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iddler 抓包資料:
抓包配置手機端:Fiddler 抓包工具總結
抓包配置電腦端:使用fiddler實現手機抓包
No root certificate was found問題解決方案
過濾功能:關于Fiddler強大的過濾功能
2.charles
Charles 抓包使用教程
設置http接口:點擊菜單欄的proxy-proxy setting-設置下http proxy的port端口
設置https接口: 點擊菜單欄的proxy-再選擇下拉菜單里的SSL proxying setting-在第一頁ssl proxying 把enable ssl proxying打勾,下面的include添加*:*,表示全部的地址和端口都抓避免有些端口漏掉,設置到這就好了
手機安裝證書:Charles獲取手機HTTPS請求
mock數據:Charles使用及mock數據
將想mock數據的url右擊-map local-設置mapping上的參數(將Query里面的內容清空,在Local path里面導入修改好的數據【本地創建一個.txt文本,復制好返回內容,修改想要的返回字段】)-重啟app進入該請求頁面

恢復mock之前的數據:菜單欄Tools-點擊Map Local-Remove mock的數據
Charles remote:Charles的Map Remote和Map Local功能和使用介紹
3.Jmeter
http://www.rzrgm.cn/imyalost/category/846346.html
性能測試基礎(服務端)
Jmeter性能測試利器
服務器性能測試
- 1.性能指標:cpu,內存,網絡,磁盤,版本
- 2.進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關于某個數據集合上的一次運行活動,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一個獨
- 立單位;
- 3.線程: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配的基本單位;比進程更小的能夠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線
- 程基本上不擁有系統資源,一個線程可以創建和撤銷另一個線程;
- 4.進程與線程定義與區別
- 1) 一個線程只屬于一個進程,一個進程可以擁有多個線程;
- 2)線程是進程工作的最小單位
- 3)一個進程回分配一個地址空間,進程與進程之間不共享地址空間,既不共享內存;
- 4)同一個進程下的不同的多個線程,共享父進程的地址空間
- 5)線程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協作同步,不同進程的線程間要利用消息通信的辦法實現同步
- 6)線程作為調度和分配的基本單位,進程作為擁有資源配置的基本單位
- 5.進程--優點
- 1.每個進程互相獨立,不影響主程序的穩定性,子進程奔潰不影響其他進程;
- 2.通過增加CPU,就可以擴充性能
- 3.可以經量減少線程加鎖與解鎖的影響,極大的提高了性能;
- 6.進程--缺點
- 1.邏輯控制復雜,需要和主程序交互
- 2.多進程調度開銷大
- 7.線程---優點
- 1.程序邏輯和控制方式簡單
- 2.所有線程可以直接共享內存和變量
- 3.線程消耗的總資源比進程小
- 8.線程--缺點
- 1.每個線程與主程序共用地址空間,最大內存地址受限;
- 2.線程之間的同步和加鎖不易控制;
- 3.一個線程的奔潰可能影響到整個程序的穩定性;
測試設計
1.負載測試:
通過逐步加壓的方法,達到既定的性能閥值得目標,閥值的設定應小于等于某個值,如cpu使用率小于等于80%;
- 測試步驟:逐步加壓
- 加壓參數:
- 監控指標:標準小于等于閥值:
- 內存使用率閾值90%
- cpu使用率閾值85%
- 連接數使用率閾值80%
- 只讀延遲:閾值>=5s
- 磁盤使用率 >=80%
- 系統盤總讀BPS >136314880bytes/s
- 系統盤總寫BPS >104857600bytes/s
- 系統平均負載>15
- inode使用率:閾值85%
- QPS:閾值 >3500次/秒
- 測試預期:當監控指標達到閥值時,給出系統負載量,超過該指標需要擴容
- 通過逐步加壓的方法,使的系統的某些資源達到飽和,甚至失效,(什么條件把系統壓奔潰)
- 測試步驟:逐步加壓
- 加壓參數:
- 監控指標:功能正常運行涉及的所有資源
- 預期結果:得出系統承載虛擬用戶數的性能瓶頸量,達到該值可能需要優化,擴容;
- 在同一時間內,多個虛擬用戶同時訪問同一模塊,同一功能,通常的測試是設置集合點
- 測試步驟:
- 同一時間,n個用戶操作同一個功能
- 測試指標:響應時間,
4.容量測試:
- 通常是指數據庫層面,目標是獲取數據庫的最佳容量能力,又稱之為容量評估,具體測試方法為在一定的并發用戶下,不同的基礎數量下,觀察數據庫庫的處理能力,既獲取數據庫的各項性能指標。
- 測試目的:預期未來
- 測試步驟 :
- 一定的并發用戶下:
- A1基礎數據下,觀察數據庫庫的處理能力,既獲取數據庫的各項性能指標
- A2基礎數據下,觀察數據庫庫的處理能力,既獲取數據庫的各項性能指標
- 預期:數據庫的各項性能指標在閥值范圍內,表示正常,超過,需要擴容
5.可靠性測試- 又稱穩定性測試或疲勞測試,系統在高壓情況下,長時間的運行系統是否穩定,如cpu在使用率在80%以上,7*24小時運行,系統是否穩定;
- 目的:測試系統穩定性
- 測試步驟:
-
- cpu在使用率在80%以上,7*24小時運行,
- 預期:系統是否穩定;
6.異常測試- 又稱失敗測試,是指系統架構方面的測試,如在負責均衡架構中,要測試宕機,節點掛掉等情況系統的反映;
4.app專項測試
app專項測試介紹
5.阿里云接口監控
對接口的監控報警:
登錄阿里云-日志服務-日志管理選擇XXX項目的Logstore,輸入查詢語句進行日志查詢【這個也是服務端日志查詢的方法】
通過日志查詢,得到較為精準的查詢語句以此來設置為告警

6.Postman
1.postman接口測試處理參數依賴問題【more:postman獲取返回值】
①postman新建環境變量



②登錄接口處使用js保存responseHeader里的token/cookie

③依賴登錄的接口,請求頭帶上環境變量cookie
