block.Post(i))
          {
              Console.WriteLine($"Block is full, could not post {i}");
          }
      }
      
      // 獲取處理結果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Result: {await 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3:塊可以并行處理 3 個數據項。
      • BoundedCapacity = 5:塊的緩沖區最多可以存儲 5 個數據項。如果緩沖區滿了,Post() 操作會返回 false,表明無法接收更多數據。
      • 當緩沖區滿時,塊會對上游塊施加背壓,限制上游塊繼續傳遞數據。

      6.5.4 調試并行處理

      在調試并行處理時,可以通過調試器查看塊中待處理數據的數量。如果某個塊的待處理數據項數量過多,可能意味著該塊成為了性能瓶頸。這時可以考慮增加 MaxDegreeOfParallelism 以提高并行處理能力,或者對數據流結構進行重構。

      提示

      • 可以在調試器中暫停執行,查看塊的 InputCount 屬性,它表示當前塊中待處理的數據項數量。
      • 如果 InputCount 非常高,說明塊的處理速度跟不上數據的產生速度,可能需要通過并行處理來改善。

      6.5.5 異步塊的并行處理

      對于異步操作,MaxDegreeOfParallelism 選項同樣適用。每當一個異步任務開始時,它會占用一個并行“槽”(slot)。任務完成后,槽會釋放,新的任務可以開始處理。

      異步塊的并行處理可以顯著提高系統的吞吐量,特別是在執行 I/O 綁定操作時(例如 HTTP 請求、數據庫查詢等)。

      示例:異步并行處理

      var async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async item =>
      {
          Console.WriteLine($"Processing {item} on thread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await Task.Delay(1000);  // 模擬異步操作
          return item * 2;
      }, new ExecutionDataflowBlockOptions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 5  // 同時處理5個異步任務
      });
      
      // 向塊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10; i++)
      {
          asyncBlock.Post(i);
      }
      
      // 讀取并輸出結果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Result: {await asyncBlock.ReceiveAsync()}");
      }
      

      解釋

      • 該塊能夠同時處理 5 個異步任務。
      • 異步任務會并發執行,并且每個任務都會在 1 秒后完成。

      6.5.6 并行處理的設計考慮

      并行處理雖然能提高性能,但并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并行化。在設計并行處理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任務的獨立性

        • 確保任務之間是獨立的,沒有競爭資源或依賴關系。如果多個任務并發執行時需要爭奪同一資源(如鎖定共享數據),并行化可能反而會導致性能下降。
      2. 上下游的平衡

        • 并行化某個塊的處理能力后,可能會導致下游塊成為系統的瓶頸。因此,整個數據流管道的并行處理能力需要平衡。
      3. 系統資源的限制

        • 并行處理會增加 CPU 和內存的使用量,尤其是在處理大量數據時。如果系統資源有限,過度并行化可能會導致資源競爭,反而降低系統的整體性能。

      小結

      • MaxDegreeOfParallelism 選項可以讓塊并行處理多個數據項,默認值為 1(串行處理)。
      • 并行處理適用于高強度 CPU 計算或異步 I/O 操作的場景,能夠顯著提高系統吞吐量。
      • BoundedCapacity 配合使用,可以控制塊的緩沖區大小,避免內存占用過多或系統過載。
      • 在設計并行處理時,需考慮任務的獨立性、上下游塊的平衡,以及系統資源的限制。

      6.6 創建自定義塊

      TPL 數據流 中,可以通過組合多個塊來創建更復雜的自定義塊。通過封裝這些組合塊,可以將復雜的邏輯抽象為單一的塊,簡化數據流的設計和復用。為了方便創建自定義塊,TPL 數據流 提供了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 方法,它可以將一個輸入塊和一個輸出塊封裝成一個新的塊,并自動處理數據流的傳播和完成狀態的傳遞。

      6.6.1 使用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 創建自定義塊

      假設你有多個塊,它們執行不同的操作,例如乘法加法、和除法。你希望將這些塊組合成一個自定義塊,將它們的復雜邏輯封裝起來,以后可以在數據流中像使用普通塊一樣使用這個自定義塊。

      示例:創建自定義塊

      IPropagatorBlock<int, int> CreateMyCustomBlock()
      {
          // 定義三個 TransformBlock,執行不同的計算
          var 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乘以 2
          var add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加 2
          var divide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除以 2
      
          // 設置 PropagateCompletion 為 true,以便完成狀態向下游傳播
          var flowCompletion =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 將塊連接起來:multiplyBlock -> addBlock -> divideBlock
          multiplyBlock.LinkTo(addBlock, flowCompletion);
          addBlock.LinkTo(divideBlock, flowCompletion);
      
          // 使用 Encapsulate 將第一個塊和最后一個塊封裝起來
          return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multiplyBlock, divideBlock);
      }
      

      解釋

      • multiplyBlock:將輸入數據乘以 2。
      • addBlock:將數據加 2。
      • divideBlock:將數據除以 2。
      • 使用 LinkTo 方法將這些塊鏈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數據流處理管道。
      •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 方法接收兩個參數:輸入塊multiplyBlock)和輸出塊divideBlock),并將它們封裝成一個新的自定義塊。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確保完成狀態從一個塊傳播到下游塊,這意味著當輸入塊完成時,整個自定義塊的處理會順利完成。

      6.6.2 使用自定義塊

      定義了自定義塊后,你可以像使用普通的塊一樣使用它。下面是如何使用這個自定義塊的示例。

      var customBlock = CreateMyCustomBlock();
      
      // 向自定義塊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5; i++)
      {
          customBlock.Post(i);
      }
      
      // 標記自定義塊完成
      customBlock.Complete();
      
      // 從自定義塊讀取結果
      while (await customBlock.OutputAvailableAsync())
      {
          Console.WriteLine(await customBlock.ReceiveAsync());
      }
      

      輸出示例

      1 -> (1 * 2 + 2) / 2 = 2
      2 -> (2 * 2 + 2) / 2 = 3
      3 -> (3 * 2 + 2) / 2 = 4
      4 -> (4 * 2 + 2) / 2 = 5
      5 -> (5 * 2 + 2) / 2 = 6
      

      解釋

      • customBlock.Post(i) 向自定義塊發送數據。
      • customBlock.Complete() 標記輸入完成,最終會傳播到每個內部塊并完成整個處理管道。
      • 結果通過 customBlock.ReceiveAsync() 從自定義塊中讀取,輸出的結果是輸入數據經過三個塊處理后的最終結果。

      6.6.3 自定義塊的選項設計

      當創建自定義塊時,應該考慮哪些選項需要暴露給用戶,哪些選項需要在內部塊上配置。例如,MaxDegreeOfParallelismBoundedCapacityEnsureOrdered 等數據流選項在某些自定義塊中可能很有用,而在另一些自定義塊中可能并不適用。

      通常情況下,自定義塊的實現者可以根據需求設計適合的選項,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所有 DataflowBlockOptions 參數。例如,如果自定義塊內部包含多個塊,某些塊可能不支持并行處理,那么暴露 MaxDegreeOfParallelism 選項就沒有意義。

      6.6.4 包含多個輸入或輸出的自定義塊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 只適用于將單個輸入塊和單個輸出塊封裝成一個自定義塊。如果需要創建包含多個輸入多個輸出的自定義塊,可以將這些塊封裝在一個對象中,并通過 ITargetBlock<T>ISourceBlock<T> 屬性分別暴露輸入和輸出。

      示例:多個輸入或輸出的自定義塊

      public class CustomMultiBlock
      {
          private TransformBlock<int, int> _multiplyBlock;
          private TransformBlock<int, int> _addBlock;
      
          public CustomMultiBlock()
          {
              _multiply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_addBlock = new TransformBlock<int, int>(item => item + 2);
      
              // 將兩個塊連接
              _multiplyBlock.LinkTo(_addBlock, new DataflowLinkOptions { PropagateCompletion = true });
          }
      
          // 暴露多個輸入和輸出
          public ITargetBlock<int> Input => _multiplyBlock;
          public ISourceBlock<int> Output => _addBlock;
      }
      

      使用示例

      var multiBlock = new CustomMultiBlock();
      
      // 向多輸入塊發送數據
      for (int i = 0; i < 5; i++)
      {
          multiBlock.Input.Post(i);
      }
      
      multiBlock.Input.Complete();
      
      // 讀取輸出
      while (await multiBlock.Output.OutputAvailableAsync())
      {
          Console.WriteLine(await multiBlock.Output.ReceiveAsync());
      }
      

      解釋

      • CustomMultiBlock 包含兩個塊,并通過 InputOutput 屬性暴露塊的輸入和輸出。
      • 這種方式適用于更復雜的自定義塊,特別是當塊可能包含多個輸入或輸出時。

      6.6.5 討論

      在創建自定義塊時,除了封裝多個塊并通過 Encapsulate 方法暴露輸入和輸出,還要考慮以下幾點:

      1. 選項的暴露

        • 自定義塊通常需要通過某種方式暴露配置選項(如并行度、容量限制等),但并不是所有選項都適合暴露。例如,某些塊可能不支持并行處理,因此 MaxDegreeOfParallelism 選項對用戶來說就沒有意義。
      2. 完成狀態的傳播

        • 完成狀態的傳播是數據流運行中的一個關鍵部分。確保所有封裝塊的完成狀態能夠正確地向下游傳播,避免出現部分塊未完成的情況。
        • 在封裝多個塊時,通過 LinkToDataflowLinkOptions.PropagateCompletion 參數可以確保完成狀態從上游塊向下游塊傳播。
      3. 多輸入和多輸出的自定義塊

        • DataflowBlock.Encapsulate 只支持封裝單輸入和單輸出的塊。如果需要創建多輸入或多輸出的自定義塊,應該將這些塊封裝在一個類中,并通過 ITargetBlock<T>ISourceBlock<T> 屬性暴露輸入和輸出。
      4. 封裝復雜邏輯

        • 自定義塊可以封裝任意復雜的數據處理邏輯,包括組合多個塊、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等。這種靈活性使得 TPL 數據流 能夠適應各種實際應用場景。
      posted @ 2024-12-09 15:55  平元兄  閱讀(294)  評論(0)    收藏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密奴|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成人网| 亚洲精品免费一二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福利一区二区1000|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免费| 精品嫩模福利一区二区蜜臀|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精品| 韩国午夜理伦三级|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色吊a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亚洲a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麻豆|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激情av在线播放|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av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av|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色8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987| 精品人妻丰满久久久a| 国产婷婷精品av在线|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国产精品免费重口又黄又粗| 色香欲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亚洲跨种族黑人xxxxx|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884aa四虎影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